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文言文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浅谈中考文言文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9b66ccdaef5ef7ba0d3cc2

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

6、划分节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⑴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句首发语词助词后和关联词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②故/君子有不战。

⑶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状语提前的有关停顿: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①中/轩敞者/为舱。

⑷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①可/以一战。

⑸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

⑹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 二、把握要点,重视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即我们常说的“信、达、雅”。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乡为身死而不受”应译为“从前(为了礼义),宁可死也不接受(施舍)”;对少数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

5

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

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

意译法:对少数文言词不能紧扣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的,要能在理解句子大概意义的前提下,找出相近的含义加以表示。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直译为“鸢飞到天上,看到山峰,就会平息那心”,意译为“那些追逐名利想要飞黄腾达的人,远远望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两相比较联系上下文意义,显然意译要比直译更准确。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倘直译则为“不因为外物的变化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显然不符合语境,此处作者采用的是互文,因此要译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具体可以这样做:

①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上面讲到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

②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选择练习的语段以包含关键性、富有哲理性和生命力的句子为原则。

三、利用诵读,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仅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揣摩语气、掌握断句,而且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名篇名句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也不能忽略读的功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概括分析,探究写作方法,提高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如: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曹刿轮战》)(分析: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快速熟练地读懂原文,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筛选题目要找的信息。用原文回答的,要逐句逐段地看,回答要快而且准。此题答案为: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写作方法的考查,属于较难的题型,它是揣摩、品析作者行文过程及技巧的题目。如:

6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爱莲说》)分析:此题做起来应该不是很难,平时老师都反复强调过,而且问题的答案较明显,写菊花和牡丹,就是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这要结合全文来整体感知,答案要完整,不能简单回答为:起衬托作用。

延伸拓展 ,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如:阅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答案: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功夫做到了,解答默写、断句、解释、翻译、理解和运用等问题就很容易了,理解和感悟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四、加强练习,巩固和提高文言文复习效果

练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摸索着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1、知识竞赛法

通过知识竞赛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习为游戏,不但可提高学生兴趣,而且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使学习文言文的渠道变宽,“苦恼”减少。在总复习阶段复习一段时间可以拿一两节课来搞一次“文言文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之前要通知学生,明确复习的范围、内容、深度。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有轮流答、抽查答、推荐答、抢答,内容正好是复习考试要掌握的,坚决不搞偏题怪题,不为竞赛而竞赛。为了渲染气氛,对优胜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活跃了复习气氛,又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梳理、检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命题法

学校里的考试,总是老师出题,学生答题。如果偶尔也让学生来命题会怎样呢?由学生命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在进行文言文复习时,给学生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让他们按照考试大纲和古文考点的要求来出一份考卷,还要他们比一比,看一看谁出的最好,这无疑是一种创新意识很强的复习方法。

自己出题并不容易。如果所学知识不够扎实、没有融会贯通的话,就会感觉无处下手。听说让自己给文段命题时,学生以为可以参考很多资料,不会有难度,但后来发现自主命题

7

看似简单,实际却比看书复习更花时间,更费脑筋。

自主命题实际上是一次复习的过程,但这样的复习却和平时不一样,需要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揣摩学生的心理,须要把一些容易出现错误和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有益的锻炼。

总之,文言文复习的过程,不是以前学习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归纳、总结、提高、深化的过程,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善于复习,是能提高文言复习的效率的。

作者简介:

陈金惠:现年42岁,红河州弥勒县新哨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教23年,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函授毕业,有多篇论文在县、州、省教师评比中获奖。 参考书目:

1、201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浴考试说明》 2、红河州2009、2010、2011 2012中考语文试卷 3、创新成功学习同步指导语文七——九年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