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论文:《会计法》在防治腐败问题上的作用、局限性及其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会计法论文:《会计法》在防治腐败问题上的作用、局限性及其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75526527d3240c8447ef04

会计法论文:《会计法》在防治腐败问题上的作用、局

限性及其对策

摘要在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在预防和治理腐败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指出其局限性,提出完善以《会计法》为核心的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的对策,对进一步做好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会计法 防治腐败 局限性

《会计法》自1985年1月发布实施以来,分别于1993年12月和1999年10月做过两次修改,目前执行的是1999年发布、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法》。《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是会计领域最高层次的法规。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等其他会计法规都是依据《会计法》制定的,属于第二和第三层次的会计法规。针对防治腐败的问题,认真研读《会计法》,我们不难发现会计法规在防治腐败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一、《会计法》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浅析 (一)《会计法》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会计法》从对单位会计工作及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执行会计法规的

第一责任人,会计工作人员是执法主体,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任职资格,单位应当依法处理经济业务,各单位、各部门和中介机构对《会计法》执行实施监督。《会计法》从会计业务管理的角度,为预防和治理腐败提供了法律依据。

1.自《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会计法》为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依据会计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严格执行的单位,能够从会计工作的源头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工作及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各单位、有关部门、机构、人员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责,通过对有关单位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对这些单位的会计资料等经济情况进行询证、稽核、审计、检查等工作,以检查报告、审计报告等方式评价相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纪检监察机关据此决定是否将内部控制制度严重缺失、中介机构出具否定意见和无法发表意见的单位纳入腐败重点监控的对象。

3.《会计法》在打击腐败犯罪方面有协助司法的作用。当检察机关在对腐败嫌疑分子进行调查取证时,有关单位会计部门的相关会计人员有提供相关会计资料的义务。通过依法提供相关会计资料,起到协助司法的作用。

(二)《会计法》在预防腐败中的局限性

《会计法》在预防腐败中具有积极作用,也表现出其局限性:

1.对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行为处罚过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对单位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和私设会计账簿的违法行为处罚过轻,成为单位私设“小金库”屡禁不止的根源。《会计法》对单位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和私设会计账簿的违法行为没有进行刑事处罚的规定,只有对单位和个人较轻微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这就为一些单位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核算全部会计业务事项开了方便之门,成为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屡禁不止的根源。直至目前,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必须坚决清除。

2.对个体工商户的会计管理没有提到法律层次并明确作出规定。《会计法》第二条规定的《会计法》规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第五十一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另行规定。”财政部制定, 1997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以及1997年6月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06年修订的《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本不涉及预防腐败的内容,这就为一些不法个体工商户隐匿收入、乱列支出,贿赂某些政府人员、国企关键管理人员开了方便之门。

3.会计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督职能弱化,成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瓶颈”。会计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少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环境较差,无法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一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甚至与内部相关人员沆瀣一气,隐匿收入、乱列支出,设置账外账,这也是一些小型国有企业腐败现象严重,经营管理不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属单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个别单位、个别部门同样产生了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等腐败现象。

(2)对私营企业会计监督不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的中小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加上私人资本注册的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各方面对私营企业的会计监督分工不明确,监督力量有限,造成监督不到位。一些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