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论文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计量经济论文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ff1edd31126edb6e1a10e3

图6

16)?3.01, R?0.998398 ,R?0.997998,F?2493.452>F0.05(4,22R和R拟合度均有所增加,并且没有影响到X2,X3,X4系数的显著性,但是,X1系数符

22号不正确,所以略去X1.

经过以上的逐步引入一一检验过程,最终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函数为:

Y?-7725.789?0.371403X2?0.529225X3?14.45141X4

(二) 怀特异方差检验

利用White检验,得到

图7

在图7中所示怀特检验结果中Obs*R-squared的概率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方程不存在异方差。

(三) 经济意义检验

通过估计所得到参数,可进行经济意义检验:

1) B2=0.37140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出口总额每增长1个单位,GDP平

均增加0.371403个单位,符合现实。

2) B3=0.529225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个单位,GDP

平均增加0.529225个单位,符合现实。

3) B4=14.4514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消费性支出每增长1个单位,GDP

平均增加17.67829个单位,符合现实。

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的增长能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它们是正比关系。综上可知,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四) t检验:

提出检验的原假设为:

H0:Bi?0,i?2,3,4

对立假设则表示为:

H1:Bi?0,i?2,3,4

由图5的结果可以知道,

X2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t-statistic=2.716192 X3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t-statistic=5.637273

X4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t-statistic=3.2159799

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通过查表得到,自由度为17的双侧分位数

t0.05/2=2.11,X2、X3、X4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均大于2.11,所以否定H0,B2,B3,B4显

著不等于零,即可认为,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消费性水平之间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的影响。

(五) F检验

提出检验的原假设为:

H0:B2?B3?B4?0,

也就是说如果原假设成立,则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对立假设则表示为:

H1:B2,B3,B4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零

在H0成立的条件下,检验的统计量为F?3220.309,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0.05,通过查表得到,分子自由度为2,分母自由度为17的F分布上侧分位数

F0.05(3,17)?3.20。因为F?3220.309>3.20,所以,否定原假设,总体回归方程存

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在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消费性水平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五、模型分析

Y?-7725.789?0.371403X2?0.529225X3?14.45141X4

(3.2159799)(2.716192)(5.637273)

R2?0.998243R2?0.997933DW?0.852933F?3220.309

根据所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是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消费性水平。它们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解释能力已达到99.7933%。从各影响因素的t统计值来看,各因素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性支出、进出口总额。在图1所示的结果中,我们发现能源消费总量每增长一个单位,GDP将下降0.237654个单位。针对能源消费总量对GDP存在的负面影响,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与我们的逻辑思维有些背离,当然这不排除我们在对数据收集以及对方程的设立上存在一些误差,或是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情况下,GDP会由于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减小。进出口总额每增长1个单位,GDP平均增加0.371403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个单位,GDP平均增加0.529225个单位;人均消费性支出每增长1个单位,GDP平均增加17.67829个单位 。这表明,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国内生产总值中份额最大,最稳定的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内需不足,没有需求,就没有消费。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消费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制止居民消费继续下降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

引导居民消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依法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通过对所建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如何提高我国GDP给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第一,采取适当政策措施,提高我国人民收入水平,扩大就业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唯一方法。从计量经济模型参数估计的结果看出,人均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投资,因此提供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也随之增加,会持续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采取合理措施,打压通货膨胀。尽管经济的增长一定带动通货膨胀,但是,在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通货膨胀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要合理抑制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 概率论与数列统计教程(第二版).茂诗松. .上海科大出版社.1994 [2]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数学建模培训教材).韩中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 易丹辉.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 统计预测原理.杨曾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

[6] 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修订版).李嫣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7] 金融计量学 (第二版).邹平.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7]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肖红叶 周国富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2) 庞皓 《计量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8》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