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哲学史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e0e84e852458fb770b5631

1、 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的先验象数学)

2、 元会运世的宇宙循环论与皇帝王霸的历史退化论(30(世)*12(运)*30(会)=元,三皇、五帝、三王(以功劝民)、五作(以力率民) 第三节:二程的义理之学(洛学<二程全书>) 一、 惟理唯实的本体论

1、 为了强调实有其本(气化对,气本错)

2、 为了强调实有其体(实有非象,本无而不空) 3、 为了强调实有其用 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 关于内外关系问题(格物=穷理,物我一理,合内外于道) 2、 至于知行关系问题(重知轻行)

3、 关于理欲关系问题(性即理也,气禀之性,涵养需用敬) 三、物必有对,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形而上学归宿

礼是一个序,乐是一个和,强调矛盾统一性,矛盾和谐论,统之以一,约之以理。 第二章:王安石的唯物主义道气一元论: 第一节:道气一无的宇宙衍生论

1、 太极与道即气的新规定(道有体有用,“朴”,体为元气之不动,用为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

2、 阴阳生五行的新论证(从形式看,五行为天之所命万物者也。从阴阳运动来具体解释五行所以具有不同特性的原因。(水火木土金) 第二节:道立于两的辩证发展观

1、 五行“往来于天地之间而不穷”(第一次对五行之“行”作出哲学规定,达到物则自通,神乃不妙的效果,重行尚动)

2、 五行皆各有耦(道立于两,成于三,而变于五,耦即“对”,内部矛盾) 3、 五行的生克变化(道,万物所以由之也;命,万物所以听之也。相生相继,相克相治,变为引起质变,化为湿度,外形等的变化,变化的条件性)

4、 天道尚变,新故相除的历史观(关于常与变、关于因与革,关于新与旧) 局限性:道气一元论和矛盾观不彻底。强调人为,又承认有“非人力之所及”的“天之所命”,承认事物运动发展,但强调“静为动之主”,承认事物矛盾对立,但强调兼忘可以“无对于天地之间”。此这其阶级力量地位与所接受的哲学遗产所决定。

第三章:张载的唯物主义气化论

张载,字子厚,北宋长安人,世称横渠先生,创学派称“关学”(北宋五子之一)注重研究现实,学以致用的精神,结合自然科学新成就。代表作<正蒙><张子全书><易说>等

第一节:虚空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对玄学、佛学世界观的揭露(批佛老,无、有,心法起灭天地,虚、实皆气之形态)

2、 对太虚即气的论证(凡有皆象,凡象皆气,万物、太虚皆气。但提出以本为精,以物以粗,形而下才不足与言的唯心倾向)

3、 对天道神化的解释(天指宇宙总体,自然界,道为气运行之不变之性,气化是变化而一尘不灭的物质运动过程,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神

21

化即气化,用以强调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微妙性和能动性。神化规律有客观性和可知性,但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百位天德,然后能穷神知化。) 第二节: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

1、 动心有机、动非自外的内因论(机就是事物运动的内在动因,也就是气所固有的神,二端相感是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内因,比柳宗元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更深刻) 2、 一故神,两故化的矛盾观(两是矛盾对立性(对、反、仇),一是统一性(和而解),化(渐变)、变(突变),变化的外部性,未深入到事物内部自我否定的质变)

第三节:内外之合及合内外于耳目之外的认识论(针对佛教认识论)

1、 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来源外物、主体有感,何以尽物,则欲尽心) 2、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认识还有天德良知的层次,能够合天心,因而能穷神知化,来源于道德修养,其达到的境界是与天为一,导源与对认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

3、 局限性原因:认识根源:混淆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差别性,对自然气化过程的运动泉源的神妙万物的倾向,人性论上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区分而导出圣人神而生知。阶级根源,中小地主阶级的两重性。

第四章: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周敦颐的太极说+邵雍的象数学+二程的义理之学+佛教华严的“理说无碍”说得出理学,即理是本,理为主,对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论证 第一节: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一、理是本,理为主――对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论证 1、 理是什么(无形而有理的纯逻辑存在)

2、 理气相依实质是什么(主从关系,在理在物看)

3、 理在气中的实质是什么(外在于气中(水与珠的比喻)

4、 理气相依,理在气中的观点能否回避理气孰为先后的问题(不能) 二、理一分殊――对一多关系的形而上学割裂(水月的比喻) 第二节:理主动静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定位不易的思想体系 一、 理生万物的发展史

二、一生两的矛盾观(交易与变易)

三、定位不易的循环论,元(万物之始)、亨(万物之长)利(万物之遂)、贞(万物之成)

第三节:格物穷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 万理具有一心(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在物之理=在已之理,从而得出主观=客观,心包万物,万理具于一心)

二、穷理通过格物(须经历过方得,自在之理,认识可一次完成) 三、力行首在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伦理化) 第四节:理欲对立的唯心史观(天理人欲、理气之辩) 一、 不和乃和的封建等级观(气禀说,差等和谐论)

二、革欲复理的封建人性论(革欲复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道心为主,人心(欲)从命,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心者,性情之主) 三、尊王同霸的奴化历史观(以帝王心术好坏为标准)

第五章: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22

思孟+禅宗+程颢心即理导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体系。 第一节: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解决理气关系的唯心主义路线) 一、 化气为理(阴阳即是开而上者,则道气皆为理,回避理气关系问题) 二、以数释理(奇变主生,二、三、五、十,数即理)

三、容理于心(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夸大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切已自反的先验主义认识论(心即理,万物森然与天地间)

一、 发明本心(本心即真理,切已自反,改过迁善,先立乎其大者(本心)) 二、剥落物欲(存心去欲,不同意天理人欲相异,上“减担”的格物法(格学问意见带来的物欲))

第三节:朱熹、陆九渊的异同及其争论的实质 鹅湖之会:认识论之争(格物致知) 书信往来:本体论之争(无极太极)

第六章:陈亮、叶适重事功的唯物主义哲学 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龙川文集>。 叶适,字正则,世称水星先生,<水心文集>。

政治上:改革内政,联合抗金。经济上,农商一事,扶持商贾。思想上,实事实功。

第一节:陈亮的哲学上(功利之学) 一、 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 揭露唯心主义危害(懒)

2、 肯定盈宇宙间无非物(肯定道物的关系) 3、 指出事物法则依物而生。

4、 扶正了一多关系(一人之身,百工之所备) 二、明于事物之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 关于认识标准(主观符合客观) 2、 认识来源,以实用为基础。 3、 认识目的(实事实功的实现

三、勉强行道大有功的功利主义(对理欲,社会历史观的评论,人欲不可除,天地常运而人为常不息。)

总:宇宙间无非物,日用间无非事,那就要明于事物之故以奏实事实功之效。 第二节:叶适的哲学思想(对哲学遗产的继承与批判) 一、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 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以物为本) 2、 沿用中庸之道的古老命题,发挥一两相济的矛盾统一思想进一步解释了事物的多样性及其统一于物质性的内在原因。 3、 用一两相济的矛盾观论证以物为本的自然观对太极作唯物主义新解(无太极,本有,物不同则极不同)

二、弓矢从的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格物致知的认识新论)(以物用的原则与我为我发的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章:五守仁对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发展

23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被封“新建伯”,目的为“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继承孟子良知学说,发展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批判朱熹理学,完善心学体系。

第一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宇宙观,致良知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动机论,强调用妹

妹道德的自觉修养去规范行动。 一、 意之所在便是物

1、 从身、心关系问题入手,把心夸大成既是耳目口鼻的主宰,也就是一节认识的基础。

2、 从心可以支配感觉器官,并使人具有意念和知觉能力这一点开始 ,把心的能动作用一步一步地扩展到心与物的关系问题。(意必着物,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有是意即有是物,进一步夸大为意在物先)

3、 寄生于认识的能动性,把“吾心”中的一点“灵明”发动起来,就产生了感应之几的“妙用”,实现心物妙合而凝。

4、 总之,无心外之物,物是“良知民用流行”的结果,它存在,变化于良知主宰的“感应之几”中。主这样,从彻底的唯心主义观点解决了心物关系问题。 二、理也者,心之条理也(不外乎一贞,即至诚) 第二节:致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 良知之外别无知

1、 关于认识对象(良知的外化)

2、 关于认识的能力(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 3、 关于认识的过程(否认有见闻之知的必要)

二、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 (把伦理标准移植到内心,转化为吾心之良知,作为认识标准)

三、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吾心之好恶便是是非,把忠孝的自然明觉之理化为真诚恻怛之情,付诸真切笃行之行)

第三节:知行合一的主观唯心主义动机论

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心为基础的明觉精察是心的认识深度,真切笃实是心的感情深度。即知行合一以个人思想和感情为基础)

二、一念发动入便是行(阶级性,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要求在胸中点燃一盏“良知”之灯,主静慎动(陈)、主敬立诚(二程)、操存涵养(朱熹)、切已自反(陆)总称为去人欲,存天理) 第四节:王守仁“心学”的历史地位 宋明道学经太极说到程朱理学,朱陆之争到王守仁心学走到逻辑终点,并为以后分化出异端,走向反面,为明清启蒙思潮举起准备理论条件。

王心学被誉为: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上即下,无之不一。体系内部矛盾导致王学的分化。

1、 在心物关系、心理关系上,提出“物即事,心即理,从而夸大心的作用,走向唯我论,又走向泛神论,从中分出心无体,以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的唯物论倾向与泰州学派的感性活泼的学派。

2、 在理欲关系问题上,良知的先验性,使理性化为现实的感性,化理为情,以情入理,到泰州学派的率性而行,好货好色的童心,及颜元的制欲非体仁的自然人性论,为明明启蒙思想家用人文主义反对僧侣主义的斗争创设了理论前提。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