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藤野先生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藤野先生导学案教师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0e3d09e87101f69e31955f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5) 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 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精读品析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

(2) 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

(3) 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 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5) 思考巩固:

A、那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再齐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在说? (6) 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7) 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五、拓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24、送东阳马生序(总第 ——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5、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展示学习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拓展延伸 三读课文,推究文理

1、齐读课文 2、理解文章结构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29

二、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

嗜(shì):喜欢,特殊的爱好。 逾(yú):越过、超过。 俟(sì):等待。

衾(qīn):被子。 烨(yè):光彩照耀。 叱咄(chìduō):训斥,呵责。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媵(yìn)人:原指陪送出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服役的人。 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箱子,这里指书箱。曳, 拖。屣,鞋子。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 人。 明初著名文学家。 受业于元末古

文大家吴莱、 柳贯、黄溍等, 明初主修 《元史》 , 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 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 “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马生,马君则,国子 监太学生。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 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 ,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 《史记太史公自序》 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本文1、阅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即属 此类。

3、预习积累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状语,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合作交流1 1、阅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这一段是讲述作者本人求书、求师的艰难 合作交流2

3、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这一段是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 探究质疑 1.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

求书之难、求师之难、求学之苦(衣食住行) 2.思考:作者写出自己求学的艰苦经历,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3、分析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对比

拓展延伸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波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用若余之手录,假诸人然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回答。

(1)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说明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

(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这些内容与前一段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衣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组袍敝衣 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 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经过四层对此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

(3)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30

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如今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应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阔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教师,没有问而不通知,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用象我那样亲手誊写,向他人借来然后才干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通晓,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而已,难道是他人的差错吗? 答案补充

马生君在大学学习曾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誉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利通达。同论的文相比,言语坦率、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分学惯用功、刻苦。是能够称得上喜好学习的人。他将要回家乡探视他的双亲,我特意通知了他求学的困难。

25 诗词曲五首 目的要求: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 :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A自主预习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检查预习: (1)、 你会读吗?

烂柯kē人 侧畔pàn 长zhǎng精神 折戟jǐ 寥liáo落

31

惶huáng恐 宫阙què 绮qǐ户 婵chán娟juān 踌chóu躇chú (2)、 请你记住: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宫阙:宫殿。 把酒:端起酒杯。 不胜:经受不住。何似:哪里比得上。 何事:为什么。 婵娟:指月亮。 绮户:雕花的窗户。经行:经过

长精神:增长精神,振作精神。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考的一种经书。 (3)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B合作交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23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其作品吸取民歌营养,继承《诗经》以来讽谕刺时的传统,如《聚蚊谣》、《百舌吟》等。还有许多咏怀古迹、表现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散文以论说文成就最突出。在哲学、政治、医学、书法等领域均有论述。其哲学著作《天论》三篇,驳斥了“天人感应”说。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2、介绍写作背景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4、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木春。”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今日??精神。”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6、再读(或背)全诗。 7、小结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B探究质疑《赤壁》 1、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2、介绍写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一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流逝也未使它消蚀; 磨出铮铮亮光,它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不是东风的援助,江南已是一片废墟; 美丽的二乔,只有永远被锁在铜雀台里 4、探究质疑。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C精品细读《过零丁洋》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2、介绍写作背景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32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4、探究质疑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D品读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资禀忠爱,议论英发,历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景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轼喜交游,推奖后进不遗余力,一时知名之士皆归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有《东坡集》行世。其词集名《东坡乐府》,传本甚多,王鹏运四印斋覆刻景元延佑本,朱氏强村丛书编年本俱佳。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从词前小序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我舉起酒杯問青天:天上的明月是甚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怎樣?

望著美麗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夠乘著風兒飛上去,但又害怕神仙們居住的地方太高了,會讓人冷得受不了。於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瑩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種快樂,就像是到了天上一樣。

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裏,靜靜的看著月光緩緩的轉過朱紅色的樓閣,滑進精緻的小窗,並且照在我這個沒有睡意的人身上。

月兒啊!你本不該對人有恨的,但為什麼老是在人們別離的時候,才這麼的圓滿,讓人們看了心裏難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