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构词法和构形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二讲构词法和构形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40447e561252d380eb6ebb

汇意义的词形变化形式,其目的是揭示词位变体的产生途径,从而进一步分清不同词位和词位变体之间的界限。

2.现代汉语构形法的涉猎范围

现代汉语“构形法”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张寿康先生将“构形法”分为名词的构形法、动词的构形法、形容词的构形法以及量词、代词的构形法等。其中名词、量词、代词的构形法有:在指人的名词后加“们”(如“英雄们”、“朋友们”等),成为“复数(概数)形式”;单音节量词重迭(如“年年”、“件件”等),“表示‘每’的意思”;单音节人称代词后加“们”(如“我们”、“他们”等),成为“复数形式”。 动词的构形法有:用“AAB”式或“AABB”式重迭(如“把把关”、“调查调查”等),“表示动作的‘尝试即行’的情态”;单音节动词和支配式合成动词带上轻声音节“一”、“了” 后重迭(如“说一说”、“鼓一鼓掌”、“说了说”、“ 鼓了鼓掌”等),分别表示“尝试即行”、“尝试完成”的情态;多数动词带上“起来”、“下去”、“着”、“过”、“了”、“的”、“得”、“被”、“请”等“辅助词”后(如“看起来”、“看下去”、“看着”、“看过”、“看了”、“看的”、“看得”、“被看”、“请看”等)表示各种“态”。形容词的构形法有:用“AA儿的”式、“AABB”式、“ABAB”式和“A里AB”式重迭(如“好好儿的”、“漂漂亮亮”、“喷香喷香”、“胡里胡涂”等),表示“强调意味”等;形容词带上“起来”、“下去”、“了”、“着”、“过” 等“辅助词”后(如“看起来”、“看下去”、

17

“看了”、“看着”、“看过”等)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变化”。28

陈光磊先生将“构形法”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加缀法”,就是“在词上添衬某种形态标志来显示其一定的语法特征”,被陈先生认定为“汉语构形的词缀”的有“第(如“第五”)、头(如“头一名”)”等“构形前缀”,有“得/不(如‘看得见’、‘看不见’)、里(如‘糊里糊涂’)、不(如‘滑不济济’)”等“构形中缀”,有“们、了、着、过、头(如‘讨论头’)、看(如‘说说看’)、得/不得、得了/不了、得来/不来、法(法子)(如‘讨论法’、‘红法’)、起来、下去、的慌(如‘闷的慌’)、巴(如‘洗巴洗巴’)”等“构形后缀”;一类是“重叠法”,“就是词素或全词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主要有“词素重叠”(如AABB式、AAB式、A不AB式等)、“全词重叠”(AA式、ABAB式、A不A式等)、“嵌缀重叠”(如A里AB式、A不BB式、A巴A巴式、A一A式、A了A式、A了一A式、A来A去式、AB来 AB去式等)等三种;还有一类是“加缀—重叠法”,即将“加缀法”和“重叠法”“这两种手段结合起来”,既让全词重叠起来,又在词上添衬某种形态标志,“如‘想一想、看一看’就是动词重叠后加中缀‘一’构成的,表示动作的‘一次体’”。29

葛本仪先生将“构形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附加法”,即“把词位语素附加在词干后面以进行形态变化的方法”,如单音节人称代

2829

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第60~72页。 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40~55页。

18

词和指人名词带上词尾语素“们”,表示“多数”的语法意义,动词带上词尾语素“了、着、过”,表示“体”的语法意义,等等。另一类是“重叠法”,即“将整个词进行重叠或者把词中的词素分别进行重叠以进行形态变化的方法”,如“AA”式(如“人人”、“个个”、“走走”、“高高”)、“ABAB”式(如“研究研究”、“雪白雪白”)、“AAB”式(如“跑跑步”、“滚滚热”)、“ABB”式(如“冷清清”、“慢腾腾”)、“AABB”式(如“大大方方”、“勤勤恳恳”)、“A里AB”式(如“糊里糊涂”、“罗里罗嗦”)等等。

其中陈光磊先生所讨论的“构形法”范围最广,张寿康先生的次之,葛本仪先生的较窄一些。

我们认为,对“构形法”的认定应从严掌握,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重迭法”,但并非所有“重迭”形式均属“构形法”。 如“ABB”式,有些是“构形法”,有些不是,是的如“冷清清、亮堂堂、暖和和”等,不是的如“慢腾腾、红通通、甜津津、软绵绵”等。因为前者有原形“冷清、亮堂、暖和”,属于“词的形式变化的方式方法”,变化后较之变化前增加了强调的意味;后者没有原形,是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属“构词法”中的“附加(派生)”式。至于“加缀法”,一般仅限于带上“们”的;一些成词语素带上词缀的,如“第一”、“初二”等,作“构词法”处理要好一些,凡非成词语素带上词缀的均属“构词法”;而被各家认同的“了、着、过”等,实际上均为独立的虚词,已游离于词之外,超出了“词的形式变化的方式方法”的

19

范围,像“看了”、“看着”“看过”等并非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实词同虚词的组合,属于句法层面,所以不应作为“构形法”讨论的问题;其他的如“起来”、“下去”、“得/不”、“得/不得”、“得了/不了”、“的”、“看”、“被”、“请”等则更不属“构形法”范畴了。

3.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一些学者严格区分了“构词法”和“造词法”,却没有严格区分“构词法”与“构形法”,以至于将一些原本属于“构形法”的内容带入到了“构词法”的讨论中,或者将一些原本属于“构词法”的内容带入到了“构形法”的讨论中。如前面曾经提及的,有学者将“AA”式、“ABAB”式、“AABB”式和“A里AB”式等典型的“构形法”类型均作为构词法的一种类型来加以讨论,30也有学者将“水汪汪”、“闹哄哄”、“红通通”、“眼巴巴”、“慢腾腾”等“构词法”中的“附加(派生)式”作为“构形法”中的“重迭式”来加以讨论。31

其实,“构形法”和“构词法”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构形法”关注的是同一个词的各种语法变体,这些语法变体所采取的词汇形式有哪些,有无规律可寻;而“构词法”关注的是一个词的构成方式,该词是由语素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构成的,有无规律可寻。

(2)“构形法”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全词重迭”和“部分

3031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第84~91页。

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53页。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110页。

20

词素重迭”的形式;“构词法”则比较复杂,考察的角度、线索不同,描写表述的方式也多样,目前通行的是对构词语素之间语法结构关系的描写表述。

(3)从宏观来讲,“构形法”和“构词法”均涉及词的形式问题,但“构形法”重在考察形式的变化,所以它必有原形和变形,且变形一般均较原形增添若干语法意义,而“构词法”重在考察形式的形成,必无原形。有学者专门警告“断断(绝对)”的原形是“断(把东西截开或判断的意思)”、“通通(全部的意思)”的原形是“通(没有堵塞或使之不堵塞的意思)”,由于“重叠前后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因此,它们都是各自独立的词,而不是词的构形”。32这不是说明“构词法”也有原形和变形了吗?其实不然,“断”和“断断”、“ 通”和“通通”均是构形问题,“断”原本就有“副词。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可信”这个意义33,“通”也原本就有“整个;全部”这个意义34,重迭后增加了强调的意味。

问题讨论:

形形色色、轰轰烈烈、漂漂亮亮、快快活活、方方面面、和和睦睦、夜夜、条条、冉冉、娓娓、婆婆、星星、悠悠、茫茫、什么什么、怎么怎么、忙忙忙、哭哭哭、绿油油、眼巴巴、甜蜜蜜、干巴巴、呱呱叫、散散步、把把关、哪些是构词重叠?哪些是构形重叠?为什么?

3233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11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271页,商务印书馆,1983。 34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第1148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