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融资结构分析开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工作报告之融资结构分析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6aea8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4

融资结构分析开题报告

【篇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融资论文开题报告集结】

2.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分析

陈晓红、郭声馄主编的《中小企业融资》(2000)是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专著之一。该书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作了系统的比较,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论及了不少中小企业可借鉴采用的融资方式。李扬、杨思群所著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2001)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所涉及的各种融资渠道,其基本观点为“以自由资本精神来考虑中小企业融资”,因此发展民间金融也就成为该书顺理成章的建议,另外有一些数据反映了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年)指出,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的融资选择与能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息息相关。2002年谢朝斌、董晨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一文中从政府作用、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三个角度概括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观点。2003年刘曼红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从自筹资金、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等三种渠道分析了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从政府支持和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条件建设进行了研究等。 (2)企业融资环境建设分析

张维迎认为,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该企业所处的经济制度环境,二是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三是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国家计委的一份研究报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从资金源头抓起》(2001)指出,日前银行的“惜贷”现象引起了新的银企矛盾,使中小企业融资面临更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分流社会资金。曹风岐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充分

发挥政府在担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3)银企信贷关系分析

徐洪水(2001)认为,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不是一次性的,实际是一种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在有良好的政治信贷支持系统(担保抵押体系)或高效的司法制度下,能有效降低银企交易成本,获得银企双赢;反之,昂贵的交易费用和低效的司法制度将增加银企交易成本,加剧中小企业金融缺口。 (4)企业自身障碍分析

张圣平、徐涛(2002)通过对中小企业内生障碍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群体普遍的信用缺失,众多企业的产权模糊,以及由此引起的高风险经营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组织水平和产业水平的普遍低下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及资金利用的低效,中小企业普遍低下的管理水平也影响了其良好融资信用的建立。从企业自身素质来看,以下因素对其融资有负面影响:企业的性质;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效率低,内部漏洞大;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多头开户、多头贷款现象严重;多数交易无交易合同,不利于资金用途审查;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

何德旭等众多学者认为中小企业作为信贷融资一方当事人,存在诸多缺陷,如: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企业内源融资“源头不畅”;中小企业大多不甚规范,经营管理随意性很大,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预期不明、评价不高、信用评级普遍偏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适当的其它资产,同时抵押程序繁琐、各种费用较高,从而使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银行的要求,中小企业往往出于生存和竞争考虑具有强烈隐瞒信息的偏好,从而使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 2.3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列以下几个观点:

(l)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 (2)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

(francemodigliarti)和米勒(mertormiller)于1958年所创立,即著名的mm理论。最初的MM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

场价值无关。修正的MM理论(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是MM于1963年共同发表的另一篇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他们发现,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

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 ,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公司只要通过财务杠杆利益的不断增加,而不断降低其资本成本,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最初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是资本结构理论中关于债务配置的两个极端看法。后来的学者对mm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断发展完善,引进了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及控制权理论。 (3) 非对称信息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西方国家对非对称信息下的风险债务选择作了理论探讨,认为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高利润企业能有效地向市场传递信息,其模型的均衡取决于企业的价值与债务额度的大小。

80年代以来,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是“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该理论认为各种融资方式的信息约束条件和向投资者传递的信号是不同的,由此产生的融资成本及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企业的融资决策是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即首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部融资;其次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对于信息约束条件最严、并可能导致企业价值被低估的股权融资则被排在企业融资顺序的末位(myers, 1984)。因为中小企业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差,财务信息具有非公开性,可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不足,融资能力有限,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融资顺序的选择上,首先是内源融资,然后是外源融资:而在外源融资中,先是债务融资,后是股权融资。

不过,融资顺序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它属于解释在特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企业对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的理论,具有短期性,无法揭示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统计局网站

【2】张宗新.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林毅夫.服务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贡献社会和谐[j].新金融,2007第2期:17-18

【6】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课题组.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研究[j].经济参考消息,2004年第 22期:2-12

【7】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5-65

【8】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8-l0

【9】胡健,李茗,张树琴.如何看待民营资本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改造[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45-46

【10】刘惠川.引导民间借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金融时报,2006年1月21:4

【11】彭万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及建议[j].甘肃金融,2006年第10期:17-19

【12】陶止芳.新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黑龙江金融,2006年第9期:25-27

【13】金少策.民间借贷:利率持续飙升[j].浙商,2008年第1期:49-51

【14】李扬.发展小企业融资需要有新思维[j].新金融,2008年第1期:24-26

【15】苑泽明,梅大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6.(3).76-78

【16】马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j].决策探索.2007.(9).82-83

【17】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8】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9】王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j].新金融.2006.(6).38-41

【20】林毅夫,李永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和根本解决思路[j].风险投资.2004.(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