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十七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鸭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十七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d59f1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c5

章末综合检测(十七)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0·福州测试)下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 ) A.90 280 C.90 310

B.110 310 D.110 270

2.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C.地势高

B.风力强 D.植被多

3.仅考虑气候舒适状况,最不适宜游客前往丙地旅游的月份是( ) A.1月和2月 C.7月和8月

B.5月和6月 D.11月和12月

解析:第1题,根据舒适日数等值线分布图可知,该省整体上越往北舒适日数越少;根据该省轮廓及经纬度可知,该省为云南省。甲地位于西北部横断山区,位于100日舒适日数等值线以北,舒适日数不足100日,B、D错;乙地位于300日舒适日数等值线南侧附近,按照舒适日数变化趋势和当地环境特征可知,乙地舒适日数应该大于300日,A错,C对。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西北部位于横断山区,地势高,气温低,气候舒适日数少,C对;云南省东北部小部分地区纬度比甲地还高,但其舒适日数在200日左右,A错;甲地远离冬季风源地,又几乎不受台风的影响,风力弱,B错;植被多,对气候调节作用强,舒适日数应该多,D错。第3题,受季节变化影响,丙地1月和2月气温偏低,气候舒适日数比其他月份少,是一年中最不适宜游客前往旅游的时期,故选A;5月和6月,适逢春末夏初,气候适宜,B错;7月和8月,虽然处于夏季,但当地地势高,气候凉爽,C错;11月和12月,适逢秋末冬初,气候较适宜,D错。

答案:1.C 2.C 3.A

1

(2020·合肥模拟)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4~6题。

4.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 C.乙、丙、甲

B.乙、甲、丙 D.丙、乙、甲

5.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积温高 C.年平均风力小

B.年降水量多 D.年太阳辐射量多

6.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

解析:第4题,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第5题,由冬季林地植被覆盖率较草地高,可判断Ⅰ曲线是草原生态区、Ⅲ曲线是森林生态区,

2

Ⅱ曲线是农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量多。第6题,Ⅱ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明显不同在于6月份出现低值。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月正是农作物成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

答案:4.C 5.D 6.B

(2020·遂宁期末)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单位:℃)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的现象),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回答7~8题。

7.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 A.滇东 C.川西

B.青海 D.滇西

8.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此时段甲地区( )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太阳辐射量多 B.积雪量大,夏季易出现洪涝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太阳辐射量少 D.积雪量少,春季易出现干旱

解析:第7题,由等值线图可知,滇东地区气温距平值最低,最可能出现凝冻灾害,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滇东,选A。第8题,据图可知,甲地区此时段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高,所以积雪量会较往年少,春季积雪融水减少,容易出现干旱,选D。

答案:7.A 8.D

(2020·益阳模拟)张志和《渔歌子》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江雪》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古典诗歌里,蓑衣与志趣清雅的高人为伴,多了一份深沉,多了一份诗意,多了一份禅机。蓑衣,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南方的蓑衣是用棕栩树叶梢的纤维编织,又称棕蓑)编织而成,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

在身上(见右图)。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以后,蓑衣逐渐被塑胶、塑料雨衣所替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再见到蓑衣了。据此回答9~11题。

9.蓑衣的主要作用是( )

3

A.防风防晒 C.防雪保暖

B.遮身防雨 D.防虫叮咬

10.与新材料雨衣相比,蓑衣的主要优点有( ) ①透气性好,披着无闷感 ②披着活动自如,无碍手碍脚之感 ③压风保暖,可防风避寒 ④质轻,韧性好,经久耐用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11.蓑衣被塑胶、塑料雨衣所替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再见到蓑衣的主要原因是蓑衣( )

A.废弃后污染环境 B.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 C.艺人减少,手艺失传 D.携带不便,美观性差

解析:第9题,据材料可知,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蓑衣作用较多,可以防风、防雪、保暖和防雨,但其主要作用是遮身防雨。故选B。第10题,与新材料雨衣相比,蓑衣有以下主要优点:蓑草或棕栩树叶梢的纤维透气性好,披着无闷感;披着蓑衣活动自如,无碍手碍脚之感;蓑衣较厚实,雨天或雪天穿着蓑衣,可压风保暖、防风避寒。蓑衣不如现代雨衣轻便。故选A。第11题,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再见到蓑衣的主要原因在于蓑衣较笨重,不如现代雨衣携带方便,也不如现代雨衣样式、颜色美观。技术进步导致新兴塑胶、塑料雨衣出现。故选D。

答案:9.B 10.A 11.D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20·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峰丛洼地是指经较纯的石灰岩形成的、由山体基部相连的圆锥状山峰和封闭的浑圆形溶蚀洼地组合而成的地貌类型。七百弄乡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多断裂构造发育,全乡海拔在800 m以上的峰丛有5 000多座,洼地有1 326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是当地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七百弄乡年均温为18~22 ℃,年降水量为1 200~1 700 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全乡人均耕地面积0.8亩,人们生活极度贫困。“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是当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图a示意七百弄乡岩溶洼地、洞穴与谷地关系,图b示意被誉为“天下第一弄”的甘房弄超深洼地剖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