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哲学史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e0e84e852458fb770b5631

3、 和朱熹一样,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的知行合一说有两重性,一是销行以归知,二是强调了知的指导作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发展到泰州学派的“布衣造命、易命,再到王夫之的”用加乎境,心交于物,知行并进而有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 4、 王的心学作为道学唯心主义逻辑发展的终点,以不能自解的内在矛盾孕育着自我否定的契机,也就预示着由王学的分化必将出现新的哲学启蒙。

第三编: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

绪言:以唐末黄巢起义为樗,可以划分为和后期两大阶段,这一时期的哲学运动也与历史同时相应地表现为一个有起有落,首尾相应的思想发展圆圈。我国前其封建社会,在经济关系、阶级结构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区别于后期封建社会的固有的历史特点。 经济方面:土地国有制、豪强地方的大土地占有制和一般地主及自耕农民的土地么有制这三种所有制同时并存。势力互相消涨。(自然科学有所发展)

阶级结构来说:豪门士族与庶族势力的消涨为主要特征,农民起义的表现) 哲学特点:

1、 经历两汉神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等发展阶段,但贯穿于其中的哲学斗争,则主要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中心问题而依次展开。以“一人关系”为中心所展开的辩护神权和批驳神权的两条基本路线的斗争,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的争论和探索和主要内容。

2、 这一时期的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储存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通过问题的提出,范畴的衍变,矛盾的展开,到争论的总结,表现出特定历史阶段的哲学认识中国话前进的规律性。 3、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相与之际”的“可畏”的难题,经过八个世纪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转化、扬弃、发展,终于在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用、还相用”的学说中得到了基本上是可喜的回答。 4、 前期封建社会中哲学发展的圆圈,以刘禹锡的<天论>在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向荀况的<天论>复归千结束。而韩愈,他的天命观的旧调被屈于刘、柳,而他的道统的新创以及同间、柳合力推动的古文运动,则预告了宋明道学举起的必然。

第一章: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秦及汉初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准备 从独尊法家,到<吕氏春秋>,到黄老之学的新道家,到儒道到黜到思想上互相,学术路线上各有承继,形成了新的道家、新法家、新儒家(公孙弘)。 第二节:汉初黄老之学的唯物论 一、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1、 代表人物有陆贾、盖公和司马谈

2、 理论要点为:在对待外物上,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在名实上,要求名符其实,在形宰关系上,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者形也。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黄帝书>、<老子>)

1、 帛书论述了“道”的根本性质是“虎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作为规律,是不见的,寓于虚而普遍起作用,守恒而稳定。 2、 强调了“道“的客观必然性,认为道之行也,由不得已。并由此提出”执道、循理、审时、守度的思想。

25

3、 以“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为纲,阐述了朴素辩证法的矛盾观,并富有特色地提出了以柔克刚的守雌节的思想。 第三节:贾谊政论中的辩证矛盾观

贾谊是秦汉之际远继荀、韩,取吸儒、道而订“案之当今之务”的新法家的思想代表。其代表思想主要从<过秦论>中体现出来。 1、 总结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将矛盾分为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并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

3、 <鹏鸟赋>中提出的宇宙观(宇宙是什么,宇宙中的是怎样变化的?永恒变化的动力源泉是什么?)属于朴素唯物唯法形态

第二章:汉代正宗神学的奠基者董仲舒思想产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董仲舒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1、 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提出了封建统治者应当积极有为,全面更化的要求。

2、 适应这一政治要求,他突出地强调了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3、 为上述政治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并适应汉武帝为扩张皇权而积极恢复和重建天上神权的需要,他构造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中心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 第二节: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目的是为不开帝的造神运动及其政治意图提拱哲学-神学的理论根据。他的论证方法基本上是主观主义的类比法和从虚伪前提出发的推演法。

1、 从天人相通和,认为四时运行,自然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表现了天和人一样是有意志有感情的。

2、 对于五行,董仲舒也认为是“天次之序”。 3、 制造出“天数右阳不右阴”的阳尊卑的理论。

4、 对五五行,他也用来比附人,把五行相生说成是父子关系。

5、 对于君主为什么能受命于天,虚构了“人副天数说”,天人感应说。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最后把天虚置一格。 6、 从认识史的角度看,他抓住了荀况思想中“不见其而峁其功”的所为“无形之天”的理论特点,又充分吸取了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说而加以歪曲、利用主观类比方法,以天人同类来论证天人感应,重新塑出“主宰之天”,复活了传统的天命神权思想。当然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前进到一个新的圆圈的起点。

第三节:深察名号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名要符实)

第四节:物必有合、天道不变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承认矛盾而歪曲对立统一的矛盾凝固论,三统三正之变的历史观是一处承认变化而歪曲螺旋发展的历史循环论。是孔子中庸的全面发展和韩非矛盾之说的积极否定。 第五节: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 一、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适应当时历史要求,提出三纲、大一统、德刑并用、法度、独尊儒术,君权与神权、民权的关系,限民名田,以宽民力等,有历史进步作用。但社会发展,其理论的三纲与政治理论的形而上学成为历史的阻力,如在天人关系,名实关系问题,古今关系问题,常变关系问题等,有大量主观附会,是荀况到王充的中间环节。 二、董仲舒与谶图神学

26

谶:是一种用隐秘的语言来预决吉凶的宗教迷信。纬是对经而言的,是由儒生们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穿凿、附会、演绎而成的神秘说教。

第三章:战斗无神论者王充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王充的历史前提和思想渊源 是时代的产物,农民起义,天文学,社会矛盾,实践了“通明博见”的治学方针。 吸取黄老自然无为天道观,对董仲舒以来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采取批判态度,对墨家吸取其经验论,驳斥其狭隘性。

第二节:元气自然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对天人感应论的否定 1、 把天还原为自然,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关于天的神秘说教。

2、 把古代的元气论从唯物主义方向推向一个新高峰。(天地,含气之自然) 3、 从自然过程的客观性,不随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来说明元气的自然物质性质,驳斥了符瑞、谴告说。

4、 在形神关系上,王充也国乱思良将贯彻自己的气一元论。

5、 斟于自然发生论的立场,把人看作自然的产物。(火的比喻),反迷信。 第三节:疾虚妄,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圣人神而生知论的否定

1、 关于认识的来源,支持知物由学,把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首要途径。 2、 注意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

3、 提出效验范畴,作为认识的重要网结,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得其实) 4、 其效验的标准有主观性(方物比类,考察前后,诠订于内) 第四节:王充的同气相成,殊气相革的朴素辩证法和自然定命的形而上学的矛盾 一、 同气相成,殊气相革的辩证法思想(万物相刻贼) 二、命不可勉,时不可力的自然定命论(幸、偶)

第五节: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观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的矛盾 一、 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论( 1、 重视物质生活的观点,社会治乱不决定于圣人的主观意志和才能,自有规律,与人民的物质生活善密切相关。

2、 对于历史的评价标准,提出“太平以治定为效,百姓以安乐为符”不“贵所闻而贱所见”。

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理论的直观性,使其把一般和个别、本体和局部分开。

第六节:五充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三国西晋时期的玄学思潮 玄学,是三国西晋时期适应门阀士族夺取统治权力和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需要而举起的哲学思潮。由汉末“品题人物”的清议,魏晋之际“辩名析理”的清谈,通过许多抽象议题的论辩,北方士族名士把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以“有无本末之辨”为中心,铸造造了一新的思辨哲学体系,为门阀士族专政下新的封建等级秩序提供理论根据。中心还是天人关系问题。 第一节:玄学的产生及其演变

一、 玄学产生的社会基础(执一统众,以静制动为当时统治者所需要及以道的改造为中心的思想因素,论证了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

二、玄学思潮的演变过程(贵无、崇有、独化;以儒道兼宗为特点,从名教本于自然-自然不离名教-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

27

第二节:王弼的贵无论

一、 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无指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气、物、声、色以及人的肉体、精神等)赖以存在的本体,超言绝象。也可称之为道。) 1、 他把无和有的关系说成是体和用、本和末的关系。

2、 他把有和无的关系,又说成是多和一、众和的寡的关系。 3、 最后把众寡、一多关系说成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二、静为躁君的形而上学动静观(不否认运动,但本体世界是绝对的,不动的。) 三、得意忘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1、 意为认识对象,而言、象为认识媒介、工具或外壳,把它们加以区别;乃至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主要在了解认识对象的义理。但他把认识媒介于认识内容无限对立,且只有圣人才可意谓本体,寄言出意,人们只能善会其意。 2、 提出圣人体无,有超人的神明,可体冲和以通无。最近经向秀、郭象加工,与佛教合流。

第三节、敦象的独化论

一、 物独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郭象利用王充“物偶自生”的命题,抽去天地合气,能过形而上学地割裂偶然和必然,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评语了他的“独化”理论,即现象界一切事物是独自地、独立地、无所凭依地生成变化;玄冥即一种晦暗不明,浑然无别的神秘境界,郭象借以指本休界是玄之又的绝对的至无,并将之看成是不可抗拒的命的安排。从而得出“天性所爱,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论证了现在制度的合理性。

二、冥而忘迹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由于有众形都是从神秘的“玄冥之境”中莫明其妙地独化出来的,它们不知其所以因而自因,各自生而无所出。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范围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认识万有。学弥得而性弥失。故冥而忘迹(捐联盟,弃知虑,魄然忘其所为,而任其自动。达到了冥的境界,言和意、有和无、迹和所以迹,全都可忘。其实质是一种神秘的直觉,是一种取消一切认识的蒙昧主义。 三、大小俱足的形而上学诡辩论 发展了庄子的相对主义,从绝对偶然过渡到绝对必然(用自足其性来抹煞一切差别,用不可一日而相无来歪曲事物的联系,以承认矛盾来否认矛盾,用大小俱足来论证“自然”和“名教”的合一,这是郭象集学之大成的全部哲学的归宿。)

第五章:反玄学思潮在斗争中发展 第一节:嵇康的名教不合自然论

一、 元气陶铄,众从禀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元气本身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由于阴阳二气的结合变化,从而衍生出天地万物来)

在心物关系问题上,肯定物的客观实在性,在名实关系上,指出因事与名,物有其号,言非自然一之物,在形神关系问题上,主张形神相须,反对形神相离,反对命定论。

二、求之自然之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事物自身的理-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古义”,还具有辩证法思想,在认识方法上,强调发挥认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区分人的联盟和胆识,但将人的认识能力差别归为禀气的不同) 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论(即不为名教所拘,求得精神上的自由。不搞伪善,不逐物欲)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