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砀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在中国共产党砀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53f0a2b0717fd5360cdcb4

集中区建设,大力推动薛楼、张老家板材加工园扩园升级,每个镇都要建成1个以上市级新型乡村工业园。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其中县经济开发区产值超百亿元。 (二)突出“一核两线”,推进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以规划为龙头,砀城为核心,国、省道沿线集镇为两线,把砀山建设成为黄淮海平原上文明宜居的果海绿洲。

1、加速城市扩容,强力推进砀城大建设。严格实施砀城总体规划,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努力把砀城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工贸园林城市。加快建设道南新区,建设完善城东、城西和政务新区,有序改造老城区,全面启动环城河西北、西南片建设,按照民族特色积极推进南关回民居住区改造,建成砀城新地标。建成市民广场、奥体中心、职教中心、文化广电产业园,基本建成砀城规划区内路网框架,构建南北通畅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到2015年,砀城规划区内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35万人。强化砀城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反砀城规划、损害市容市貌的行为。深入开展砀城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和卫生城市。

2、坚持“镇当城建”,加速推进小城镇大建设。树立“镇当城建”理念,加快建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重点支持周寨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按中心镇要求建设唐寨镇、李庄镇、关帝庙镇、葛集镇、朱楼镇、程庄镇;加强玄庙镇与果园场合作共建工作,高标准建成玄庙新镇区;积极推进良梨镇与县园艺场、官庄坝镇与县畜牧场合作共建;支持赵屯镇、曹庄镇合作共建园区。加强各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大力开展街道整治,严禁出店、占道经营,引导骑路集市进场,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镇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

3、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大建设。实施农村生态建设工程,争创国家级绿化模范县。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交通、供电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实施农村水利建设工程,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向镇、村和社区延伸,净化、美化农村。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抓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致富能力。

(三)统筹“一体双层”,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统筹城镇、乡村两个层面,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1、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每年新增地方财政收入要向民生倾斜,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全民创业就业。加大对被征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创业就业培训力度,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要让群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国民收入分配向群众倾斜。加快建设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完善以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完成镇卫生院及村(社区)卫生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保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农村五保与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比例,以及教育、医疗等救助水平。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残疾人、慈善、老龄事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县。尽快制定全县未来5-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继续实施教育“八大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全力办好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打造优质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工建设砀山二中新校,

实现创建省示范高中目标。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结构合理、分布均衡、保障有力的县镇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县人民医院新大楼建成使用,争创三级乙等医院;完善疾控中心功能,完成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红十字医院搬迁;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覆盖全县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群众养老保障水平。加强以公共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人才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发展体育、广播、电视事业,“三馆一场”建成使用。加强镇、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示范镇、村(社区)创建活动。扶持和发展县域传统文化,加强砀山酥梨文化、砀山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管理人才、经纪人才和民间艺术人才,抓好农村文化进城、城市文化下乡,激活城乡文化市场,积极培育和引导农民的文化消费观念。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打击“两非”、性别比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计生“八大工程”建设。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定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始终。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把砀山打造成四省七县首善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