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章古诗词鉴赏第3节考点突破考点4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章古诗词鉴赏第3节考点突破考点4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8e625c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8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

隐性“情语”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情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语”。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梦江南》“摇曳碧云斜”中的“摇曳”“斜”就暗示了感情的纷乱不宁。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情语”。弄清上述隐性“情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如何抓住“情语”呢?显性“情语”一般会在标题、正文中的首句(联)及尾句(联)中出现,一定要盯住这些“情感”部位。隐性“情语”一般藏在正文描写景物等的文字中,多在中间部位。有时也会在注释里出现,所以寻找要特别细心。

二、理解、领悟情感的三种路径:形象、手法、题材 1.形象(意象)→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安阻雨 [唐]戎昱

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 渚宫:春秋楚国的王宫,故址在湖北荆州,作者用来代指他的家乡。 (1)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通过________这一意象来暗示作者的感情。 (2)两首诗中的“西江水”意象所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1)船

(2)第一首表达了归家的渴望和急迫,第二首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永无止歇。 ?精要点拨

诗总要具体描绘形象的,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如借助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来抒发感情。(这一点可参考本专题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

2.手法(抒情方式)→情感

试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如是间接抒情,则要指出具体抒情方式)和蕴含的思想感

[注]

情。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忧国伤时、乱世离愁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抒情方式: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羁旅异乡之苦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抒情方式:叙事(细节)抒情 思想感情:离别之苦、不舍之情

(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边关乡愁

(8)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亡国之痛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蔑视权贵、傲岸不羁 (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美好易逝、青春短暂 (1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山水

(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抒情方式:托物抒情

思想感情:坚贞不屈、爱国不渝 (13)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关心、同情百姓疾苦,却无能为力的愧疚 (14)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自然永恒 ?精要点拨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需要注意其抒情方式。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它主要体现在:①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情)。

3.题材→情感

相同的题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处。根据题材特点可以理解、把握其情感。

技法2__如何理解、领悟景中情、典中情

一、理解、领悟景中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绣岭宫词 李 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 ①绣岭宫: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②李洞:唐末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③野棠: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培训乐队。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棠梨栽后,未及嫁接,安史之乱起,这些棠梨此后便漫生起来,再无人管理。

请赏析本诗第一、二句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③②①

【解析】 先抓住词语把握住所写景物的特征,再结合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分析即可。 【答案】 第一句描写阳春风和日丽、满眼新绿,实际上写的是绣岭宫的荒芜。第二句,唐玄宗命令栽下的棠梨再无人管,“野”“尽”“飘”三字极力渲染了御地无主、梨园零散后的荒凉。景语中寄托了诗人对大唐衰朽的无限惋惜与感慨,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政误国。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新奇在于:诗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写之。 “春日迟迟春草绿”,“迟迟”,描写阳春的舒缓,可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此句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致。我们知道,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后期沉溺于声色犬马,倦于政事,酿成“安史之乱”。但这些具体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是无法写到一首小诗中去的,诗人便抓住了绣岭野棠来描写,使读者思而得之,手法是高妙的。原为御地之树,今为无主之林;原为笙管之地,今为无人之境;弟子散尽,香玉(棠梨花瓣)惊风;“野”“尽”“飘”三字,写出了多么令人慨叹的意境!只迷声色,不理国政,梨未成,梦已绝,君主的荒淫享乐带来了多么深重的国灾民难!

为了申足此意,尾联又写出一位耄耋老人的举动:“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自玄宗的开元盛世,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犹唱”二字,表面似讥老人爱翻陈年老历,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遥深。诗歌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寄寓着诗人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惋。诗歌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切的真挚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是离人泪。

【注】 谩:徒然、空自。

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说明。

[注]

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

【解析】 该题要求分析景中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首先,抓住上片中的“忽”字把景象分成两个层次,根据景物特征不难得出“惊喜”“温暖”两层内涵来。再结合下片“凄凉只恐乡心起”可以得出“思乡”这一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