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的SWOT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的SWOT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a6a79e49649b6648d74774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基本情况

表1: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媒体数及参会记者数

届数 第一届(2004) 第二届(2005) 第三届(2006) 第四届(2007) 第五届(2008) 第六届(2009) 第七届(2010) 第八届(2011)

参会媒体总数 113 183 215 173 153 171 199 275 参会记者总数 846 848 1356 1106 1347 1419 1458 1738 第五、博览会获得多方肯定,成为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成功模范。200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博览会常设机构——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荣获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2006年,荣获\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称号。2007年,获得\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品牌展会\称号,位列广交会之后,位居第二。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广交会、深圳高交会、厦门投洽会一道成为国家商务部重点主办的四大会展。2008年,在第六届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上被评为\年度十大会展\。2009年,第七届中国会展业高峰论坛上被评为\年中国十大国家级品牌展会\。在2010中国会展行业年会?世博会主题展策划与中国会展业发展论坛上,再获会展业大奖,荣获“新世纪十年?中国会展杰出典范奖’和“新世纪十年?中国十大品牌展会”奖,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被评为“新世纪十年影响中国会展业60人”。

第六、博览会不断创新。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在博览会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如下表①),力求把博览会的独特性和潜在优势都充分体现出来,做到常做常新,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了博览会,让东盟各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博览会,不断挖掘本国的特色,更加充分的利用博览会这个平台,扩大了博览会在东盟国家间的影响力,同时组委会也注意不断扩大博览会在区域外的影响力,为区域外的国家搭建信息、文化、经贸平台。

表2: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展会创新内容

表中内容是作者根据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新闻整理而成。

6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基本情况

届数 第二届(2004) 第三届(2005) 第四届(2006) 第五届(2007) 第六届(2008) 第七届(2009) 第八届(2010) 第九届(2012) 创新内容 设立“魅力之城”专题、首次形成“两会一节”格局、开展系列评奖活动② 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专题论坛、同期举办了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改会议论坛中的独立演讲模式为同台互动模式 设立主题国机制、重点主题机制、主办主题论坛 同期举办“亚欧会议投资促进机构圆桌会议” 是博览会首次引入中国-东盟区域外合作机制 会期延长到5天、新设农业展和金融服务展、首次设立分会场 会期延长至6天、新增珠宝首饰展、设立东盟品牌展区、食品展区和家具展区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议、首次形成“一会三馆”格局 首次举办东盟咖啡展、首次举办东盟产业园招商大会、首次在国际经济技术展厅新增东盟国家产业园整体形象展区、东盟十国产业园首次在中国集中亮相,将举办首期中国—东盟投资合作研修班⑤ ④③①第七、随着博览会名声的不断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博览会会期不断延长“(如下表⑥),主办机构办展理念越来越成熟。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可以帮助博览会避开与中国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会期重叠的影响,有望获得更好的贸易、投资交易额

表3: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举办时间以及展期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①

举办时间 2004年11月3日-6日 2005年10月19日-22日 2006年10月31日-11月3日 2007年10月28日-31日 2008年10月22日-25日 2009年10月20日-24日 2010年10月19日-24日 2011年10月21日-26日 2012年9月21日-25日 展期 4天 4天 4天 4天 4天 5天 6天 6天 6天 “两会一节”指的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以及中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方慧玲:《博览会评出系列奖项 泰越马获最佳参展组织奖》,人民网广西视窗,2005年10月26日 ③

分会场是指在广西展馆举办农业专题展。 ④

三馆指的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展览馆以及南宁华南城(主要是轻工展)。 ⑤

广西新闻网:《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出现多个\首次\展位增加》,2012年3月16日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20316/newgx4f62a4b5-4860422.shtml ⑥

本表是作者根据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数据统计而成。

②②

7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的SWOT分析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博览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作为国家层面的一个国际性展会,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10国增进友谊、促进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性大舞台,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及商业人士的普遍赞誉。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的SWOT分析

㈠优势分析

1. 国际政治优势。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国际性博览会,具有良好的国际政治基础。

首先,中国与东盟海陆相邻,两者的外交关系从“对话伙伴关系”,到“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再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双方的精心培育下,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就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战略发展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和平与繁荣的生长土壤。

其次,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项具体步骤。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随着这一进程的 持续加速,双方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作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项具体步骤,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倡议下,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并同时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从第一届开始中国-东盟博览会就紧扣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通过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同时根据自贸区建设的需要,围绕中国与东盟十一大重点合作领域

从第四届博览会开始确定一个重点主题(如下表②),举办高层次论坛,务实推动

十一大重点合作领域是指: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以及在2011年增加的环保合作。 ②

本表是作者根据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数据统计而成。

8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的SWOT分析

合作,并吸引相关大项目和大企业到会开展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标志着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世界上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正式形成。自贸区建立后,并不意味着博览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因为自贸区产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来传导,这个最好的中介就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博览会将更好的发挥平台作用,为中国与东盟

各国在更广的领域和更多的层次展开更深入的沟通交流与互惠合作提供便利,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不同领域的合作共赢。

届数 第四届(2007) 第五届(2008) 第六届(2009) 第七届(2010) 第八届(2011) 第九届(2012)

第三、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全面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紧紧围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双向互利为基本原则,以自由贸易区内的经贸合作为重点,同时面向全球商界开放。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理解、沟通和经贸合作,及时、妥善地处理好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与东盟国家共同实现和平、安全、合作、繁荣的目标。这是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层次的内涵,也是我国东南亚政策的重要内容。

可见,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十分显著的国际政治优势,对于巩固和加强中

表4: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届重点主题汇总

重点主题 港口合作 信息通信合作 海关与商界合作 自贸区与新机遇 环保合作 科技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发布答记者问》http://www.caexpo.org/gb/zhuanti/caexpo_10/jbft/t20101025_90933.htm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