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4) -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国培计划”(2014) -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789ae5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1

歙县新安小学“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

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吴恒仁

根据教育部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能力标准》《测评指南》;《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工作的通知》以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实施2014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目标。“读书立身,文化立校”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化熏陶为基因:创办“新安讲坛”,成立“新安晓语”文学社并创办校刊《晨曦》;编印《中华经典选读》《阅读歙县》《徽州民歌选》《制度汇编》《教师工作指南》等校本教材;设置阅读课、经典诵读课、非遗传承课、兴趣活动课等地方课程;建设园中园——行知园、文化园,以启迪孩子智慧,唤醒孩子灵魂;开展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雏鹰争章等系列特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优秀·特色·品牌”教师培养工程,树立典型、人尽其才,师生同读经典,让每位老师成为有文化底蕴、有教育追求、有教学智慧的教育者。学校以教学改革促发展,不断抓实抓细教学常规。改革教师备课模式,编印《作业设计记录与反馈》,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堂教学评比、教研组研修、下班听课、送教下乡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以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及专业素养。 二、研修指导思想

学校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全员常态化培训。示范引领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和符合能力提升工程要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测评系统,以“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采用诊断测评、分段引导、

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尝试以本次研修为契机,带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研修对象

新安小学150名教师,语文57名,数学56名,英语13名,综合24名。其中学校管理者2名,区域学科指导教师1名,校级学科指导教师4名。 四、研修团队

针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特点,学校成立了研修培训团队,分级、分学科管理和指导,确保研修有序进行,力争有成效、有特色。

1、校级管理者 吴淑艳 方广渭 2、区域指导教师 吴恒仁 3、校级指导教师

语 文:柯韵仙 数 学:严钢锋 英 语:邵秀瑛 综 合:江晓峰 4、年级组管理者

程建美 徐好生 李丽梅 洪艳萍 崔海艳 胡芳芳 5、年级组指导教师

语 文:汪旭惠 汪 慧 叶 琳 吴胜兰 洪 群 数 学:洪惠梅 焦朝相 洪小燕 江建勇 邵 芸 英 语:胡继莲 6、信息技术指导教师 吴叶军 方金富 五、研修目标

1、研修目标:以实施好课程改革为中心,紧密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以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为主,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指导目标: 完成“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主题研修与实践,掌握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的操作方式,提升校本研修能力。

3、管理目标: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全员常态化研修,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六、研修内容

本项目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混合培训方式,从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为主题内容的引领性研修,过渡到自主性研修。

1、引领性研修

为了满足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在引领性阶段设计了两组不同类型的任务包:(1)基于多媒体环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2)基于网络移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根据我校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学校选择了“基于网络移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移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任务类型Ⅱ)

研修任务活动设计

阶段 主题 研修内容 学习“项目方案解读”;装饰自己的个人空间;去教师工作坊和研修社区报到、找朋友,熟悉学习伙伴,加入研修团队;学习“平台操作指南”,撰写课程学习心得日志。 活动任务 1.精美计划:学员研修计划及学习心得日志 第一阶段 感受技术 任务1:熟悉熟悉社区 网络家园,提(9.23-9.30 升技术素养 1周/必修) 第二阶段 应用技术 设计教学 (10.8-10.20 2周/必修) 任务2:运用制作一份单元教学设计,能够借助备课相关工网络与移动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具,完成单元主与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 任务3-1.制作微课视频,转变学习方式 根据前一阶段教学设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交一份课堂教学中实际使用的教学微课视频。 基于前阶段教学设计开展教学,针对任务设计、过程管理或者学员合作等实际撰写一份教学案例(如翻转课堂等)。 2.精品教案:完成一份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 应用技术 引领性研修 实施教学 任务3-2.分(10.21-11.17 2014年9月至享应用技术4周,二选一) 2014年12月 转变学习方式案例 3.精彩课堂(提交一份微课视频或案例) 任务4-1:运设计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自学和用技术工具,参与合作学习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记4.精益评价:以压缩包的方式提交作业。 提交一份学第四阶段 设计学生成录下来,应用技术 长档案 生成长档案评价诊断 基于授课单元教材,运用网络组卷或提交一份任务4-2:运(11.18-12.15 工具设计单元测试题,对本班学生单元试卷及用技术工具,4周,二选一) 进行测验,并应用网络技术工具,相应的分析开展网络测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报告 评 提交试卷与试卷分析报告。 第五阶段 运用社区 助力发展 任务5:梳理请推荐或点评在研修过程中对你最研修成果,助有帮助的研修成果(活跃的教师工力专业发展 作坊、精彩的网络研修活动、优秀5. 精彩绽放:提交研修展示成果 (12.16-12.30 2周/必修) 的研修之星,精品的作业),并附推荐理由或点评意见。 鼓励以校为本,综合应用培训所学,开展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活动,学校活动主题自定。也可以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评价反馈改进教学、指导学生的策略;基于学科单元,掌握“从备课-上课-评价-反馈改进-上课”完整教学过程的整体教学技能,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自主性研修 2015年2月至6月 由项目区域或项目学校自行确定 依据项目区域所设计的考核方案,由项目区县或项目学校进行考核。 2、自主性研修

自主性研修阶段,参训学校根据实际,制订研修计划,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创建学校网络研修社区;围绕学校设计的研修任务,提供校本课程(或网上选择相应的课程、工具、资源等),组织开展混合研修活动。 七、研修方式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 推动教师全员常态化培训。

1、混合式研修

①网络研修:课程学习,提交作业,参与活动,研修档案。 ②区域研修:问题指导,活动引领,跨校分享,提炼成果。 ③校本研修:关注个体,聚焦问题,团队研修,学以致用。 2、主题研修,任务驱动

①自主学习:案例引导,学习课程,运用工具。 ②协作学习:参与活动,交流问题,分享成果。 3、递进式主题研修

①主题明确,让学习发生在真实、有意义的实践情境中。 ②任务驱动,以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 ③网络自主学习与岗位实践、校本区域协作研修互为促进。 ④提供支架,以自选课程和活动(任务)资源包作为支持。 ⑤逐层递进,以阶段性实践成果深化学习体验、观察行为变化。 八、研修实施

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