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新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新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2a6b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1

演目前,该县已准备好有关材料,近日内将上北京,申报注册“安塞腰鼓”的知识产权

六、思想启迪:

师过渡:这是一篇生命与力量的赞歌,是力与美的结合,舞蹈呈现出的激情和冲劲是不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一定的启迪呢?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寄语:人,活得要有一股劲!这劲,是生命力,是上进心,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上,要有一股猛劲;工作上,要有一股能劲;事业上,要有一股牛劲!有劲的生活,才是最有希望的生活!让我们唱出充满希望的生命之歌,跳出富有激情的生命之舞,放飞梦想,张扬个性,炫出自己,活出我们“有劲”的精彩人生! 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这篇课文呈现出这样几方面的特征:第一,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言:“五情发而为辞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就是“为情而造文”的标本。《安塞腰鼓》通篇贯注一个“情”字,作家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直抒胸臆。第二,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文心雕龙情采》中又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为了确保情感的畅通无阻,刘成章《安塞腰鼓》通篇用诗的方式加以强化。第三,想像奇伟,意境雄浑。“安塞腰鼓”这个特定的意象,在刘成章的脑际孕育、旋转,仿佛地底突腾运行的火山岩浆,最后有最彻底、最尽兴的喷发,灿烂的意象在瞬息之间纷翻飞舞。

但对于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1、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2、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过程的设计,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1、创设情景朗读。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尊重个性朗读。《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对一篇课文学生认识的角度和欣赏的特点不同,可能对文章各个部分的认识也不同,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异。教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朗读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当成是衡量学生朗读是否有感情的唯一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千万不能强求一致。3、着眼情感朗读.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前两项易指导,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读算“有感情”地读,我以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批情入境,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的读。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这节空讲课上,我以“读”为线索,一切教学环节都为“读”服务,“读”就是为理解“搏击命运”的中心而服务。整节课我从三个角度入手:静态电教手段--动态电教手段--教师自身的激情,讲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展示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ào) 纬度(wěi) 销声匿迹(xiāo) 蓑衣(suō) 阻挠(náo) 忌讳(huì) 悄然无声(qiǎo) 2、 走进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1)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3、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5、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6、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2)第二部分: 7、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8、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 9、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0、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11、“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12、“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13、“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4)第四部分: 14、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15、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6、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四、拓展延伸: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