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效课堂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高效课堂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bdcf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4

2、指名朗读课文。 比比谁读音准确,富有感情,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他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3、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组代表汇报,这道题偏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引导。 师小结: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4、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背会第一自然段,准备抽背。 学生自背。指名背,对于背得较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齐背。 五、当堂训练 1、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匆匆: (2)涔涔: (3)潸潸: (4)徘徊: (5)凝然: (6)空虚: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 年级:六 科目:语文 下册 第9页

1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抓住重点名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听写词语。 2、抽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师:下面开始自学,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 1、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你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也没有影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3、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4、回忆并写出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 四、检查自学效果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讨论并交流过了,那么,能正确回答的同学请举手。 1、指名回答第1题(叫多名学生回答) 年级:六 科目:语文 下册 第10页

14 师小结:同学们找出的这些句子都耐人寻味,理解得届相 当透彻,由此可见,同学们在自学地过程中都很认真。 2、师:谁来回答第2题?(叫多名学生回答) 这道题比较灵活,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 3、师:谁来回答第3题?(叫多名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能回答出: 本文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4、展示自己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 五、当堂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一天的时间是怎样溜走的? (2)课文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巧填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 (1)黑发不知勤学早, 。 (2)一寸光阴一寸金, 。 (3)光阴似箭, 。 教 学 反 思 如何围绕重难点,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以读促悟: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本节课,我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读准字音,到朗读课文读懂文心;从静心默读到个性品读。这些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15 首先,找学生读课文。接着是自由朗读朗读让你感受到“匆匆”的句子、还有将自己独特的感悟融入朗读中,让同学听,并谈体会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了学生、文本、作者的三者对话。符合“让学于学生,还学于学生”的理念。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而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得以展现,教学落到了实处。 2、学法迁移。在师生共同品读的过程中,我借用余秋雨对散文的定义:“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以及共同的思考。”潜移默化传授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倾听、思考、对话”三部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此法学习文章,随即又共同总结学法:当你用心倾听和朗读了作者的话语之后,再和作者一起思考,你会突然发现,你能听到作者在和你一起对话,这就是一种品读。形成认识后,我再让学生用倾听、思考加上读和作者对话,继续品读文中其他部分。学生用学得的方法指导自己品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品读中不断获得学习成功。 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下课后孩子能从课堂上带走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能体会读文的快乐,能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能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有法可循。 3、读写结合: 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著名作文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 课中,我让学生先读文中的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让学生仿说一句自己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接着让学生去发现,文中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不仅仅是“过去,过去”,还有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飞去”、“跨过”、“溜走”等,我让学生给自己刚说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动词,学生信手拈来,句子也立刻生动了。我慢慢加大难度,你能一下子说两句吗?你能想一想后说出三句吗?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说得渐渐多了,也顺了。课后作业中,我让学生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落实了写。 总之,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 4、自主探究:学习中,我多次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初读课文,我让学生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