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练习题(之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生物化学练习题(之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b65e10a8114431b90dd8c0

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

A.CoQ B.细胞色素c C.辅酶I D.FAD E.肉毒碱 2. 下列哪一种物质最不可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A.Pi B.苹果酸 C.柠檬酸 D.丙酮酸 E.NADH 3. 下列反应中哪一步伴随着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 A.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

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 C.柠檬酸→α-酮戊二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4. 肌肉组织中肌肉收缩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以哪种形式贮存?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ATP D.cAMP E.磷酸肌酸 5. 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延胡索酸/琥珀酸 B.

C.细胞色素a( D.细胞色素b( E.

/NADH

) )

6. 下列化合物中,除了哪一种以外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A.

B.ADP C.NADPH D.FMN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7.生物氧化的底物是:

A、无机离子 B、蛋白质 C、核酸 D、小分子有机物 8.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

A、延胡羧酸→丙酮酸 B、CoQ(氧化型) →CoQ(还原型) C、Cyta Fe2+→Cyta Fe3+ D、Cytb Fe3+→Cytb Fe2+ E、NAD+→NADH 9.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

A、NAD+ B、FMN C、FE、S D、CoQ E、Cyt

10.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

A、NADH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传递过程 C、氧化磷酸化 D、三羧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11.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

A、在部位1进行 B、在部位2 进行 C、部位1、2仍可进行

5

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 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12.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13.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b 14.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苍术苷 15.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

A、NADH脱氢酶 B、辅酶Q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a- a3

16.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

A、抗霉素A B、鱼藤酮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7.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

A、FMN→CoQ B、NADH→FMA C、b→c D、a1a3→O2

18.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

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中间产物学说 19.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

A、丙酮酸 B、苹果酸 C、异柠檬酸 D、磷酸甘油 20.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FMN B、Cytb C、Cytc D、Cytc1

21.ATP含有几个高能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

A. CoQ B. 细胞色素C C. FAD D. 肉毒碱 23. 寡霉素通过()干扰了ATP的合成()。 A 使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分开 B 阻碍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穿梭 C 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的ATP酶

D使线粒体内膜两侧不能建立有效的氢离子梯度

24. 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生物氧化,每摩尔NADH+H+的磷氧比值(P/O)是

6

A.1.5 B.2 C.2.5 D.3

25. 肌肉细胞中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是:

A. ATP B. ADP C. AMP D. 磷酸肌酸 26. 下列不是呼吸链组分的是:

A. NAD+ B. FMN C. FAD D. NADP+ E. Cyt c

27. 鱼藤酮是一种:

A. 解偶联剂 B.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C. NADH-Q还原酶抑制剂 D. 细胞色素还原酶抑制剂

28. 能够抑制CoQ到细胞色素c1电子传递的是:

A. 鱼藤酮 B. 安密妥 C. 抗霉素A D. 一氧化碳 E.氰化物 29. 抗霉素A抑制呼吸链中的部位是:

A. NADH-Q还原酶 B. 琥珀酸-Q还原酶

C. 细胞色素还原酶 D. 细胞色素氧化酶

30. 被称为末端氧化酶的是 ( )

A. NADH-Q还原酶 B. 琥珀酸-Q还原酶 C. bc1复合体 D. 细胞色素氧化酶 31. 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是:

A. 线粒体外膜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质 D. 细胞质 32. 下列对线粒体内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质子没有通透性 B. 能由内向外通透质子

C. 能由外向内通透质子 D. 能自由通透质子

33. 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内膜外侧的pH比线粒体基质中的高 B. 线粒体内膜外侧的一面带正电荷 C. 电子并不排至内膜外侧 D. 质子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 34. 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的作用是 ( )

A. 既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又抑制ATP的生成 B. 不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但抑制ATP的生成 C. 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不抑制ATP的生成 D. 既不抑制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又不抑制ATP的生成

7

35.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的涵义是 ( )

A. 底物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 B. 底物分子在激酶的催化下,由ATP提供磷酸基而被磷酸化的过程

C. 底物分子上的氢经呼吸链传递至氧生成水所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 D. 在底物存在时,ATP水解生成ADP和Pi的过程

五、简答与计算

1. 在一线粒体制剂中,在CoA,氧气,ADP和无机磷酸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脂肪酸的氧化。 (1)每一个二碳单位转变成2分子

时,将产生多少分子ATP? (2)如在体系中加入安米妥

(Amytal),则又能产生多少ATP? (3)假如加入DNP(2,4-二硝基苯酚),情况又如何?

2.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 3.CO2与H2O以哪些方式生成? 4.简述化学渗透学说。

5.为什么抗霉素A的毒性比鱼藤酮要大?

6.1mol琥珀酰CoA在鱼藤酮存在时,完全氧化将产生多少mol的ATP? 7.简述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区别。 8.2,4-二硝基苯酚的解偶联机理是什么?

第九章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EMP途径 HMP途径 TCA循环 糖异生作用 糖的有氧氧化 乙醛酸循环 巴斯德效应 磷酸戊糖途径 底物循环(无效循环) 乳酸循环 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填空题

1.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

2.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_____途径。实际上葡萄糖有氧分解的前十步反应也与之相同。

3.________________酶催化的反应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磷酸基转移给ADP生成ATP,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

4.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