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馅及制作方法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包子馅及制作方法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c222d180eb6294dd886cd7

包子馅的制作方法

其实制馅无论是葱姜水、鸡汤、花椒水、生鸡蛋,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们的作用,接下来才是方法问题。这样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如此才能举一反三——这是走向大厨的捷径。

一般说馅子要有汤,多是指肉馅(包括各种畜、禽、水产鱼类肉馅等),要使肉馅成熟后多汁,必须事先加入水分,而加入水分后还要保证馅子不能太稀影响包制操作。

而葱姜水、花椒水、鸡汤中的葱姜、花椒、鸡的成分是调味的因素,不属于这里提出的问题。在如调馅常用的高汤、海鲜汤(如鱼骨汤、花蛤汤、鲫鱼汤)、牛高汤(牛骨汤)、羊高汤(羊骨汤)等,用于不同的馅料,其中的出鲜成分,作用是为了调味;同时水分增加了成品的汤汁。

方法:

1.肉馅要保证能够吃进足够的水分,首先就是不能使用注水肉,切切!

2.肉馅要以瘦肉为主。如一定要加入肥肉,那么肥瘦比例最多3:7,最好2:8。 3.最好是手工剁馅;如果一定要机搅,那就要保证绞肉机的刀片要快,且不可使用太细的刀片,由于绞肉机的刀片是不能磨的,所以说它快是要保证刀片上不能有筋膜缠绕——第一肉要去净筋膜,第二常清理刀片。

4.搅馅时不可先加油脂类、生鸡蛋等,肉被所形成的“油膜”、“蛋液膜”封住表面,再难吃水。

5.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搅水工艺了,当然一定要顺一个方向搅了,而且是边搅边逐渐加入汤水,直到即将吐水、且起胶性即好。最好使用搅拌机,否则人力很辛苦——需时20-30分钟以上。

6.此时再加入其他油脂类(如常用的熟豆油、猪化油、芝麻油、葱油、由多种香辛料熬成的香料油等)、咸类调味品(盐、生抽、酱油、大酱等)、去腥增鲜类调味品(如葱末、姜末、花椒粉、胡椒粉等)——如搅水时已加可免,以及加入其他配料等。

7.由于盐有盐析(即我们俗话说的“刹水”)作用,所以不能在搅水前加入,最好在加入后即刻使用。

8.或者在加入了咸类调味品后,入冰箱使油脂冷凝。正常情况入冰箱冷凝也是好的,可以增加馅子的粘性,易于包制,否则当初搅水时不敢加入太多的水——馅子稀稀的怎样操作?但即使是入冰箱也最好是当餐使用。

豇豆肉包子

关于面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还处在初级试验阶段,不敢班门弄斧。从我们的包子情况来看,倒是可以总结点经验教训,这个下面再说。这里只说说馅吧,因为馅真的还是很好吃的噢。

馅料:

豇豆(NICI叫它们菜豆,我叫它们长豆角,看到别人叫这东西豇豆)

带很薄的皮的五花肉,洋葱,味极鲜酱油、盐、糖、鸡精、蚝油、花生油、花椒水(花椒粒压碎用开水泡至少二十分钟后,过滤花椒后所得之水)

包子馅调料(超市里卖的成包的那种,有点像五香粉)

做法:

1 豆角洗净煮熟切成小丁。

2 洋葱煮熟后切碎末。

3 五花肉切丁,加味极鲜酱油拌匀待用。

4 肉至少腌十分钟后,跟豆角丁和洋葱末合拌。加适量盐和油,少许鸡精、五香粉,小半勺糖,一大勺蚝油,适量花椒水,按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一定把水都搅到肉里。

5&6 先包出来的包子我们给水煎了,就是先加油煎一下,再加水至一半高度,用中小火盖加热,直到水干了就好了。可能是因为刚开始面饧发得不够,反正煎的包子没有后来蒸的好吃。

这里总结一下,让肉馅鲜美的四个小诀窍:

1 洋葱煮熟后切碎成泥,加在肉馅里,有种特别的香甜感觉。这个是俺家MARK的同事告诉他的,所谓的家传秘方噢,因为这位同事的祖上有个御厨,HOHO~~

2 花椒水也是去让肉去腥留香的好办法。但量千万别多了,也可以直接搅在肉里。 3 用鲜酱油先把肉喂满了味,再跟菜拌起来,就会避免菜里酱油味太大的问题了。 4 五花肉,有可能的话,就买那种有层薄薄的皮的。吃起来很有咬头也很香,真的比纯肉的好吃。

肉包子馅料参考配方 白菜猪肉馅:

猪肉糜:50 肥瘦1:1(秋冬季), 3:7(春夏季)

猪油:6.0 大白菜:20.0 葱:6.0 生姜:2.0 大蒜:1.0 颗粒状大豆蛋白:2.0 水:7.7 (分离蛋白加水软化再加入膏状酵母抽提物中混匀再使用)

膏状酵母抽提物猪肉风味0.3 味精:1.2 白胡椒粉:0.2 浓口酱油:3.0 芝麻油:0.6

猪肉馅:

猪肉糜:60 肥瘦1:1(秋冬季), 3:7(春夏季) 猪油:6.0 葱:6.0 生姜:2.0 大蒜:1.0 颗粒状大豆蛋白:2.3 复合磷酸盐:0. 2 水:17.0

(蛋白、磷酸盐加水1:3软化再加入膏状酵母抽提物中混匀再使用) 膏状酵母抽提物猪肉风味: 0.5

味精:1.2 白胡椒粉:0.2 浓口酱油:3.0 芝麻油:0.6

包子制作技巧攻略:鱼香茄子包(2009-03-10 06:38:49)

点击进入“素·尚”博客圈

自己动手做包子,体验想象无边乐趣。包子可能比面包、蛋糕更健康更营养,包子馒头就是咱们擅用面食的中国人,所发展出的最独特、最多样的饮食文化之一。老祖宗用单纯的面粉为主材,给我国留下了包子、馒头、水饺、馄饨、面条等光辉灿烂的面食文化。

做包子馒头等发面类,突显的就是它有嚼劲儿的口感,弹性Q度大的中筋面粉是唯一选择,其它面粉都不行。黄豆粉是天然黄豆磨成粉末,它的作用在于使面皮色泽较白,可让

包子营养更丰富。和面时加少许色拉油,让面皮柔软,不粘手。面团软硬度就靠水量的多寡来控制,一般的水量约为面粉的40~45%。要是水太少,面团就会干硬没法成型,要是水太多,面团就会变得湿粘,就得再加面粉。

想要换些花样,也可以拿液体的蔬菜汁来代替水,在色泽及口感上都会令人惊喜。发酵时间得视面团大小与当时气候、湿度来决定,时间约30~40分钟(冬天约50~60分钟),并可以随时注意面团膨胀程度。蒸好的包子或馒头定要移出蒸笼,否则待凉后就会粘在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