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知识点自己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外国文学知识点自己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089b3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a

1、 2、

中世纪出现的史诗与谣曲,实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作品。 中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英雄史诗。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另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作品。

3、 早期英雄史诗流传后世的主要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或译为《裴欧沃夫》),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仅存68行片段),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或译为“话语”,原不是书名),芬兰人的《卡列瓦拉》(又名《英雄国》)等。(多选)

4、 中期英雄史诗主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最为杰出,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多选)

5、 “谣曲”中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谣曲——“罗宾汉谣曲”(英国)。

(三) 骑士文学 1、

欧洲的封建社会实行的典型的等级制度。当时的大小封建主之间分为不同的等级,小封建主受封于大封建主而成为“附庸”或“封臣”。这些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封建主阶级最下层的一个等级或阶层,被称为“骑士”,是大封建主豢养的封建武装。由于征战频繁和骑士阶层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骑士制度。骑士称号是下层封建主的一种荣誉,封建主子弟只有经过特殊训练和举行一定的仪式后,才能受封为骑士。在历史演进中,骑士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寓含骑士精神的道德标准和信条。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行为举止要求“文雅知礼”。

2、

骑士文学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为骑士精神。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3、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法国南部城市普罗旺斯,代表作是“破晓歌”,恩格斯称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的精华”(填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即是普罗旺斯诗人。

4、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兴旺于法国北方(填空),依据骑士传奇的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不列颠故事系统,指以古代克尔特人的

9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为中心的故事诗(最常见的题材);二是拜占庭系统,指在拜占庭流传的以希腊晚期传说为题材的拜占庭故事诗;三是古代系统,即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作品的叙事诗。

(四) 城市市民文学 1、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城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在欧洲国家中,法国的城市文学最为发达,其城市文学的成就也最高。

2、

长篇叙事诗在城市文学中取得的成就最高,主要作品有法国的《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等,《列那狐传奇》是欧洲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代表市民阶层,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代表作。

3、

市民戏剧在14世纪后发展起来,市民戏剧的主要样式有道德剧、傻子剧、笑剧等。

但丁·阿利盖里 1、

但丁〃阿利盖里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 2、

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承前启后,恩格斯:“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3、 4、

恋情:贝亚德(贝阿特丽彩)

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敢于向读者展示内心隐私世界的作品:但丁《新生》,属于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温柔的新诗派);为贝亚德写了一部纪念碑式的作品:《神曲》。 5、

政党之争:黑党白党,贵尔夫VS基白林,但丁属于贵尔夫,最终未死在故乡弗罗伦萨,而是客死拉维纳,今天将其归于“流亡作家”阵营。 6、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三部理论著作:《论俗语》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用拉丁文写成,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与《论俗语》几乎同时写作的《飨宴》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白话文)写成的学术论著,打破了中世纪文学著作必须用拉丁文的清规戒律;《帝制论》是一部政治论著,观点守旧,其重大意义在于,但丁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会干涉政治的观点,向

10

神权说提出了英勇的挑战,为此雪莱曾称他为“第一个宗教改革者”。 7、

《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人物有维吉尔、贝亚特丽彩,地狱、炼狱、天堂各有9层。 8、

《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神曲》虽然采用了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形式,其寓意和象征在解释上常常引发颇多争议,但它的思想内涵是异常明确的,即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主题:个人的追求、意大利人民的追求、西方人在苦难现实生活中对光明的追求。 9、

艺术特点、成就:《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艺术境界的作品,写了地狱、炼狱、天堂(多选)

A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 B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

C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

D《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各有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计14233行。这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严谨,共有9层。每部曲的最后一行都以“群星”一词作韵脚,彼此呼应。这种精确的结构和对称的布局,是建立于数字3和10对中世纪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征的意义上的; E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习惯运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P67—75)

概述

1、时间:14—17世纪初(《哈姆莱特》1601年) 2、历史:5—17世纪 封建社会;

文学史上 14—17世纪初(或16世纪末)

3、要求复兴的是古代的文化,借用古代文化把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注入其中(“文艺复兴”并非指重建奴隶制的文化,而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两希文化传统:古希腊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犹太《旧约》) 4、为什么会发生文艺复兴运动?

11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有文化上的深刻动因,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时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更独特和直接的原因。

A在中世纪,虽然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是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B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C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5、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简答、论述)

A思想特征:用人权反对神权——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称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它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代表拉伯雷《巨人传》,莎士比亚“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B思想特征: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代表薄伽丘《十日谈》绿鹅的故事,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C艺术特征: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其次,与展示人的精神风貌相适应,中世纪宗教文学中以“寓意”和“象征”(《神曲》)为特点的基本创作方法,已被一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新方法所取代,即写实主义;再者,人文主义文学也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原有的一些体裁,如抒情诗、叙事诗、戏剧等,从形式上进一步走向成熟,同时,增加了十四行诗、框架式短篇小说(《十日谈》),尤其是长篇小说等艺术形式;此外,当时一些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一般均是本民族语言的奠基者和文学语言的大师,他们摈弃了当时的官方语言—拉丁语,采用普通老百姓所通晓的俗语、俚语或口语进行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白话文运动 但丁《飨宴》)

6、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意大利

7、文学史上一般把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

A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早期,文学主要成就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