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E的计算公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OEE的计算公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5bb81bff00bed5b9f31d84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Availability time),表现性(Performance)以及质量指数(Quality)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的计算公式(不考虑设备加工周期的差异)=?

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 其中,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 而,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 – 故障停机时间 – 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 性能开动率 =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

而,净开动率 =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 速度开动率 =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 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

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 480-20 = 460 min 开动时间 = 460 – 20 – 40 = 400 min 时间开动率 = 400/460 = 87% 速度开动率 = 0.5/0.8 = 62.5% 净开动率 = 400×0.8/400 = 80% 性能开动率 = 62.5%×80% = 50% 合格品率 = (400-8)/400 = 98%

于是得到 OEE = 87%×50%×98% = 42.6%。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 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2]。

例2.设备负荷时间a = 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 = 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 = 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 = 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 = 900个单元中,仅有f = 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计算:可以简化为

OEE = (b/a)×(d/c)×(f/e)= (90/100)×(900/1000)×(800/900) = 72% OEE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更适用于流动生产线的评估, 即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

而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计划利用时间而,计划利用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开动时间 = 计划利用时间 – 非计划停机时间 性能开动率 = 完成的节拍数/计划节拍数

OEE计算方法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企业在进行OEE计算时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问题,如工厂停水、停电、停气、停汽使设备不能工作,等待定单、等待排产计划、等待检查、等待上一道工序造成的停机,不知如何计算。本文引入非设备因素停机的概念,修改了OEE的算法,使计算得到的OEE更能够真实反映设备维护的实际状况,让设备完全利用的情况由完全有效生产率这个指标来反映。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设备损失的PM分析流程。

一、OEE表述和计算实例

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4] 其中,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 而,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 – 故障停机时间 – 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 性能开动率 =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

而,净开动率 =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

速度开动率 =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 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

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例1: 设某设备1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20min, 故障停机20min, 更换产品型号设备调整40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件, 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00件, 有8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计算:负荷时间 = 480-20 = 460 min 开动时间 = 460 – 20 – 40 = 400 min 时间开动率 = 400/460 = 87% 速度开动率 = 0.5/0.8 = 62.5% 净开动率 = 400×0.8/400 = 80% 性能开动率 = 62.5%×80% = 50% 合格品率 = (400-8)/400 = 98%

于是得到 OEE = 87%×50%×98% = 42.6%。有些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 用便于统计的数据来推算TPM[2]。

例2.设备负荷时间a = 100h,非计划停机10h,则实际开动时间为b = 90h;在开动时间内,计划生产c = 1000个单元产品,但实际生产了d = 900个单元;在生产的e = 900个单元中,仅有f = 800个一次合格的单元。

计算:可以简化为

OEE = (b/a)×(d/c)×(f/e)= (90/100)×(900/1000)×(800/900) = 72%

OEE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更适用于流动生产线的评估, 即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

而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计划利用时间而,计划利用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开动时间 = 计划利用时间 – 非计划停机时间 性能开动率 = 完成的节拍数/计划节拍数 其中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 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 这与前述的OEE公式实际上是同一的。

例3:设某企业一个工作日的生产数据如表1。 表1 某企业一个工作日的生产数据

(The productive data of a working day from a factory)

注:标准节拍时间为3min

计算:停机时间 = 115+12 = 127 min 计划开动时间 = 910 – 127 = 783 min 时间开动率 = 783/910 = 86%

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 = 783/3 = 261 性能开动率 = 203/261 = 77.7%

合格品率 = 一次合格品数/完成产品数 = 152/203 = 74.9% 于是得到OEE = 86% ×77.7%×74.9% = 50%

二、 OEE的实质

如果追究OEE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计算周期内用于加工的理论时间和负荷时间的百分比。请注意,当展开OEE公式,有

OEE =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产量/加工数量)

= (开动时间×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理论加工周期×合格产量) /(负荷时间×开动时间×实际加工周期×加工数量) 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子,

OEE = (理论加工周期×合格产量)/负荷时间 = 合格产品的理论加工总时间/负荷时间 这也就是实际产量与负荷时间内理论产量的比值。

三、 利用OEE进行损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