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复习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工智能复习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6cf785be1e650e53ea9931

为假。( T )

7.鲁宾逊归结原理中,设C1与C2是子句集S中的两个子句,C12是它们的归结式,若把C12加入S中,得到新子句集S2,则S与S2是等价的。(F)

8.产生式规则不能表达具有结构性的知识,但效率较高。( F ) 9.框架是用于描述具有固定的静态对象的通用数据结构,但是也可以描述某些简单的动态对象。( F )

10.语义网络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由语义网络组成的知识库和用于求解问题的解释程序即推理机。( T )

1.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智能计算机系统,即人类

智慧在机器上的模拟,或者说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慧(对语言能理解、能学习、能推理)。(√)

2. 在0,1,?,9,这10个数字当中,一次任取两个,则抽到5这个数字的概率是0.1.(×)

3. 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是主张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的模拟。(√)

4.(?x){P(x)?P(x)}消去蕴含符号得:(?x){?P(x)?P(x)}。(×) 5. 人工智能的研究长期目标是使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使它不仅能做一般的数值计算及非数值信息的数据处理,而且能运用知识处理问题,能模拟人类的部分智能行为。(×) 6.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7. 单个谓词是谓词公式。(√)

8. 产生式系统的构成规则库,综合数据库两部分。(×) 9. “他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用相应的谓词公式表示为: TIME(X): X是下午 PLAY(X,Y):X去打Y (?X)TIME(X) PLAY(HE,BASKETBALL)(√)

10.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有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三种推理方式。逆向推理是从用户提供的初始已知事实出发,在知识库KB中找出当前可适用的知识,构成可适用知识集KS,然后按某种冲突消解策略从KS中选出一条知识进行推理,并将推出的新事实加入到数据库中作为下一步推理的已知事实,在此之后再在知识库中选取可适用的知识进行推理,如此重复,直到求得了所要求的解,或者知识库中再无可适用的知识为止。(×)

1.如果搜索是经接近起始节点的程序来依次扩展节点,这种搜索叫深度搜索。(×)

2.启发式搜索一定比盲目式搜索好(×)

3.语义网络、框架等知识表示方法,均是对知识和事实的一种静止的表示方法。(√)

4. 反向推理是以已知事实作为出发点,按照一定的策略,运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推断出结论的过程(× )

5.专家系统的结构选择不需要根据系统的应用环境和所执行任务的特点就可以确定。(×)

6.图搜索算法中,CLOSE表用来登记待考察的节点(×)

7.框架适合表达结构性的知识,概念、对象等知识最适于用框架表示(√)

8.当有一条以上的规则的条件部分和当前数据库相匹配时,就需要决定首先使用哪一条规则,这称为冲突解决。(√)

9.命题逻辑无法把它所描述的客观事物的结构及逻辑特征反映出来,也不能把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表述出来。 (√ )

1、根据经验对一个事物或现象为真的相信程度称为可信度(√) 2、可信度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其准确性难以把握(√) 3、CF模型是基于可信度表示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方法(√) 5、命题的取值只能有两个(×) 命题取值三个:真、假、无意义。

6、人工智能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慧(对语言能理解,能学习,能推理)(√)

7、命题是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8、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元年”的时间是1956年 (√) 9、任何模糊集的模糊度都是[0,1]上的一个数。 (√) 10、明天会下雨是真命题(×)

1.“多么美丽的祖国。”是命题(T)

2.命题逻辑实在为此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命题逻辑可以看成是

为此逻辑的一种特殊形式。(F)

3.模糊集A是正规模糊集,其核集可以为空。(F)

4.框架是用来描述具有固定的静态对象的通用数据结构,该对象用“对象...属性....属性值”表示。(T)

5.在用框架表示知识的系统中,问题的求解主要是通过匹配和扩展来实现的。(F)

6.在语义网络的一个三元组中,表示类属关系时,箭头所指得节点代表上层概念,而箭尾的节点代表下层节点。(T) 7.代换是形如{t1/x1,t2/x2,?,tn/xn}的有限集合。其中,t1,t2,?,tn是项;x1,x2,?,xn是可相同的变元。 (F) 8.不确定性推理是建立在经典逻辑基础上的一种推理,它是对不确定性知识的运用和处理。(F)

9.目前在专家系统中,知识的不确定性一般由领域专家给出,通常是一个数值,它表示相应知识的不确定性程度,称为知识的动态强度。(F)

10.人工智能所面向的是结构有序,能从中分析计算出规律的问题。(F)

3.命题逻辑有局限性,无法把它所描述的客观事物的结构及逻辑特征反映出来,也不能把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表述出来。 T

4. 谓词公式是指无论是命题逻辑还是谓词逻辑,可以利用连接词把

一些简单的命题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合命题,表示一个比较复杂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