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123035a32d7375a4178032

上升。如《生活中的消费》设计三个主题:“生活需要消费”、“不同的购物场所”、“做聪明的消费者”。“生活需要消费”讲生活与消费的社会关系,“不同的购物场所”讲生活中消费的社会环境,“做聪明的消费者”讲消费中人们的社会活动,三个主题之间相互关联,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要求。

2.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是这次课程改革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如何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十分注重的问题。本套教科书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越是处在真实的情境中,越是能够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教科书不是用大量文字抽象地描述概念、原理,而是将知识和技能镶嵌于真实的情境与活动之中,力求使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体验、研究活动中得以实现。如在“和大家在一起我学会了很多”主题中,针对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设计“寻找同伴的优点”活动,让学生说说同伴有哪些优点,学生在寻找优点的过程中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道德体验是在实际活动中形成的,是自身的真实感受,不是生硬的灌输和说教,是内化为生命精神的素质,不是外在的要求。开放性的活动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层开的,从而有利于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发现问题到逐渐深入地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生个性化、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之目的。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并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 . 3.重视从活动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互动

本套教科书着重于学生生活的实践,小至生活习惯的养成,大至体验地球村多元文化情怀的培养,都包含在教科书之中。教科书从国家、世界着眼,由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着手,设计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在设计和实施本套教科书时,我们对学生要体验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考察,让学生在真实的行动中,培养应用与创造的能力。如“我是家里小主人”主题设计了在家里坚持做一件家务的体验活动(坚持每天倒垃圾、每天扫地、每天刷碗等),做一件家务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件家务,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父母家务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完成课程内容,在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又如在“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主题设计了当一天班主任体验活动,在“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单元中设计“与清洁

工人同早起”体验活动,在“生活中的消费”主题中设计了通过卖报、卖酒瓶去获得两元钱收入的体验活动等。这样,体验活动形成一个链条,有家庭生活体验、学校生活体验和社区生活体验。这些活动只是外表,体验才是课程的精髓。事实上只有学生获得了深刻体验,技能与素质才能真正内化到他们的头脑中去,产生其应有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教科书设计由浅及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活动内容,在这些活动内容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分享与互动,使其在互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在相互分享的气氛中,学会尊重与关怀。 4.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教和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每一册教科书中都设计了一些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小博士提示、方法角等栏目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作计划,查找和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调查问题,撰写研究报告等等。教科书以问题解决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如教科书在体现探究性上比较注重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展示探究的过程,注重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方法的指导。每册教科书都有几位与学生同年龄的主人公,通过表现这些主人公的学习、探究过程,展现他们的探究活动过程,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探究学习的范例。教科书中的一些内容的呈现方式本身就是探究式的。如“生活中的消费”主题设计探究超市的秘密的活动,先提出问题:“在城市里,许多人喜欢到超市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分成蔬菜组、价格组、种类组和交通组去调查、探究超市人多的原因。人物的活动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了有计划的调查、讨论、学习、制作、总结汇报等一系列的活动以及情感情绪、价值判断。主要内容则通过书中主人公在调查学习活动中所发现的材料(统计图表、照片、地图、实物等)、被采访者的话或主人公的旁白来呈现,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社会知识,而且学会了认识社会、获取社会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在“地球的伤心事”主题中呈现“寻找受伤的原因”一节时,也是以探究的方式展开的。因此,教科书呈现了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学习的过程,体现的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转换。

教科书留有更大空间,以便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不再是教科书活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对话者。每一个小单元是一个有人物、有场景、有事件的情境,以生活活动为主线来综合体现《课程标准》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教科书没有任何大段枯燥乏味的说教或概念解释,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或体验去感悟、去发现。 5.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

本省有着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诞生过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有名山大川,有古老的文化,有享誉世界的现代工业产品,有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民间文化,有革命老区和现代化的城市。这些丰富的地域资源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所需用的,为我们更好地开发教科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充分研究和分析本地文化背景和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力求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体现课程的地域性和个性化。教科书充分关注本省的社会发展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如教科书中设计“一山、一水、一圣人”主题单元,由一山、一河、一人拓展出去,将我国的名山大川、传统文化、古老文明、历史人物等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设计“刘公岛的沉思”主题单元,以刘公岛为切入点带出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教科书以书面教科书为主,配以信息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教学参考资料,为教师提供备课、授课的方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多方向延伸。本套教科书还适当引入了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多侧面、多视角把握社会现象。考虑到施教者的多样性,教科书还重点提供活动或研究范例以及用于拓展教学的选择性材料。

6.把教科书做成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

套教科书在问题的设计、话题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小博士卡通形象贯通教科书,或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或提供资料充实学习内容,或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等,这都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此外,精美的图画、和谐淡雅的色彩在视觉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科书采用了大量反映生活实际的照片和生动的图画,再加之以富有创意的版面设计、高超的排版技术和一流的摄影、绘画,更彰显其趣味性、生动性、真实性,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持续学习的欲望。教科书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教科书基本做到了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科书所倡导的是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生活,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消费”是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一个单元主题,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费常识,在此单元主题下,共设有“生活需要消费”、“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做聪明的消费者”三个主题活动。

本页的压底图片是超市的一角,其他的五幅图片分别是百货商店、专卖店、农村集市、便民店。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获取消费的初步感受

二、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能力目标:

l.旨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地

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

问题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4.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产、消费与人们的关系,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教学时间:

11--13课时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