(16份试卷合集)广东省广州越秀区四校联考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6份试卷合集)广东省广州越秀区四校联考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4d0e9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00

14.(5分)BD(B项中“畅快之情”不正确,词人的心情抑郁潦倒,就算开怀畅饮,也是以醉狂之态写沉痛之怀,D项“思乡之愁”不正确。)

15.(6分)上片写心底抑郁潦倒之情。(1分),开头明确点出“流落”,“青衫”言官位之低,“破尽“可见穷之到了极点“尘满帽”写出作者在道途中风尘仆仆,刻画出一个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2分)②下片紧扣“立春”二字,以醉狂之态写沉痛之怀(1分)表面上是说不是他一人偏老,而实际上是词人深深感到时光的虚度,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之情:(2分)

16.(5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每空1分,有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17.(3分)A(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属对象误用。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了当,切中要害,在句中使用正确。甘之如饴:比喻乐于承担艰苦的事情,在本句中使用正确。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一句话:现在指一言不发。在此句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变化”。门墙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在句子中使用正确。)

18.(3分)C(A、“日前”是“以前”“几天前”的章思,不能与“正在”连用。B .有“…”和”由…“组成”杂糅,把“有”改为“由”,D、中途易辙,在句首加“在”,)

19.(3分)A(B、“忝列其中”,谦辞,表示没他人,自己有愧,就是有愧于排列在那其中。C、“垂念”是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这里谦敬错位。D.“美芹之献”是谦辞,指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提建议。)

20.(6分)①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②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侠客 ③而不是“键盘” 21.(5分)①政府重拳整治不一定能将市场行为限制于规范的轨道之中。 ③加强信用管理,失信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不一定能遏止商家跑路现象。 22,(60分)【立意指导】

这是一则反映时代亲情矛盾的作文题目。材料以年轻人朋友圈屏蔽父母这一现象为背景,提示出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实矛盾,络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广泛的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父母与子女是不是能够有效沟通,则是一种现实矛盾,不同的人,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是因为出发点不同,理解了材料的内涵,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写作方向,表达对生活的认识。立意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从父母的角度看,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们长大了。但父母总是放心不下.因此就希望知道孩子的情况,但从孩子那里得到埋怨时,怎能不让父母感到伤感呢?从这一点来看,父母该放手时就放手。

从子女的角度看.他们也知道父母是关心自己,可是,动不动就问怎么还不谈恋爱,要不就是这个月发了多少钱,也确实让人无奈。子女应该理解父母的心情,学会包容父母。

从朋友圈的作用看,能够在朋友圈里的朋友,就是志同道合者,思想上可以交流,生活上可以互动。而父母与子女是很难形成这种互动的。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化

解亲情矛盾等。 译文:

万章问孟子道:“尧拿天下授予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道:“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予人。” 万章问道:“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予他的呢? 孟子回答道:“是天授予的。”

万章问道:“天授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 孟子回答道:“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道:“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

孟子回答道:“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予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予这人;大夫能移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诸侯把大夫之位授予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按受了;又把舜向百姓昭示,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活,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又问道:“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也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回答道:“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百姓很满意,这就是百姓也接受了。天授予他,百姓授予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予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能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便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歌颂舜。所以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到帝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予他的了。《泰誓》说过:‘上天所见来自我们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百姓的所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釀、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盡》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区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枯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

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

力。

B.《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 C.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委组成部分。 D.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高,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 2.下列时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 B.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

历程。

C.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

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闻释。

D.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城,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

B.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 C.“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

的证明。

D.“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喊魂儿

近乡情更怯啊!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家乡,面对亲人。

他躲在村外的小树林里,又渴又饿,双腿却像灌了铅似的,他没有勇气朝熟悉而又陌生的乡下老家再往前迈一步。直到月上东山,村子里灯火阑珊,人声寂灭,他才溜出小树林,一溜小跑地向村口的那处老宅走去,心扑通扑通直跳,和着田野里的蛙鸣。

突然,他惊了一下。揉揉犯困的眼,没错,老宅里洇着昏黄的灯光,木门洞开着,门框上倚着一个衰老干瘪的身形,他甚至看清了她满头的苍苍白发在夜风里如旗帜飘舞。

这个身影他太熟悉了呀!小时候他放学回家,工作后他休假回家,门框上总有那个雕塑一般的影像啊!他心里一热,快步上前,扶住了那尊衰迈的身体,哽噎着叫,娘!娘亲啊!老人高兴地连连应声,嗳,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