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药物分析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8634650b1c59eef8c7b4b7

3=340nm,Δλ=12nm。 (2)第二法(等吸收比法):使Aλ2=Aλ3=6/7Aλ1。ChP2010规定,测定维生素A醇时,λ1=325nm,λ2=310nm,λ3=334nm。 57、维生素A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哪些? 答:(1)维生素A2(即3-去氢维生素A)和维生素A3(即去水维生素A)。 (2)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环氧化物、维生素A醛和维生素A酸。 (3)维生素A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无活性的聚合物:鲸醇。 (4)维生素A的异构体等:异构体包括新维生素Aa(2-顺式)、新维生素Ab(4-顺式)、新维生素Ac(2,4-二顺式)、异维生素Aa(6-顺式)、异维生素Ab(2,6-二顺式);以及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等。

58、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时,第一法(直接测定法)和第二法(皂化法)适用的情况、测定形式和所用溶剂有何不同?分别写出测定波长和校正公式。

答:直接滴定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A醋酸酯的测定,测定形式是维生素A醋酸酯,所用的溶剂是环己烷,分别在300nm、316nm、328nm、340nm和360nm五个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校正公式为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醋酸酯中杂质含量较多,不能直接测定,需要进行皂化水解成维生素A醇,所用的溶剂为异丙醇,分别在300nm、310nm、325nm、334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校正公式为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 59、用合适的化学方法区分下列药物:氢化可的松(A)、甲睾酮(B)、黄体酮(C)和雌二醇(D)。 答:①在碳酸钠和醋酸铵条件下,加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紫色的是黄体酮(C)。②在碱性条件下,加氯化三苯四氮唑(或蓝四氮唑)生成红色(或蓝色)的是氢化可的松(A);或与氨制硝酸银反应生成黑色的银沉淀或与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的是氢化可的松(A)。③在酸性条件下,加异烟肼(或2,4-二硝基苯肼、硫酸苯肼)生成黄色的是甲睾酮(B)。④剩下的是雌二醇(D),或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为雌二醇(D)。 60、异烟肼比色法的反应原理、条件、应用范围以及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原理:甾体激素C3-酮基及其他位置上的酮基能在酸性条件下与羰基试剂异烟肼缩合,形成黄色的异烟腙,在420nm波长附近具有最大吸收。

条件、应用范围以及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溶剂的选择:用无水乙醇和无水甲醇作为溶剂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酸的种类和浓度:显色反应须在酸性条件进行,当酸与异烟肼的摩尔比为2:1时可获得最大的吸光度。盐酸最常用。

(3)水分、温度、光线和氧的影响:当溶液中含水量增高时,吸光度随之降低。因为甾体激素与异烟肼的缩合反应为可逆反应,水分可促使产物水解,而使反应逆转。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在具塞玻璃容器(如量瓶)中进行反应时,光与氧对反应的影响不大。

(4)反应的专属性:具有Δ4-3-酮基的甾体激素在室温下不到1小时即可定量地完成与异烟腙的反应,本法对Δ4-3-酮甾体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61、甾体红外光谱为何成为甾体鉴别的重要手段?

答: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复杂,有的药物之间结构上仅有很小的差异,仅靠化学鉴别法难以区别。红外光谱特征性强,为本类药物鉴别的可靠手段。各国药典中,几乎所有的甾体激素原料药都采用了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62、试比较抗生素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微生物检定法与理化测定法的优缺点。

答: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系在适宜条件下,根据量反应平行线原理设计,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计算抗生素活性(效价)的方法。测定方法可分为管碟法和浊度法。

微生物检定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需用量小,测定结果较直观;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的要求一致,更能确定抗生素的医疗价值;而且适用范围广,较纯的精制品、纯度较差的制品、已知的或新发现的抗生素均能应用;对同一类型的抗生素不需分离,可一次测定其总效价,是抗生素药物效价测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但其存在着操作步骤多,测定时间长,误差大等缺点,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发展和分析方法的进步,理化方法逐渐取代了生物学法,但对于分子结构复杂、多组分的抗生素,生物学法仍然是首选的效价测定方法。理化测定法根据抗生素的分子结构特点,利用其特有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而进行的。对于提纯的产品以及化学结构已确定的抗生素,能较迅速、准确地测定其效价,并具有较高的专属性。但本法也存在不足:如化学法通常是利用抗生素化学结构上官能团的特殊化学反应,对含有具同样官能团杂质的供试品就不适用,或需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校正。而且当该法是利用某一类型抗生素的共同结构部分的反应时,所测得的结果,往往只能代表药物的总含量,并不一定能代表抗生素的生物效价。因此,通常在以理化方法测定抗生素含量时,不但要求方法正确可靠、具有专属性、操作简单、省时、试剂易得、样品用量少,而且要求测定结果必须与生物效价吻合。目前世界各国药典所收载的抗生素的理化方法主要是HPLC法,如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大多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

63、简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答: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都有一个游离羧基和酰胺侧链。氢化噻唑环或氢化噻嗪环与β-内酰胺并合的杂环,分别构

成二者的母核。青霉素类分子中的母核称为6-氨基青霉烷酸(简称6-APA);头孢菌素类分子中的母核称为7-氨基头孢菌烷酸(简称7-ACA)。由此也可以说,青霉素类的分子结构由侧链RCO-与母核6-APA两部分结合而成;头孢菌素类是由侧链RCO-与母核7-ACA组成。

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的结构活性中心,其性质活泼,是分子结构中最不稳定部分,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导致β-内酰胺环的破坏而失去抗菌活性。青霉素类分子中含有三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类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都具有旋光性。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分子中的游离羧基具有相当强的酸性,能与无机碱或某些有机碱形成盐。青霉素类分子中的母核部分无共轭系统,但其侧链酰胺基上R取代基若有苯环等共轭系统,则有紫外吸收特征。 64、简述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鉴别反应。

答: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化学结构都是以碱性环己多元醇为苷元,与氨基糖缩合而成的苷。本类药物的分子结构具有一些共同或相似处,因而具有相似的性质,如旋光性、水解反应及颜色反应。其中,与茚三酮反应、Molisch反应、葡萄糖胺反应等属于共有反应;而坂口反应、麦芽酚反应是硫酸链霉素的特征反应。 65、简述四环素类药物的稳定性。

答: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各种氧化剂(包括空气中氧在内)、酸、碱都是不稳定的。干燥的四环素类游离碱和它们的盐类避光条件下保存均较稳定,但其水溶液随pH的不同会发生差向异构化、降解等反应,尤其是碱性水溶液特别容易氧化,颜色很快变深,形成色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弱酸性(pH2.0~6.0)溶液中会发生差向异构化,形成差向四环素类。在酸性条件下(pH<2),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生成脱水四环素。在碱性溶液中,C环破裂,生成无活性的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脱水四环素亦可形成差向异构体,称差相脱水四环素。

66、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右氧氟沙星的限量。采用配合交换手性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原理是什么?

答:将手性试剂加到HPLC流动相中,与手性药物生成可逆的非对映体复合物,根据复合物的稳定性,在流动相中的溶解性和与固定相的键合力差异,于非手性固定相上分离对映体。该法是分离手性氨基酸和类似氨基酸药物的常用方法,但只有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相应配合物的药物才能被分离,常用的金属离子是Cu2+、Zn2+和Ni2+等,配合剂有L-脯氨酸和D-苯丙氨酸等氨基酸。

67、采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时,为何要在强酸性中进行?

答:因为胺类药物的盐酸盐溶解度较大,在盐酸的强酸性介质中,能加速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增加产物的稳定性,并防止副产物的产生。

68、试述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片含量的原理。

答:磺胺嘧啶在盐酸溶液中,于308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而甲氧苄啶在该波长处无吸收,故可以直接测定磺胺嘧啶在此波长处的吸光度以计算其含量。甲氧苄啶在盐酸溶液中,于277.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磺胺嘧啶在此波长附近也有吸收,且其吸光度与308nm波长处的吸光度相等。甲氧苄啶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异大,选定277.4nm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以308nm波长作为参比波长,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即可求出甲氧苄啶的含量。 69、药物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相比较有哪些不同?

答:药物制剂分析较原料药分析复杂;药物制剂与原料药分析的项目和要求不同;药物制剂含量测定表示方法和限度要求与原料药不同,原料药的测定结果以百分含量来表示,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结果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70、片剂中的糖类对哪些分析测定方法有干扰?如何进行消除?

答: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是片剂常用的稀释剂。其中,淀粉、糊精、蔗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乳糖是还原糖,均可能干扰氧化还原测定法。在选择含糖类附加剂的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时,不应使用高锰酸钾法、溴酸钾法等以强氧化性物质为滴定剂的容量分析方法;同时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若阴性对照试验消耗滴定剂,说明附加剂对测定有干扰,应换用其他方法测定。

71、硬脂酸镁对哪些测定方法有干扰?如何进行消除?

答:硬脂酸镁是片剂常用的润滑剂。其中,镁离子(Mg2+)可能干扰配位滴定法,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可能干扰非水溶液滴定法。

在配位滴定法中,当pH约为10时,Mg2+与EDTA可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lgKMY为8.64);若被检测金属离子与EDTA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可加入掩蔽剂排除干扰。例如,在pH6.0~7.5条件下,加入掩蔽剂酒石酸,可与Mg2+形成更稳定的配位化合物,排出硬脂酸镁对配位滴定法的干扰。

在非水溶液滴定法中,若主药的含量高、硬脂酸镁的含量低,则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对测定的干扰可忽略不计。否则,C17H35COO-消耗的高氯酸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对于脂溶性药物,可用适当的有机溶剂提取药物,排除硬脂酸镁的干扰后,再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或者改用其他方法测定。 72、注射液中抗氧剂对哪些测定方法有干扰?如何排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

答:具有还原性药物的注射剂,常需加入抗氧剂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以及维生素C等。这些物质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当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便会产生干扰。

排除干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入掩蔽剂;②加酸分解;③加入弱氧化剂氧化;④利用主要与抗氧剂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进行测定。

73、试述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 答: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如下:

(1)单味制剂,直接选取单一药味进行鉴别。中药复方制剂,应按照君、臣、佐、使依次选择药味。 (2)当药味较多时,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毒性药进行鉴别。

(3)凡有原粉入药者,应该做显微鉴别。有显微鉴别的,可同时进行其他方法的鉴别。

(4)原则上处方中的每一药味均应进行鉴别,选择尽量多的药味制订在标准中,但最少也要超过处方的1/3药味。 74、中药材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中药材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药材中混杂的杂质检查、水分测定、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其他必要的有关杂质检查、黄曲霉素、膨胀度和酸败度测定等。 75、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测定成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项目选定的选择原则为:

(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其次考虑臣药或其他药味。中药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除君药外所含化学药品也必须建立含量测定项目。

(2)应选专属性强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测定含量。 (3)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成分的总量。 (4)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

(5)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理论、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6)确实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药物的总固体量。

7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扫描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含有众多成分的复杂体系具有强大的分离功能,且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其重现性和准确度均优于薄层色谱扫描法,是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气相色谱法为中药制剂分析的常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药材和饮片、制剂中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含量。 薄层色谱扫描法具有分离效能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因而适用于中药制剂的分析。本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虽不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但可以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补充,用于无紫外吸收或不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的组分。

分光光度法由于容易受到共存组分的干扰,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化学分析法的准确度高,但不及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法灵敏、专属,多用于制剂组方简单、组分含量较高时的测定。 77、简述在安全检查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的异同。

答:原料:投产前必须按药典或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毒力、特异性和培养特性等试验,检查其生物学特性是否存在异常。血液制品,必须防止将含有病原物质(如HBV、HCV和HIV等)的血液投入生产。

半成品:检查对活菌、活毒或毒素的处理,是否有杂菌或有害物质的污染,所加灭活剂、防腐剂是否过量等。 成品:进行无菌试验、纯菌试验、毒性试验、热原试验和安全试验等检查。 78、简述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的原理。

答:该方法又叫50%有效免疫剂量法。此法多用小白鼠进行试验,因为小白鼠对该方法敏感而且操作简便。疫苗经过稀释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样品,分别免疫各组动物,规定时间后,用同一剂量毒素进行攻击,观察,算出能使50%的动物免疫的剂量,就叫做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 79、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包括哪些内容?

答:物理检查(外观、真空度、溶解度检查、装量)、蛋白质含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大小测定、蛋白质纯度检查、防腐剂和灭活剂含量测定、其他理化检定项目:如水分含量测定、酸碱度和氯化钠测定等。 80、简述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分离模式。

答:毛细管电泳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有以下几种分离模式。 (1)毛细管区带电泳。 (2)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3)毛细管凝胶电泳。 (4)毛细管等速电泳。 (5)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6)毛细管电色谱。 (7)微芯片毛细管电泳。

81、简述手性流动相拆分法常用的手性添加剂类别。 答:(1)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在众多的手性添加剂中以该类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成熟,应用也较广。在CLEC中,手性配基多为光活性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它们和二价金属离子螯合,以适当的浓度分布于流动相中,遇到药物消旋体,共同形成配位络合物对,然后在反相或正相柱上完成拆分。

(2)环糊精类添加剂:环糊精是由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连接构成的环状低聚糖,CD分子呈截头圆锥体状,边缘排列有许多羟基,内部则是相对疏水的空腔。如果待分析化合物的分子大小与空腔相符合,则可形成CD包合物。常用的CD主要为β-CD、γ-CD和新型改性CD。对溶质分子基团体积(直径)的选择性及其手性识别作用,亦颇有应用前景。

(3)手性离子对络合剂:荷电药物能与手性离子对缔合成电中性络合物,即离子对分布于固定相上,其保留特征(如k')可采用手性离子对浓度及其种类调节外,同时还可由外加的手性络合剂控制。常用的手性离子对络合剂有(+)-10-樟脑磺酸、奎宁和奎尼丁等。 82、简述UPLC关键技术。 答:(1)新型色谱填料及装填技术:色谱柱技术应该涵盖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新填料的合成,以得到高质量的填料颗粒,包括耐高压、耐酸碱等;其次是颗粒的筛选,选出颗粒度分布尽可能窄的填料;最后是装填技术,以保证既堵住颗粒不使其外流,又不至于引起背压的大幅升高。

(2)超高压液相色谱泵:除了密封、高压动力之外,还须解决超高压下溶剂的压缩性及绝热升温问题。

(3)自动进样器:在超高压液相色谱中,进样系统的设计尤为困难。因为它要求进样阀在高压下不仅密封要良好还要有较小的死体积,同时要保证塞型进样,以减小峰展宽。为了降低死体积、减少交叉污染,自动进样器的设计可采用一些新技术,例如针内针样品探头、压力辅助进样,一强、一弱的双溶剂的进样针清洗步骤,等等。

(4)高速检测器:在新的色谱柱技术支持下的高压、高速UPLC对检测提出了挑战。首先是速度问题,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色谱峰需要更快的数据采集频率,还需要减小检测池体积(<1μl),降低样品在检测池内的驻留时间,以适应UPLC所产生的非常窄的色谱峰,同时还要降低信噪比。例如ACQUITY UPLCTM使用新型光纤引导、Teflon AF池壁的流通池;10mm的光程(与普通HPLC相同)而体积只有500nl(普通HPLC的二十分之一)。光束通过光纤完全引入流通池后,利用Teflon AF的特征在池壁内全折射,不损失光能量;同时采样速率达到40点/秒。

(5)优化系统综合性能的设计:系统的整体设计必须优化使之具有超低系统体积及死体积的特点,才能保障UPLC所带来的低扩散、高速检测优点。这也使其更易适应质谱检测器的电喷雾离子化接口要求。

.1 第一章 药典概况

★药物分析:主要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 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1.3 药品质量的内涵包括:真伪、纯度和品质的质量要求。 1.4 《中国药典》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

1.5 药典正文部分包含:品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 名称、含量或效价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制剂等。

1.6 附录部分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7 ☆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1.8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 理规范,GCP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 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1.10 USP 美国药典,NF 美国国家处方集,BP 英国药典,JP 日本药局方,Ph.Eur 欧洲药典,Ph.Int 国际药典。

1.11 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 μg 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1.12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 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 积的有效位数选用量具。 1.1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2.1 ★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