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单元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单元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27a3f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0

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一、选择题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 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体表有刺细胞 D. 有口无肛门 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 蚯蚓 B. 青蛙 C. 蝗虫 D. 蜜蜂

3.人的上肢,蝙蝠的翼手,鲸的鳍和鸟的翼,从外形和功能看很不相同,但比较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这说明( )

A. 它们是同源器官,但起源于不同的原始祖先 B. 它们是同源器官,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C. 它们是同源器官,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型 D. 它们既是同源器官又是同功器官 4.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善于飞行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前肢覆羽成翼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⑥体温恒定.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⑤⑥

5.家鸽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鸟类,下列叙述与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不相符的是( ) A.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 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强 C. 有气囊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 体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6.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特点( )

A. 身体分节 B. 体表有外骨骼 C.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 足和触角都分节 7.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级的主要特征有( )

①体温恒定 ②胎生 ③体表被毛 ④哺乳 ⑤牙齿有分化 ⑥用肺呼吸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④ 8.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 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B.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C. 干燥、疏松的土壤 D. 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9.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变来的,它是( ) A. 东非人 B. 北京猿人 C. 森林古猿 D. 麒麟山人

10.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应是:

A. 定向变异的结果 B. 种间互助的结果 C. 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种内斗争的结果 11.下列对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水生到陆生 B. 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 由复杂到简单 D. 由低等到高等 12.胎生比卵生,其优势是( )

A.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 使后代的发育更完全 C. 后代的生存能力更强 D. 减轻母亲的负担 13.我们所说的“米猪肉”其实是指( )

A. 含有米粒的猪肉 B. 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猪肉 C. 含有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 D. 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

14.莱阳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去年,考古学家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发掘出了“杨氏莱阳龙”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 C. 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古老的地层:

D. 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就能准确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15.下列植物中,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的是( ) A. 水绵 B. 海带 C. 葫芦藓 D. 蕨

16.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 昆虫有外骨骼,适应干燥环境 D. 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17.下列哪项是珊瑚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共同特征( )

A. 体表有刺细胞 B. 有口无肛门 C. 体壁有两胚层 D. 背腹扁平 18.越古老的地层里,生物化石( )

A. 越复杂 B. 越低等 C. 陆生的越多 D. 多细胞的越多 19.水螅和涡虫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都是( )

A. 由口排出 B. 由肛门排出 C. 由细胞膜排出 D. 由咽排出 20.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

A. 减小运动阻力 B. 协助运动 C. 有利于捕食 D.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二、综合题

21.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 .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颈短的变异是________ .

(3)图③说明________ 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___ 个体被淘汰掉.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 改变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 . 22.下图表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的生活方式由以________生活为主转变为_______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样使________得到解放,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工具,再到制造工具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这个过程中同时促进了________的发育。

(3)现在的黑猩猩能够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海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海带生活在________中,它属于原生生物中的________.

(2)海带是多细胞的藻类,其个体像根的部分叫________,起________作用.像叶的部分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3)海带体内因含较多的________而呈褐色,所以海带属于褐藻.

24.某校初二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进行野外动物调查时,拍摄到如图所示4种动物照片(A蚯蚓,B青蛙,C鸟,D兔),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一些问题.

(1)从生物分类上看,如图4种动物中,其中________(填标号)与其它3种不同.

(2)如图4中动物中,体温恒定且卵生的________(填标号);成体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图中动物C的主要运动器官是________.图中动物D的生殖发育特征是________.

2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了苔藓等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自然景观,如图是葫芦藓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在校园墙角等________环境中能采集葫芦藓。 (2)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孢子囊,其中含有许多________。

(3)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能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A 3.B 4.A 5.D 6.C 7. A 8. A 9.C 10. C

11.C 12. A 13.D 14.B 15.D 16. D 17. B 18.B 19. A 20.D 二、综合题 21.(1)长短的差异 (2)颈长的 ;不利的变异 (3)颈长的 ;颈短的 (4)自然环境

(5)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22.(1)树栖;下地;环境的改变(或森林的减少)((3)黑猩猩使用的是天然工具 23.(1)水;真核生物

(2)假根;固着;叶状体;根;茎;叶 (3)藻黄素 24. (1)A (2)C;B (3)翼;胎生哺乳 25.(1)阴暗潮湿 (2)孢子

(3)吸收水和无机盐

2)直立行走 上肢;制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