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2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f2b00b0b4c2e3f5627632f

《Access 2003应用基础》

第二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

【复习目标】

1. 掌握数据库创建的方法;

2. 掌握数据库打开和关闭方法; 3. 掌握数据库转换的方法;

【知识要点】 一、数据库对象 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板

1、表:表是数据库中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它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源,也是数据库其他对象

的基础。

2、查询:也是一个“表”,是以表位基础的数据源的“虚表”。查询可以从表中检索数据,但并不

保存数据。它常作为数据库其他对象的数据来源。

3、窗体:窗体就是屏幕的工作窗口,是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无时不在的数据库对象。窗体可以

用来控制数据库应用系统流程,可以接收用户信息,可以完成对数据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进行输入、编辑、删除等操作。

4、报表:报表时数据库中数据输出的另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的结果通过打印机输出,还可以对药输出的胡数据完成分类小计、分组汇总等操作。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报表会使数据处理的结果多样化。

5、页:页也就是数据访问页,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对象,它可以实现internet与用户数据库中的

数据互相访问。

6、宏:宏是数据库中另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对象,它是一个或多个操作命令的集合,其中每个命令

实现一个特点的操作。

7、模块:是有VBA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集合,或一个函数过程。它通过嵌入在Access中的

VBA程序设计语言编辑器实现与ACCESS的完美结合。

以上数据库对象中,除了数据访问页可以保存为单独的文件外,其他数据库对象都保存在数据库文

件中。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一、选择对象】

1、选择对象:要对数据库某个对象进行操作,先单击对象类型列表中的选项,在单击详细窗格中

的对象名,即可选择该对象。

2、对象的进一步操作:“数据库”窗口中,选中数据库对象后可以通过“打开”按钮处理现有对象,

“设计”按钮可以修改现有对象,也可以通过“新建”按钮创建新对象。

3、改变“数据库”窗口外观:包括“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命令按钮。

第二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 第 1 页 共 4 页

【二、对象操作】

1、对象基本操作:打开、设计、新建、删除、查看方式。 2、数据库对象的重命名:A、双击,

B、右键单击。

3、数据库对象的复制、粘贴:

A、内部复制,

B、复制到其他文档(能复制对象表、查询)。

4、数据库对象的保存:A、直接保存,

B、保存为其他对象类型。 5、数据库的保存:A、创建时保存, B、备份

C、压缩和修复数据库

三、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的三种方法:直接创建数据库、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根据现有文件创建数据库。数据库新建后执行对整个数据库文件的保存或备份,以后都以单个对象的保存来执行更新保存数据库。 (一)、【直接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

[第一步]、启动Access2003,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命令,或者单击“新建”按钮,出现“新建文件”任务窗格。

[第二步]、在“新建文件”任务窗格中单击“空数据库”命令,弹出“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第三步]、在“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要保存的文件夹、“文件名”和“保存类型”。 [第四步]、单击“创建”按钮,完成创建,显示数据库窗口。 (二)、【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1、在“新建文件”任务窗格中单击“模板”选项组中的“本机上的模板??”,单击“数据库”选项卡;

2、选择“工时与账单”模板(系统提供了10中模板),在“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指定数据库位置、名称;

3、单击“创建”,进入“数据向导”对话框(一),显示“工时与账单”数据库模板的结构。(模板数据库包括的项目)

4、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对话框(二),选择各个表对象所需要的字段; 5、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对话框(三),选择用户的屏幕的显示样式;(10种) 6、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对话框(四),用户选择打印报表所有的样式; 7、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对话框(五),输入数据库的标题;

8、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数据库”对话框(六),询问是否启动数据库,选择“是的,启动该数据库”复选框,单击“完成”;

第二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 第 2 页 共 4 页

9、提示用户输入数据库单位相关信息,单击“确定”输入信息,单击“关闭”按钮,输入信息保存后,自动打开“主切换面板”。

说明:1、在主面板中选择要打开的对象;

2、在操作中可以单击“上一步”修改前面的设置; 3、创建完成后可以选择对象进行修改对象的设计。 (三)、【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主要步骤】:

1、“数据库”对话框(一)“模板结构”; 2、“数据库”对话框(二)“选择字段”; 3、“数据库”对话框(三)“屏幕的显示样式”; 4、“数据库”对话框(四)“打印报表样式”; 5、“数据库”对话框(五)“数据库标题”; 6、“数据库”对话框(六)“是否启动数据库”。 (四)、【根据现有文件创建数据库】

根据现有文件新建数据库,使用这种方法是以用户以前所创建的数据库文件为模板创建数据库。 操纵步骤:

[第一步]、在Access2003 窗口中的“新建文件”任务窗格中,单击“根据现有文件??”选项,打开“根据现有文件新建”对话框;

[第二步]、在“根据现有文件新建”对话框中,单击“查找范围”列表框,找到现有数据库文件存放的位置的文件夹,选中需要的数据库文件,单击“确定”,完成创建,打开数据库窗口。

“根据现有文件新建”创建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原有文件同目录的文件夹中,文件名在源文件名后一次加1。数据库对象和数据库文件也相同,相当于一个副本,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四、数据库的打开 (一)以打开 Access软件的方式

1、以共享方式打开:

(默认打开方式,打开选项中的“打开”按钮)允许多位用户同时读取与写入数据库。 2、以只读方式打开:所以用户只能查看而无法编辑数据库,防止数据修改。 3、以独占方式打开:一个户读取或写入数据库期间其他用户都无法使用用该数据库。

4、以独占只读方式打开:一个用户用这种方式打开数据库,其他用户只能以只读方式打开此数据库。

【操作步骤】

1、单击“文件”菜单,执行“打开”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的“打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2、在“查找范围”列表框中,选择需要打开的数据库文件; 3、单击“打开”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文件打开方式。

第二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 第 3 页 共 4 页

(二)从收藏夹打开

1、将数据库添加到收藏夹:打开收藏夹(WEB)工具栏,将数据库添加到收藏夹中。 2、选择从收藏夹打开

(三)其他方式:创建快捷方式后以快捷方式打开,这种方式是以默认的共享方式

五、数据库的关闭 1、主窗口的“关闭”按钮(包含控制按钮操作所以方法),“文件”菜单中的“退出”; 特点:关闭数据库且退出Access。 2、“文件”菜单的“关闭”命令: 特点:关闭数据而不退出Access。

3、数据库窗口的“关闭”按钮:(控制按钮操作) 特点:关闭数据而不退出Access。

六、数据库的转换 Access 2003中数据库窗口中显示的文件格式“Access 2000”,是Access 2003的默认保存格式。 1、 更改默认保存方式:

步骤:“工具”菜单→“选项”命令→“高级”选项卡→“默认文件格式”列表框→“Access 2000-2003”。 2、 文件格式的转换:

步骤:A、启动Access 2003,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库适用工具”命令下的“转换数据库”命令,

B、选择需要转换的Access格式,打开“数据库转换来源”对话框,选择需要转换的数据库文件,单击“转换”输入转换后的文件名和保存位置;

C、单击“保存”,弹出转换提示框,单击“确定”完成转换。

说明:高低版本格式转换后会因版本不同使得的有些功能不能运行;转换后各种版本不能同时共享同一文件。

第二章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知识要点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