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不同音乐风格的异同比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东南亚地区不同音乐风格的异同比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0b5ba4f524ccbff1218410

东南亚地区不同音乐风格的异同比较

东南亚,地处亚洲的东南地区。旧时也称南洋。这一地区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中国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包括:大陆半岛地区的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1961年,老挝创立了木偶戏。在演出前,演出后,以及演出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仪式及其音乐。其音乐包括以乐器伴奏的卡普冬部分,以及没有乐器伴奏的咏唱安南斯部分。在领唱者之后加进应和,有接续、终止、献花、哭泣等各种类型的声音。在缅甸还有一种用人来表演的模仿提线木偶的舞蹈,非常有趣。

柬埔寨古典艺能的代表性剧目,是和泰国一样的来源于《罗摩衍那》的《练坚》。约塔呀是由泰国传入缅甸的一种古典歌曲,也叫雅玛萨特坡哎。歌唱内容多来源于《罗摩衍那》故事。马来西亚的代表性体裁是宫廷舞蹈和《罗摩衍那》舞蹈剧。

在泰国,康和拉坤的音乐伴奏由皮帕特乐队担任,主要乐器有大围锣、皮、竹排琴、箱型竹琴、塔朋鼓、铜钹等乐器组合而成。根据实际需要,乐器的种类和数量均可加减,形成大、中、小三种规模的编制。柬埔寨古典音乐使用着和泰国几乎完全相同的合奏形式和乐器,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缅甸的弯琴和围鼓等。越南乐器中最有特色的是独弦琴,马来西亚最具特色的是萨佩,也叫萨皮,萨贝,主要运用于独奏和伴舞,此外还有普南族的鼻笛竹皮琴,在马来人音乐中,最普遍使用的乐器是鼓类的膜鸣乐器和锣类的体鸣乐器。竹皮弦琴和鼻笛是菲律宾很有特点的两件乐器。

老挝有众多少数民族,他们的艺能和舞蹈有以手的动作为它突出上半身变化的舞蹈,也有以脚为主,突出下半身动作的。在缅甸,每年周而复始的民俗行事都有歌舞艺能,马来西亚有着丰富的音乐舞蹈传统,也有许多是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来的移民,有各自不同的传统进行着演唱演奏的民俗音乐,印度尼西亚除甘美兰音乐外,还有各具特色的民俗音乐,最主要的是苏门答腊的民俗音乐。越南的戏剧是舞蹈与歌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嘲剧、从剧等。嘲剧是流行于北方的民间戏剧,从剧是流行于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传统戏剧。

菲律宾音乐如果从音乐风格看,大致课分为三个地区:①以吕宋岛低地为中心的城市地区,②南部棉兰岛及其附近岛屿和苏禄群岛,③吕宋岛北部及其附近岛屿。

以吕宋岛低地为中心的城市地区音乐受西班牙,美国影响较大,居住在这里的人绝大多数信仰天主教,部份信仰基督教。在西方音乐影响下,还创造了一些菲律宾歌曲体裁,如昆地曼和巴里套。昆地曼是一种抒情歌曲,节奏缓慢,多用三拍子,旋律悲愁哀怨,表现了菲律宾人民对悲惨命运的哀叹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南部音乐除了以阿拉伯语歌词来唱的宗教歌曲之外,还有在婚礼、葬礼等礼仪中唱的仪式歌和娱乐歌。其歌唱噪音较多,音区较高,装饰音多而复杂。

北部经常用手面锣相合为主的合奏。常用在婚礼、房屋落成、部落间缔结条约等场合。

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曾从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接受了多种宗教和文化。以这些宗教为媒介的外来文明,进而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不同体制的国家,带来了不同的音乐体裁及乐器,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

音乐学院

11060175

李奇蔓 20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