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675062f111f18582d05a36

件,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具有吸引力的道德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帮助孩子搭桥铺路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加深道德体验,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5)加强对网吧、电子游艺等游乐场所及音像制品、出版物的管理,创作生产、推荐一批健康科学的、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图书、音像制品,努力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不断优化农村孩子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 2.学校方面

(1)建立信息袋及时发现问题

建立特殊家庭子女的信息袋,掌握学生家庭和家长的有关信息,如家中人数、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对症下药地向学生家长或家庭人员了解和汇报学生的有关信息。在教育社会化的现在,影响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比如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直接影响着特殊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再者人们往往对特殊家庭学生另眼相待。这么多的因素交织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关注特殊家庭子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特殊家庭子女出现了心理上的种种问题。

(2)心理辅导工作要做到面向全体又关注个别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上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主张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还是社会和家庭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越来越多,解决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谋求和谐的社会及家庭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是学校育人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将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的成才道路的选择将会多样化。

(3)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就是对我们所研究的学生中的一个进行个案分析。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然后个案研究不能仅停留

25

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还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针对学生个人进行因材施教,做出相应的策略处理。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

(4)成立“爱心基金会”

成立“爱心基金会”,帮助特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免生活费;切实解决特困生的教育问题,努力做到不让一个特殊家庭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

(5)采用立体式教育法

立体式教育就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协作的全方位教育。只有三者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才能有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它们是教育体系中的统一关系,缺一不可,过度的弱化其中的任一项的作用都是不可取的。就像我们种庄稼,需要施以氮、磷、钾等,使其相互作用,互相渗透,才培育出我们所需要的成果。家庭教育给受教育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将家庭教育向着多方向延伸和完善,而社会教育则要调动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给以受教育者最大化的影响。但最终必须做到三者协调,形成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格局,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

(6)树立榜样展示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后进生的群体中树立榜样更为重要,不仅使后进生看到了希望,而且增强了后进生转化的决心。如在后进生的帮教工作中,我们请具有良好品德、学习、生活习惯的学生(或原来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而多次处分,但在老师们的帮教下转化过来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成长史,使后进学生懂得人人都是可以转化的。转化不仅要靠老师的帮助,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同时,我们不断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及时鼓励,每当后进生听到原来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受到表扬,他们的心灵总会受到震动,渴望着自己也能得到表扬。

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等特点,为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6

(1)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的垂范意识和责任感,不断学习家教知识,给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与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更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作为家长只有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温馨和睦、民主宽松的家庭人文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

家长要改变过去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狭隘观念,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改变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等传统观念,积极培养孩子的科学民主、自立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现代意识;要改变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4)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将在子女洁白无暇的心灵上铭刻下难以泯灭的痕迹。对子女思想、性格、品德、作风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讲文明、讲礼貌,有意识有步骤的教给子女应对进退、待人接物的礼仪,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儿童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与感化。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长,被教育者是子女。在这个关系中,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是家庭大厦的支柱,是子女生活的依靠,家长与子女一般地说是朝夕相处,利害与共,命运一致,关系亲近,这种特点的生活环境,家长具有权威性,使孩子非常尊敬家长,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和其被子女的尊重,这是家庭教育的

27

一个优势。但优势能否发挥出来,家长能否与子女亲密无间,能否严格约束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这就看家长的修养如何?若家长的素质、言行不足以让孩子依赖,家长经常说空话,那么孩子就不听你的话,家庭教育的特点、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言一行、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吸纳新思想、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做智慧型的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从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5)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要多鼓励,不要总是与其他孩子作横向比较,要多看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运用以上策略,对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普遍认为:

1.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习惯明显好转

课题研究之前课题组的调查问卷显示:很多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生活习惯很差,多数人不讲卫生。不洗澡、留长发、不换衣服、不整理被盖、好吃零食、乱花钱等。但经过课题组近两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辅导、纠正,特殊家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行之有效的矫正。

2.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课题组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心理健康辅导,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厌学心理得以有效控制,持逆反心理的学生人数较以前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学生抑郁、孤僻、闭锁、暴躁等心理障碍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在课题组的研究个案对象中有一个男孩,论学习成绩,应该是一个中等生,智力较好,但他遇事总爱猜疑,争强好胜,脾气暴躁。与本班同学和多科任课教师的敌对情绪很重,经常与班上的同学发生矛盾,有意扰乱课堂纪律是家常便饭,当课题组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对该生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再一次的全面调查了解,发现该生的问题出在了心理上,必须通过“治心”来“治行”,为此,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