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四类辩题划分和其中三类打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黄执中四类辩题划分和其中三类打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640879f46527d3240ce091

四类辩题

一、判断性辩题(判断争议,定义)

用你的定义可以论证辩题符合你的辞方(这个词语音是这样,大意大概是说法吧),这是废话。因为用你的定义都不能论证辩题符合你的辞方,这代表你的智商基本上很危险。那同样的用对方的定义可以论证辩题符合对方的辞方。

关键在于为什么这个定义要要用我的方向来解释。你是汉语大辞典,我是某某流派的的诠释,谁高谁低不是比资料,而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怎么带大家去理解这一点。也许我陈述之后你不同意说河莉秀是在比较可怜, 我愿意承认让河莉秀个人的判断或者她愿意承受认知来认知河莉秀的性别。也许我们陈述完之后有另一种说法说不对,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是狗,我们该怎么称呼他?汪!不是吧。

每个辩题本身是一个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本。如果我们的界定一模一样,就不用讨论。(这是93年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辩题人性本善vs本恶,经典比赛)一定是我们一个或者几个点不一样,才会让我们彼此立场不一样。荆轲是不是英雄比较简单,因为只有一个变量,而人性本善本恶讨论就多了。

例一,日本新式拉面。(丰富与污染,套用网络语言丰富还是污染了我们的语言)

日本有一种食品叫拉面,之前日本经济不景气,于是年轻人跑来摆拉面摊。年轻人有创意又勇于尝试。传统的日本拉面由汤底,叉烧,面,笋干组成。来摆摊的年轻人也许之前是法国菜的厨师来个创意,拿掉笋干,用西式的生菜淋沙拉酱,年轻人不太喜欢太油腻的,做出沙拉拉面。不错哦,新式拉面丰富了我们的拉面。另外一个是做中餐的,传统日本拉面用鸡骨或者猪骨汤,我们用中式熬高汤的方法配这个面。也不错,味道不一样,新式拉面丰富了我们的拉面。不是要叉烧么,也许我是做广东菜的,我用广东菜的叉烧代替日本叉烧,这两种叉烧不一样。于是日本的老师傅觉得不太对劲,如果这些都叫拉面,这不是新式拉面丰富了我们的拉面,而是这个世界就没有拉面了。这是什么意思?你想想看,如果有一个人端出来一碗拉面说这是新式拉面,无汤拉面。我一直认为拉面喝汤没意思,我希望大家享受面的味道,于是面拌上酱吃,这叫热干面。这不叫拉面,如果这都叫拉面,这世界上就没有拉面了。于是另外一个人跑过来说面总用一种我觉得不好,可以用刀来削,。这叫刀削面,这不叫新式拉面。如果这都是丰富了我们的拉面就没有拉面了。每一样都能自称其为拉面,那拉面是什么?不对,这些新式拉面污染了我们的拉面。于是他们要求对拉面注册,规范拉面做法。那就有人抱怨啊,拉面哪是那么死的东西,就像我们打辩论经常会讲拉面是活的啊,是会不断与时俱进的,是会不断吸纳新元素。两边讲都有道理,可是我们是会理解老师傅的这个道理吧。怎么定义拉面这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可是我知道如果不守住这个疆界,拉面就会消失。

例二,美国高尔夫球。

这样的问题并不止出现在日本的拉面界,也出现在美国。什么事高尔夫球?

美国有一个腿有问题的人,肢体有障碍走路不方便。他想当职业的高尔夫球选手,可是肢体障碍他站着打球没有问题,但是打完一个到下一个击球点需要坐高尔夫球车过去。这可不可以?职业高尔夫球协会拒绝了他的要求。说,不行你要走。不然,你就不能当职业高尔夫球选手。于是他打官司说这是歧视。这个官司看起来简单其实复杂,法官必须传唤许多高尔夫球选手,包括我们熟悉的老虎伍兹。他必须问背着球袋从一个球洞走到另一个球洞这个过程算不算高尔夫球中的一环?我们都知道打篮球投篮之前坐车过去一定被接受,因为运球过去是篮球中的一环。可着球袋从一个球洞走到另一个球洞这算不算高尔夫球的一环?这是一个界定的问题。球员在法庭上的证词明确而且一致,就是——是。这种问题没有权威,只能问选手,选手这样答也很合理,每个运动员都有本位主义。太阳底下背着球袋走,体力的耗损,意志的考验,这就是高尔夫球的一环,如果他不能承受这个部分就不能当高尔夫球选手,不是我愿不愿意让他的问题。

例三,台湾辩论赛。

只有高尔夫吗?在台湾政治大学举办一个辩论比赛,有一位同学很想参加,却患有心脑麻痹,只能坐着轮椅讲话也不方便,如果要举例的话,就是霍金那个样子。他问可不可以让我的申论时间延长两到三倍,因为我讲的是如此的辛苦,甚至有没有可能不要计时,让我可以完整讲完我的观点。当别人在盘问我的时候,由于我听不太清,可不可以由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就是对方问我问题,我同学听了再转达给我,我听后讲给我同学然后同学再转达给对方。我可不可以这样做?我们非常同情这位同学,他问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在限定的时间内讲完论点算不算辩论的本职之一?对这个同学而言他认为辩论的本职就是意见的对抗,时间方式可以放宽嘛。大家同不同意?或者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回答对手问题算不算辩论竞赛的一环?

什么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诠释的过程,你怎么理解这个活动,你怎么认知这件事情,这是判断性辩题。

如何建立判断性辩题的架构?

第一,我如何理解世界。什么是男什么是女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高尔夫球。界定完才刚开始,不是界定完就结束。界定只是告诉大家,符合我的定义我就会赢如如此而已。

第二,重点在这里——角色。当你在台上和人争论请认同我的定义或认同你的定义时,定义本身是抽象的,只是一个概念。人不能认同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他的认同无所附着。人只能认同情境和角色,所以你必须告诉大家为什么我要这样理解,我是谁。如果我今天要大家相信新式拉面污染了我们的拉面,我必须告诉大家我是谁,为什么我会这样理解。我会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做拉面的老师傅,我面临的危机是什么,如果你们这样认知拉面的话,那.....

你必须懂我是谁,从我的角度看世界,你要成为我,你要想我(这个我就是你的听众)。 你没有想我,你不关心我,你不能体会我的处境和心情。你(这个你是听众)不会贸然接受这个定义,尤其这个定义只是为了赢,这是没有意义的。(呵呵,为了我我就让你赢)

最后,我的架构出来,认同我的命题为真。你在跟他抢的是小明。(这个意思是和他抢观众的认同感)

二、比较性辩题(比较争议,标准)

比较性辩题,就是讨论A跟B哪个更重要。(方法是找标准)

两种情况,第一种不共量,不公量→共量。(通分)第二种共量,共量→不公量→共量。第三种比较特殊,直接拿出一个标准问好不好用。

《孟子》任人有问屋庐子:“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劝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孟子曰:“于答是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以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比之吗,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之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孟子有个弟子叫屋庐子,用我们的概念就是学长是孟子,他带了个辩论队的小朋友叫屋庐子,学长和屋庐子讲完明天比赛的架构后,屋庐子很高兴去打比赛了。打比赛的时候屋庐子的对手说吃饭和礼那一个比较重要?礼比较重要。那娶老婆跟礼哪个比较重要?礼比较重要。于是对方问如果叫你合乎礼节的去吃饭你就会吃不到饭,不按这个规范吃你就吃得到,还一定要遵守礼吗?亲迎,这是娶老婆的礼节(就是电视里骑着马去老婆家)。你就娶不到老婆,显然你长得很丑。自己不去接,你就能娶到,你还一定要亲自去迎接吗?屋庐子遇到困扰,说糟糕这个论点我回答不出来。于是输了比赛,于是屋庐子回去抱怨。

这种问法和现在打辩论是一模一样的:这个跟这个那个重要,你说这个重要,那...你还会这样吗?对方辩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哪个更重要?经济发展更重要。那我有赚100块钱砍掉一整片森林也是好的吗?千年之前打辩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遇到的问题跟我们是一模一样的。孟子怎么讲?孟子讲的话,千年之后依然有用。

你不去把根本的地方对齐了,你只把末端拿来做测量。则一块木头比高楼大厦还高,(你知道怎么比吗?就是爬到屋顶把木块举起来)。黄金比羽毛重,难道是拿一个小金饰和一车羽毛去比吗?把吃饭最重要的那个部分,就是饿死.和礼节中最轻微的部分,比如筷子有没有拿好或者餐前有没有祷告这样轻微的地方相比,有何指示吃饭重要,你什么都能比的比我重要。 拿色最严重的问题,一辈子娶不到老婆跟我婚礼当中最轻微的礼节比,那我比输了,能够证明色比较重要吗?没有吧,因为你这样比什么都比礼节重要。他讲的话翻译成白话和我们今天打辩论是一模一样的。比如,对方辩友你拿一大片森林和赚100块钱,来告诉我因此环境保护是没有意义的,这么大的差距。你用环保之重者与经济发展之轻者比之,奚翅(又何止)环保重。孟子发现了关键,我们都很期待他怎么回击对方的,可小遗憾就在这里。他说你回去和那家伙讲扭着你哥哥的手臂,就有吃的(应该是抢哥哥手里的),不扭就吃不到,你也会去扭你哥哥的手臂吗?踰东家之墙而搂其处子,超委婉,你懂的。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方法和对手的方法一样,只是那更严重的去比。不过他的切入点不错。

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5、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1,少年时重于金缕衣。提出一个标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里过了就不会有的比较重要,过了还有机会的,相较而言没那么重要。归纳,看哪个更具时效性。

2、有情郎比无价宝重要。标准,得到的几率高的比较重要,低的比较不重要。玩网游的都知道紫装当然比绿装好。

3、皮比毛重要。标准,如果一样东西必须建立在另一样之上,显然作为前提的更重要。 4、竹子比肉更重要。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是否可以挽回,不可挽回比可挽回的更重要。

5、生女比生男重要。因为当时,汉皇重色思倾国。当时是生女选入宫比生儿子还赚。看时空大环境,因为在汉皇重色思倾国的那个年代。

为什么在事物的比较中会有这么多标准?坦白的说,如果只有一个标准,我们也就不会打比较性辩题,因为在这里他们的定义是一样的。更麻烦的我们拿来比较的东西都是不共量的,谁会比较200cm和180cm谁比较高吗?不会?也不会有人问100万和两百万哪一个更多。可我们会去辩论无价宝和有情郎那个比较重要,生男和生女哪个好。这些都是不共量的,不是同一个度量衡。我很难对80公斤和120公分进行取舍,因为不公量,这些诗人写诗他们提出比较标准,把两者通分。数学里把分母通分就能比较了。(或者理解为找出其可比的)比如通分的方式是时效性或者比几率。如果我们用上面第二项的标准判断第一项。用第三项判断第二项,第四项判断第三项其实答案都很怪。如果难得的比较重要(看第一项)少年是我们都有,金缕衣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那那第二个标准成了,劝君惜取金缕衣,劝君吸取少年时,少年之时人人有,金缕之衣仅此时。用基础这个标准看,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就不服了,因为,既得无价宝,何患有情郎呢?显然后者建立前者之上嘛。用后面论证前面都很奇怪,这是因为通分的时候都是针对现在的标题。这里很前面讲的开始一致了,前面讨论判断性辩题是用这个定义我会论证我们命题,你用你的定义会论证你的命题。同样打比较性辩题这两个怎么比较,提出一个标准,用这个标准就能打赢这个比较,你的标准跟我不一样,你用这个标准能打赢你的命题。所以最无聊的就是,对方队友我方已经强调第四遍,根据我方的标准...难道不是这个比这个更重要吗?这是废话,你用你提的标准证明了你的结果符合你的命题,只是证明你不是个西瓜而已。接下来一定是比较认同那个标准。

会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人,他的山比人家高还是低?低。山高和低有没有共量?有。也就是这人聪明到极点,我们已经是不能共量了,真的共量我输,我要把他搞成不共量。你的山2000多公尺,我的1500公尺加一个仙,这怎么比?用共量稳输的,1500比200稳输的比赛,仙和500公尺怎么比,来共量拉到下一个环节,还有的打。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会说这种话的人,他的水是深还是浅?浅。如果他的水深,他就会说,水就在深,我的最深。可他不在于讲,水深水浅是客观的,这样打我会输,可龙这东西。 你家的湖深一千五,我家的一千加一条龙,这很难算,一条龙折几百米不知道。因此拥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他讲这两点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房间这么破,地价这么差,可我有道德。这房屋广告梦寐以求,你不要看我地段差,这附近住个大贤人。

辩论这种东西,不是我们现在在打比赛。所有人在讨论都一直在打比赛,你看一本书,读一首诗,看一段话。凡是对其主张有所坚持,凡是对其他主张有所反对。他们都在辩论,他们都在用技巧,他们所用的思维所切入的点,千百年来是一致的,我们打辩论的人从不孤独。

最后一种,问你这个标准好不好用。以成败论英雄,其实就像是以时效性论轻重,以是否可回复论重要性与否。这已经是这个标准了,只是问好不好用。

没一个标准都不可能衡量所有,一定有例外。所有在辩论场上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你的标准解释你的案例为什么可以,而是你的标准对手一定讲,衡量这个不对劲,衡量那个也不对劲,这才麻烦。所以你要解决的特殊情况怎么办,因为每个标准都会遇到特殊情况,当然对方也会,他会举出一堆例外说你这个标准不好用,你也会举出一堆例外说他这个标准不好用。你们要在各自的挑战中说服底下的人,说请用我的标准。特殊情况在后面专题处理例外说。

一,提出用什么标准比较。二、处理例外(重点)三,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