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题库(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传统文化题库(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fb1e2ef705cc17552709fe

222.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是(A)。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朱熹

223.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次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224.“子不学,断机杼”的教子典范是(D)。

A.孔融之母 B.孔子之母 C.颜渊之母 D.孟轲之母 225.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D)。

A.止于至善 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德育和智育并重 226.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起点是(A)。 A.格物 B.致知 C.诚意 D.正心

227.中国古代整个教育程序的最终阶段(D)。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228.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B)。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新学伪经考》 229.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C)。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230.《百家姓》成书于(B)。

A.唐代 B.北宋 C.元代 D.明代 231.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B),被采作儿童教材。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232.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C.形成先后 233.宋人王明清在其《玉照新志》中说:“(《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故钱次之。”材料主要说明了赵姓排首位的主要原因是(A)。 A.封建社会的皇权独尊 B.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D.封建思想文化专制的强化

234.《三字经》成书于(C)。

A.汉代 B.唐代 C.南宋 D.明代 235.《千字文》编于(C)。

A.先秦 B.秦汉 C.南北朝 D.三国

236.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C)。 A. 汉 B.唐 C.宋 D.清

237.位于长沙,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的书院是(B)。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嵩阳书院 238.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

A.白鹿洞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岳麓书院 239.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书院与地点不对应的是(A)。

A.岳麓书院·湖南岳阳B.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C.应天书院·河南商丘D.嵩阳书院·河南嵩山

2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顾宪成撰写的名联所在地是(D)。

A.湖南岳麓书院 B.江西白鹿洞书院 C.河南嵩阳书院 D.江苏东林书院

241.(D)是汉代最高学府,不仅是全国文教中心和示范教学的辐射源,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A.鸿都门学 B.四门学 C.国子学 D.太学

242.我国最早的文艺类专门学校是汉代建立的(C)。 A.四门学 B.太学 C.鸿都门学 D.国子学

243.(D)设立国子监,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晋武帝 D.隋炀帝 244.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D)。 A.道德观 B.逻辑观 C.阴阳观 D.五行观 245.《周易》包括《经》和(A)两部分。 A.传 B.像 C.卦 D.言

246.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D)为地。 A.震 B.巽 C.坎 D.坤

247.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A)。

A.《河图》所出的形状 B.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 C.是一种生殖崇拜 D.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248.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请问,太极拳的起源受古代哪一部著作的影响最大?(A)

A.《周易》 B.《庄子》 C.《墨子》 D.《孙子》 249.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D)时代。 A.殷周 B.近代 C.唐朝 D.春秋战国 250.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是(D)。 A.尧 B.舜 C.禹 D.周公 251.儒家的创始人是(A)。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252.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5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编著《论语》一书B.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C.核心思想是仁政D.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54.哪部儒家经典被称为群经之首?(D)

A.《诗经》 B.《尚书》 C.《礼经》 D.《易经》 255.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是(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25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257.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C)。

A.治国 B.平天下 C.天下大同 D.止于至善

258.“仁”是思想家(A)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释迦牟尼 259.《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是(B)。 A.忠义 B.孝悌 C.周礼 D.信用

260.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一直推崇“仁者爱人”,注重以“仁爱”思想处理人际关系,下列语句体现出这一思想的有(A)。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④兼相爱,交相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1.孔子“仁”的内容不包括(D)。

A. 爱人 B. 克己复礼 C. 孝悌 D. 刑政 262.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B)。

A. 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 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C. 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 对士人的要求

263.“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D)。

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 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C.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 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264.第一个对“礼”的起源进行系统论述的是(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65.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中“礼”的含义是(B)

A.只要求人们要恪守的“礼”条规 B.恪守的“礼”条规,理解“礼”的精神实质和多层面的社会作用 C.指君臣之礼 D.接人待物讲礼貌 266.儒家所谓的“智”是指(C)。

A.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明智的政治态度

C.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D.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26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B)。

A.仁义孝悌 B.重义轻利 C.谦和礼让 D.真诚守信

2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C)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269.儒家的理想人格是(C)。

A.英雄人格 B.隐士人格 C.君子人格 D.随缘人格

270.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荀子理想的人性论基础是(B)。

A. 性善论 B.性恶论 C. 性无善恶论 D.性有善有恶论 271.在经济价值观上采取重义轻利立场的是(C)。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272.孔子提倡正名思想的实质是(A)。

A.正定名分 B.名副其实 C.修缮名声 D.端正名利 27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出自(A)。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7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D)”。

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75.(A)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孙膑

276.“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句话出自(A)。 A.孔子 B.孟子 C.子路 D.颜渊

277.“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这句话出自(A)。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27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一语出自(C)。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79.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可见,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脱离(D)的指导。 A.“诗” B.“学” C.“礼” D.“经”

280.《论语》中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为政必须(D)。

A.务求全面,重视细节 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C.大刀阔斧,弊绝风清 D.图谋远大,不急立功

281.孔子以后儒学的道德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韩非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82.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B)。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283.孟子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并从多方面论述了自身修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以下哪一名句是出自《孟子》?(D)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不以物挫志 C.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D.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284.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D)。

A.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C.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85.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8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87.被后人奉为“宗圣”的是(D)。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曾子

288.“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是关于谁的故事?(C)

A.汉代丞相萧何B.唐代宰相长孙无忌C.北宋宰相赵普D.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

289.《论语》作为儒家核心经典,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很早就传播到了海外。《论语》最早的西文版本是哪种语言的译本?(C) A.英语 B.法语 C.拉丁语 D.俄语 290.孟子的“四端”学说指的是(A)。

A.仁义礼智 B.礼义廉耻 C.忠孝节义 D.温良恭俭 291.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C)。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 292.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A)。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辞让之心 D.是非之心 293.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不正确的是(C)。

A.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 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C.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D.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

294.提出仁政说和性善论的是(C)。 A.孔子 B.曾子 C.孟子 D.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