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d102c7bb4cf7ec4afed0e3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 ㈠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

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历代统治者皆重视史书的编撰,史官建置沿革自成体系,官修史书是传统史籍的主流,私人编撰史籍之风绵延不绝;史学家辈出,史籍体裁多样,史料内容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史学理论先进。

1、历代统治者重视史学

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教训,以古鉴今,加强文化思想控制,改善、巩固自己的统治,是史籍编撰的主旨。中国历代统治者重视史学,首先表现在重视史书的编撰,其次表现在重视史学家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这是由于史书的性质所决定的。史书的基本内容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所作的全面记载以及撰史者对之评判、解释、说明,其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巩固当时王朝的统治服务。在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开始,统治者就非常重视史学,朝廷中设立了史官,专掌记载历史,当时史官的地位很高。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秦汉大一统封建王朝建立之后,由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加强了对文化思想的统治。销毁或者篡改史书记载,打击与本朝政见不合的撰史者和文人,对史书的编撰权严加控制,其措施即禁止私撰史书,开创并逐步完善官修史书制度。官修史书制度从东汉朝廷编撰本朝史《东观汉纪》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与私修的并行,至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禁止私撰史书。唐代政府设立史馆,负责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并由重臣或宰相监修,正式确立了史馆修史的制度,政府对史籍编撰工作的控制大为加强,从此官修史书成为我国古代史书的主体。该制度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史籍数量迅速增加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官修史书的有关内容取舍必须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评价也必须体现统治者的意图,史书的编撰实际就是当时实施统治的重要内容,因此,其思想性受到了很大局限。特别是有的王朝对撰史者及有关文士的打击镇压,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代的“文字狱”等及编纂《四库全书》时对不利于请代统治史籍的禁毁,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统治者对史学严密控制的消极性。 2、私撰史籍之风绵延不绝

中国的西周时期是“学在官府”,不许办私学,因此史籍编撰只能是官府承担,不准私撰史籍。春秋时期,孔子收徒讲学,开创私学,又整理鲁国的史书,编撰成《春秋》一书,开私撰史籍之始。至战国、西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明、清各代,私撰史籍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虽然也有东汉、隋、清等时期对私人修史的限制,但是总的来看,私撰史籍并没有被人为杜绝,仅仅是遭遇挫折后的曲折发展而已。而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之内,私撰史籍层出不穷,私人撰史风气甚盛,著名史学家参与其事者司空见惯。中国传统史学的名著及在史书体裁、内容记载方面有开创之功的史书,几乎全是私撰的。例如开创编年体史书体裁的《春秋》、《左传》,开创纪传体史书体裁的《史记》、《汉书》,开创典章制度史的《通典》,以及纪事本末体、纲目体、学案体、方志学以及史学评论等史书体裁的史籍,还有《资治通鉴》、《三国志》、《后汉书》、《南史》、《北史》、《新五代史》等正史和编年体名著,都是私撰史书。这些史书的编撰者孔子、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杜佑、刘知几、司马光、袁枢、黄宗羲、章学诚,都是对我国传统史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史学家。

私撰史籍与官修史书相较,具有突出的特点,如选择史料比较全面,受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影响较小,对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比较中肯,史料的可信度较高等等,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史学的精华部分,多半保留在私撰史籍之中。

3、史籍体裁多样,史料内容丰富

中国传统史籍体裁的多样,在世界各国可谓独树一帜。这些史籍体裁的基本分类有:纪传体、编年体,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史籍体裁;还有典志体(又称为政书)、纪事本末体、杂史、学案体、史评和史论、地理书、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辑佚、目录等。中国古代的各类史书浩如烟海,史料内容极其丰富,纵横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为我们研究和认识历史提供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客观依据。要能够对中国传统史学体裁及其发展有基本的掌握,对各类体裁的史学代表著作也应有基本了解,这是传统史学的基本内容。 这里主要介绍纪传体与编年体编年体 ⑴编年体的创立于发展。

①在奴隶社会,史书不出于记事和记言两种基本形式,在封建社会,记事和记言两种史书的内容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因而产生了正式体裁的史书。这种体裁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为原则,但不是机械的按照年时月日只作简略的记事,而是以年和月为纲,既记事,又记言,更可以追叙往事,附叙后事,并有当事人或后人对某一事件或人物所作的评论,因而对于史事有比较完整的叙述。这种按照年时月日时间顺序编排史事的史书体裁,称为编年体。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整理编订而成的鲁国历史《春秋》。《左传》是继《春秋》之后的又一部春秋时期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编撰,从《左传》的编纂方法来看,这时编年体已经完善。编年体是先秦史籍体裁的的主流。 ②编年体的发展。从《史记》、《汉书》创纪传体之后,编年、纪传二体并行于世。东汉末年,荀悦用编年体撰成《汉纪》,记西汉一代历史,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从汉至唐,纪传体成为正式的独家体裁,编年体地位逐渐衰落。编年体的飞跃发展,源之于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这一编年体巨著的撰成,使编年史的编撰出现了一个高潮。自宋代以来,代有续作,使编年体也形成了一个从上古传说时代直到清代世代相传的庞大的史书体系。

⑵纪传体的创立与体例

纪传体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司马迁之前,先秦史籍在编纂方法上已出现了若干体例,司马迁综合各种体例,集于一书,创造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史记》。该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本纪”是帝王的传记,按年月顺序,记载帝王的政绩言行,兼及当代的重大事件,属于编年体。“表”是大事记,用表格形式,按时间顺序,提纲挈领地谱列史事。“书”是各种典章制度的专史,记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制度沿革或发展情况。“世家”是重要诸侯的传记。“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也有少数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以及当时与我国有交往的国家的历史。此外,在每篇本纪、书、世家、列传的最后,都有一段评论文字,发表史家对本篇记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意见,借以表达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史学思想。这种史书体裁以纪、传为主体,表、书为辅助,既各有分工,又互相配合,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人称为纪传体。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东汉时班固《汉书》,创立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被统治阶级定位“正史”,“正史”至清朝共有二十四部,就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记》,最后一部是《明史》。清朝灭亡之后,

又增加了《清史稿》和《新元史》,所以我国纪传体“正史”也可以称为二十六史。 4、史学理论先进

⑴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教训,以古鉴今。孔子编《春秋》的目的是为了惩恶扬善,故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司马迁撰《史记》的目的,在《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中说得很清楚,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述往事,思来者”。即司马迁要从总结西汉中期以前的全部历史来解决当时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证刘向、扬雄的话评论说:“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以古鉴今,不虚美,不隐恶,将史籍写成一部实录,写成信史,这是编撰史籍的基本要求。

⑵主张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反对盲从前哲,迷信经典;提出了撰史者必须具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之说。刘知几的史学主张。刘知几所撰《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该书首先对唐代以前的各朝史书,从内容到编纂方法,都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研讨修史方法,为史学史的研究和史书编纂学的探讨,都树立了基础和规模。《六家》篇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六部史书代表唐以前史书编写的六种形式;《二体》篇指出纪传和编年两种体裁在史书编纂学中的重要性,《史官建置》和《古今正史》二篇,就历代史官制度和所作的史书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分析叙述。主张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反对盲从前哲,迷信经典。在《疑古》和《惑经》两篇中,大胆地提出了对孔子的疑问。提出了撰史者必须具有三个重要条件,即史才、史学、史识“三长”之说:这里的才和学是就掌握史料的能力和和工夫而言,识就是立场和观点,或决定史料取舍的标准以及如何写法的态度等等。才和学固然重要,但是立场和观点更是决定所撰史书优劣的主要条件。《史通》全书即贯彻着“三长”思想,如《直书》、《曲笔》、《鉴识》等篇,就是反复申明“识”的重要性。刘知几力主直书、实录,反对徇情曲笔,认为修史者言必有征,方能传信。他称誉私家独撰,揭露了设馆修史及权臣监修史书制度的弊端。对自班固以来盛行的以阴阳五行解释历史的迷信思想持否定态度,指出历史具有发展的性质。这些史学主张对我国传统史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⑶章学诚的史学主张。刘知几之后,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做出杰出贡献者是清人章学诚。其史学主张主要反映在其《文史通义》一书中。该书是作者研究文史的著作汇编,分内外两篇,对史学的主张创见颇多,主要有:⑴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反对专务考索和空谈义理两种倾向,抨击当时盛行的考据学和理学。⑵提出“六经皆史”说,淡化了六经神圣的观念,提高了史学地位,扩大了史学范围。《文史通义?外篇?报孙渊如书》认为,不仅六经皆史,即使子部、集部之作,也是“其源皆出于史”,“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⑶《文史通义?内篇?书教下》继承刘知几的主张,分史籍为“记注”和“撰述”两类,认为记注是记录历史上的史事,因此需要“赅备无遗”,按照一定的惯例。撰述则是通过史事引出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因此需要对史事有所取舍,发挥见解,不必拘守一定的体例。代表史学发展水平的,是撰述而不是记注。章学诚力主通史,对断代史则多所贬抑。⑷提倡修方志,解决了方志的性质、任务、体例和内容等问题,提高了方志在史学领域的地位,奠定了方志学的理论基础。⑸在刘知几“史才三长”思想的基础上,又增补了一项“史德”。“史德”是指史学家的学术品德,要求著史者尊重客观史实,如实加以记载,而不要掺杂个人好恶等主观成分,任意褒贬。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四方面的要求,更加全面、明确地为史家指明了修养的方向。

⑷王夫之的史学主张。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对史学的贡献主要是对古史的评论,其代表作是《读通鉴论》和《宋论》。《读通鉴论》内容包括秦、两汉、三国、晋、南朝和隋、唐、五代各朝代,另附《叙论》为卷末。《宋论》主要是评论宋朝史事。二书的主要成就,是对于重要历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根据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观点,根据史实进行分析,对我们研究和了解我国历史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例如王夫之提出正统观念必须打破,粉碎了持正统论修史的谬论。 ㈡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主要是:史学家秉笔直书,不虚美隐恶,编写信史。以古鉴今,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重视史籍的教育警戒作用。官、私皆重视收集、保存和整理史料,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重视史家的个人修养。

1、史学家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提倡实录,编写信史

这是诸多史学家推崇和履行的编纂史籍原则,尽管由于撰史者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致使中国传统史籍中仍然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在大量的史籍名著中,特别是在私撰史籍中,基本上做到了记载史实、较为客观地评论史事和人物。

2、重视通过撰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重视史籍的教育警戒作用,以史鉴今

这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有见识的政治家、史学家重视史学编纂的目的,也是促进中国传统史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孔子编《春秋》,到以《史记》为首的大量正史的编撰,再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朱熹编撰《资治通鉴纲目》,其目的都是相同的。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传统,至今对我们学习、研究传统史学仍有现实意义。

3、官、私皆重视收集、保存和整理史料,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由于中国历代有官、私重视修史的传统,因此非常重视史料的收集、保存和整理,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重视史家的个人修养

这首先表现在史家的个人优良品德修养方面,如司马迁、班固、刘知几、欧阳修、章学诚等人,他们不仅具有撰史者应具有的学问、才能和见识,而且具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把撰史当成一项神圣而庄严的事业,为了达到目的,不畏辛劳,持之以恒,终获成功。其次,将史家的个人修养内容理论化,这就是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和章学诚增补的“史才四长”。这些对史家的修养要求,摒弃其时代的消极影响,仍是今日对撰写史著者的基本要求内容。

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上)

本讲主要讲授如下内容:1、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 2、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 3、中国传统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掌握“史”字的含义,历代史官建置及修史背景,官、私所撰重要史籍的概况、著名史学家、史书体裁的创

立及史部的确立、发展;掌握传统史学的特质,继承和发扬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古鉴今。本讲的难点是对史学传统精神及有关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古为今用。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通过对参考书的阅读及对代史学名著的选读,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自身史学素质。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 ㈠关于“史”字的含义

历史,一般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件或过程。历史纪录,是对人类发生过的事件或过程的记载。所谓历史学,是在历史纪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对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所作的判断、解释、说明和抽象概括,是指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中国的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那时候没有文字,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氏族传统,人们采用历代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刻痕记事等方式来记载和传授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朝廷中设立了史官,专掌记载历史,其记载就是史书。研究人类历史,主要依据就是前人撰写的史书,还有出土的考古文物、各种文字记载等实物。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史书编撰和史官建置沿革的历史。

我国旧有的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史部居于第二位。“史”字的出现很早,甲骨文与西周铜器铭文已有多种字形出现。对于史籍中有关“史”字的解释要能够理解,从史字本身意义的发展,可以推知我国古代对于历史记载极为重视,在现存的历史文献记录之前,当早已有史官存在。我国古代设置史官,大约开始于夏朝。商和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较大发展。到了周代,关于史官的记载更多,诸侯列国也都有史官,其中不乏著名的史官,战国时期各国也都有史官。秦统一后仍称太史,这些史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职务都是终身并且世袭的,这样就有条件使他们将大量的史料积累下来。此外还有瞽史一职,在简略的文字记载之外,许多重要事件的具体情节,靠他们的记忆和口传保存下来。 ㈡中国早期的史书

我国史书的起源很早,据《礼记?玉藻》记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二书所记左史、右史所掌之事正相反,或者是所据不同,或者是所记并非同一时期的史官职掌,但是据此可知,我国远古的史书分为记事和记言两大部分。

我国早期用文字记载历史,就现有资料,只能从商代谈起。根据文献记载,商代已有典册,这已被甲骨文所印证,只是这些用竹木简编撰成的典册容易腐朽,难以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甲骨文和较多的商、周铜器铭文。甲骨文和铜器铭文虽然不是正式史著,但却是正式史著的源头。

春秋时期,出现了许多历史著作,其中《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国史编订而成的一部史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最早的一部私撰史书,孔子是我国史学史上私人修史的开创者。战国时期,学术活跃,在史官负责各国官方历史记载的同时,私人撰史成风,许多史籍,留存于现在的史籍,就有《左传》、《国语》、《战国策》、《世本》、《竹书纪年》等,《国语》与《左传》是国别与编年两种史书体裁的代表。该时期是先秦史学发展的繁荣时期。 ㈢两汉史学

两汉是我国史学逐步走上了成熟发展道路的时期。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代的史官专掌历史典籍与撰述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掌史料图籍的,西汉为御史中丞,东汉为兰台令史,后来兰台令史由掌图籍而兼撰史传;其二类为太史令丞,是继承秦制,掌史籍撰述。该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首创纪传体,是我国古代史学走上成熟发展道路的奠基之作。纪传体是我国古代所谓“正史”采用的统一体例,《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一部通史,东汉初年班固编撰的《汉书》沿袭《史记》体例,记西汉一代历史,开创了纪传体的断代史,这种体例为后世史家所效法。 东汉末年,荀悦奉汉献帝之命,用《左传》体改编班固的《汉书》,写成《汉纪》一书,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朝廷组织儒臣在皇家藏书之地洛阳宫中的东观殿撰修本朝史,撰成《东观汉纪》,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

东汉时期的史书,著名者《吴越春秋》、《越绝书》,这两部史籍兼采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写成,是我国最早的民族史和地方志。 ㈣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史学的大发展时期。其表现为史官制度更加完善,私家撰史之风兴盛,史籍形式及数量繁多。表现在下列方面: 1、政府对修史的重视

东汉时开官修史籍之风,统治阶级设立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撰修国史与前代之史,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史籍编撰权的控制,使史籍更好地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2、私人撰史成为一代风气

该时期全国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而且政权更迭频繁,客观上使统治者们不可能对私人修史控制得过于严密,与东汉及隋朝相比,该时期的私人撰史有较大的自由,所以私人撰史成为一代风气。 3、史书编撰内容丰富

这与该时期政治上的长期分裂,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该时期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个“多”字上:史书的数量多;史体种类多,从记事时限上看,有通史、断代史;从体裁上看,纪传体的地位得到巩固,编年体蓬勃发展,起居注、人物传记、史注、地理方志等各类史籍也大量涌现。这些史籍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状,还表明民族史学蓬勃兴起,发展成为我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有陈寿、范晔、司马彪、裴松之、袁宏等人,史学著作留存至今的,“正史”有《后汉书》、《三国志》、《宋书》、《齐书》(亦名《南齐书》)、《魏书》等,分别记载东汉、三国、南朝宋、齐及北魏各时期重要史事和人物的断代史。其他体裁的史书有、《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qié)蓝记》、《高僧传》等,

该时期的地理学名著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西晋裴秀所绘的《禹贡地域图》(即历史地图)和《地形方丈图》(即晋代地图),提出“制图六体”等六项重要技术原则,为我国明末以前的制图者所遵循。 ㈤隋唐五代史学

隋代的史学成就不大,唐代是我国史学的承上启下时期,也是史学的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 1、确立了史官修史的制度

官修国史始于东汉,南北朝时期已有设官修史的情况,隋王朝建立之后,对史学领域采取严密控制的措施,不许私人修史。唐王朝在建国之初,就设立史馆,负责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从唐代至清朝,史馆修史,宰相或重臣监修,成为定制。而且下一朝代编修前代史,也成惯例。这是我国古代史编撰工作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后的纪传体“正史”,除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为私人撰修外,其余的全是官修。封建政府对史籍编撰工作的控制大为加强。

2、实录发展成为史书的一个重要部类

实录体史书创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嗣君时期编撰先帝实录,成为一个惯例,而且唐代以后的各朝代都沿袭此制。

3、产生了对前代史学进行系统总结的史评专著《史通》

《史通》对前代出现的各种史学思想、编撰体例、修史制度等情况,作了一次总结性的评价与概括,这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新创典志体 杜佑撰《通典》,记载历代典章制度,首创典志体的通史;苏冕编《唐会要》记载唐代的典章制度,首创典志体的断代史。

唐代史馆官修和私人编撰正史共八部,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唐玄宗时编撰的《唐六典》、《大唐开元礼》,以及《元和郡县图志》、《蛮书》(又名《云南志》),都是典章制度及地理方面的重要著作。 五代十国官修正史《旧唐书》,其他私撰之史籍较多。 ㈥宋元明史学

宋代是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的极盛世时期,在史籍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和元、明时期。元代史学,除了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把典志体的编撰推进一步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民族史发展较快。宋元时期的史学成就,主要表现有:

1、编年体《资治通鉴》的编撰和编年史的空前发展 2、新史体的创立

即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南宋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首创纲目体。 3、确立了方志体例 4、正式建立起金石学

5、典志体和民族史大发展

由于明代统治阶级文化专制的加强,也因为学术界的风气所影响,所以明代史学的成就不大,属于史学的衰落时期。比较重要的成就,是方志体史书的发展和私撰野史的盛行。 该时期编撰的的正史有:北宋时修撰了《新唐书》、《旧五代史》,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元末修撰《宋史》、《辽史》和《金史》;明代修撰了《元史》。 其他史籍有:北宋政府编纂了《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四大类书,大型类书还有南宋王应麟撰《玉海》,這些都是颇有价值的大型类书。北宋王溥私撰的《唐会要》、《五代会要》两部会要体著作;私撰的名著还有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等。南宋郑樵的《通志》是典志体著作。地理志、地方志和金石学著作也较多。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通典》、《通志》都是典志体的代表作,合称“三通”。 明代官修史书除《元史》之外,还有《明实录》、《明会典》、《大明一统志》等。 《明实录》保存下来,内容十分丰富,是今天研究明史极其重要的史料。《明会典》是一部明代的典章制度史。《大明一统志》是一部明代全国地理总志。官修史书外,明代私人修史之风甚盛,著作较多。 ㈦清代史学

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到末期而出现的一个短暂的重要时期。该时期,一些知识分子面对明朝灭亡和满族入主中原的现实,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认为是宋明理学空谈心性,导致了亡国,因而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经学与史学的学术领域。这时史学的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他们对史学的主要贡献:顾炎武开清代考据之风,黄宗羲创立了学案体,王夫之发展了史论。这些贡献在我国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清代统治阶级采取高压手段,实行文化专制的“文字狱”,使得史学在明清之际活跃了短暂时期之后,很快就被窒息扼杀,走上了脱离实际、埋头考据的道路,乾隆、嘉庆时期的史学具体成就,主要是:校注古籍,考证史实;辨伪和辑佚;改选与增补旧史。比较著名的考据学著作有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史论名著有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清代的官修史书很多,正史有《明史》,还有《清实录》、《清会典》、《清三通》、《大清一统志》等。清代的私人著述很多,较著名的有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对于史部的确立与发展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掌握,因为这是史学发达、史籍增多、史学地位提高在目录学中的反映。仅从史籍数量的增加和分类的逐渐细化,也可证明我国传统史学的发展状况。

中国史学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上)

三、中国史学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体,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史学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主体部分,是传统文化和学术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概念是博大精深的,在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基本属于传统史学的范围。如果按照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则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要深入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史学是其前提。在此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史学素质,这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㈠ 中国传统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主体部分 1、传统史学基本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法律、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军事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文化传统等,基本上都存在于中国传统史学这一载体之中。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