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份试卷合集)广东省广州越秀区四校联考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6份试卷合集)广东省广州越秀区四校联考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4d0e9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00

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20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讷讷动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于觉得对于佛家,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是写作者在游历过程中,从而感悟出“人生、世界、历史的境界,也如那奇景一般,那

么跌宕起伏,那么令人感到艰难而又令人欣喜”的哲理。

B.作者以旅行的心情为线索来表现“我”爬沙原观隐泉的旅途感受,力求从身边写起,从细小的事

物写起,从自身的个人体验写起来表现鸣沙山的壮美。

C.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句式来写月牙泉,正面描写了泉的面积,侧重展示的是月牙泉的壮美,

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月牙泉的热情赞颂。

D.本文写景状物,大气磅礴,比喻神奇想象奇特,作者沙原之巅的感受仿佛是“心中鸣起了天乐般

的梵呗”,是山与人的完美融合。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本文写出了多样的美,请结合全文内容对此加以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残。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

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著、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同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描述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记载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它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沿用。即使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它所含的古老智慧同样非常有价值。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摘编自《郑州晚报》2018年12月1日)

材料二:

公元前1200年的殷朝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四方风”——四个方向的风,它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表明,在该时期,“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

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已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西汉武帝时期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法。

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

(摘编自《“二十四节气”历史朔源》)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交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大实践作用。今天,现代养生更看重节气,如“三月八,吃椿芽儿”,又如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

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和相关活动有着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关系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促进人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2018年12月1日新华社报道)

7.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古老智慧在今天看来同样非常有价

值,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之后之所以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为多民族所共享,是因为它

被当作了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C.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常用阴历,有时也用农历,“二十四节气”属太阳历,又被人们列入农历,由此

可见农历和阳历两个系统互有交叉成分。

D.民间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歌每句含六个节气,其中第三句“秋处露秋寒霜降”所指的节气依次

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古人已经用甲骨文明确记载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表明,

当时“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

B.从最早记载“四方风”始,到从《时宪历》开始并沿用至今的“定气法”止,在近三千年的发展

历程中,“二十四节气”一步步完善。

C.近八成国人要么仅仅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要么完全不了解。这表明,两千多年来“二十

四节气”跟人们的生活是渐行渐远的。

D.战国时记载了八个节气的《昌氏春秋》和西汉时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是两部

和清初的历书《时宪历》性质相近的专著。

E.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美食及相关传统活动和诗词、谚语的了解关注度高,表明人们对它

的需求既有实用性,又有人文性。

9.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革示之者,知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光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回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夭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万章上》)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与:赞同 B.暴之于民面民受之 暴:残暴 C.使之主事而事治 主事:主持 D.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 之: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B.请侯: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

王室朝贡、述职,不用服役、出兵勤王。

C.崩:文中指“驾崩”,古代皇帝死后之所以叫驾崩,皇帝的权力也是属于一种精神支柱,当他死后

就好像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如江山少了支柱会崩塌。

D.丧:中国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等等是按照严格的亲疏远近来制定的,穿丧服的时间长短不

一,可以是三年,也可以是一年、五个月、三个月等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真的有权把天下让给别人吗?孟子对此是有不同见解的。在文中,孟子与学生万章专门讨论

了这个问题。

B.孟子最后明白无误地说:天子的地位虽是“天与之”而实际上却是“民与之”,是民权思想、民主

思想的鲜明体现。

C.孟子最后所引《秦誓》上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说明了“天意”从根本上说

还是来自“民意”。

D.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君权和民生的角度来研究研究天与人的关系,君和民的关系,否

定了“君权神授”的说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