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MRI考试题(看选择题,考了很多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MRI考试题(看选择题,考了很多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ddadab35fbfc77da269b1ad

在RF接收阶段(R):D1、D2截至,使RF发射通路的噪声不能进入接收通道;D3、D4

对地短路, ?/4传输线低阻,微弱的MR信 号可无阻尼的传输到前放。(1.5分)

Cp用于谐振电路调谐;Cs用于调节匹配。(1分)

47. 进入MR室扫描的人为什么要进行身体检查?

答: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安全,一个是伪影。

安全方面,主要是检查准备受扫描者身体是否佩戴有心脏起博器、药泵、生长刺激器等对生命安全有威胁的物体。

伪影方面主要是检查衣着、佩戴等是否易引起磁化率伪影。 得分数: 认真审题,解题时要有解题思路,5分。 四 计算题

题干:48

48. 31P的?值为10.84?103rad/G.s,计算31P在1.5T下的Larmor进动频率。

f0=?B0/2?

=10.84×103×1.5×104/2? =2.59×107=25.9MHz

得分数: 认真审题,解题时要有解题思路,共25分。 五、综合题

5

题干:49-50

49. 影响MR图像信噪比的因素有哪些?(列举系统硬件、扫描参数和受扫描物体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并作解释)(10分)

(1) 扫描参数中影响信噪比的因素主要有TR、TE、FOV、NEX、层厚等,

并作解释(5个因素以上)。(5分)

(2) 组织参数:受扫描物体的T1、T2和质子密度等,并解释。(3分) (3) 系统硬件:场强、线圈、系统调节等,并作解释。(2分)

50. 下图是利用体模扫描得到的MR图像,左图像显示了体模的正常结构,右图像有不正常的表现,回答下述问题(15分): (1) 右图不正常的表现属于什么伪影?(3分) (2) 分析产生此种伪影的可能原因(三个方面),并给出解决方法。(12分)

(3) 右图不正常的表现属于什么伪影?(3分) (4) 分析产生此种伪影的可能原因(三个方面),并给出解决方法。(12分)

答:(1)几何畸变伪影 (5) 原因可能有

A. 梯度场线性缺陷~可进行线性校正;(4分)

B. 梯度场涡流干扰~采取涡流补偿措施,如RC元件预畸变;梯度电流预畸

变或有源梯度屏蔽。(5分) C. 主磁场B0非均匀性~匀场。(3分)

6

第一章 1、1946

2、Bloch 和 Purcell 3、梯度场 Lauterbur

4.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C12 5.丰度最大H1

6、1T拉莫尔进动频率42.6Mhz 2T

7、受激跃迁使得高低能级粒子数趋于相等 8.热驰豫跃迁

9.1T=10000G(高斯)

10、纵向驰豫 :T1驰豫 自旋晶格 与场强有关 11.横向驰豫:T2驰豫 自旋-自旋 与场分布有关 13.T1》T2》T2*

14.饱和条件下,NMR谱线强度明显减低。做饱和处理的时候需要强射频场 第二章

1.90°射频 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 180°使磁化矢量重聚

2.TR定义 90°-90°; TE定义; 90°-180°为TE/2 3.FID衰减快慢由自身T2和静磁场非均匀性决定

4.扫描参数类似条件下,信号最强的是SE(具体题型具体分析) 5.能测量T2信号的是 SE

6.不易超出SAR限制的序列:GRE 射频角度《90° 最易超出 :FSE 7.各序列组成如 SE 90°-180°

8.90-90°为饱和序列或部分饱和序列 9.梯度回波序列成像速度比SE快

10.对MRI图像对比度有影响的是:TR TE、质子密度、造影剂、流动、磁化率 无影响的是:FOV、矩阵、平均激励次数 11.MR图像对比度特性比其他影像技术优越 对软组织成像有优势

对组织的T1 T2的差异非常敏感 第三张幻灯片

1. 软硬脉冲的定义 宽度 意义

2. 梯度磁场包括哪些磁场 :层面选择 相位编码 频率编码=梯度读数场 3. 在未确定层面时三种梯度可以互换,若确定了扫描层面只能X Y互换 4. Gx回波期间有信号必须打开,Gy:Rf与读数之间 Gz:RF传输之间 5. 层厚与梯度成反比

6. 层厚.射频激发带宽成正比 7. 最大层面数《TR/TE

8. 在断层平面信号:频率与相位编码共同起作用 9. 与扫描时间有关的是:TR、平均次数、相位编码 无关的是:频率编码和TE 10. FE(频率编码):有信号就一直打开 11. PE(相位编码):作用一段时间必须关闭

7

12. k空间中心决定图像的对比度,边缘决定细节

13. 部分k空间:共轭对称性、0相位编码必须采集、较少k空间可重建数据,但图像质量

14. 0相位必须采集因为它没有对称性,不能重建 15. 部分NEX

部分回波 (关注它的时间、信噪比、伪影。。。在课件上应该有)

MRI 绪论

1、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波赛尔(Edward Purcell)同时发现核磁共振现象。

2、1973年Lauterbur采用三个线性梯度场选择性激发样品,得到所需的成像层面。1973年,与Lauterbur同时,但又分别独立发表磁共振成像论文的还有英国Nottinham大学的Peter Mansfield等学者。他们均认识到用线性梯度场来获取核磁共振的空间分辨力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因而在成像观念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第一章 1、原子核自旋量子数确定规律(见课本P1) 如果原子核的I=0,则该核不能用于观察 NMR 现象!

2、拉莫尔进动频率: ?0=? B0 场强等于1T时,氢质子的进动频率约为42.6MHz 0.5T:42.6×0.5MHz 1.5T:42.6 ×1.5MHz

3、发生NMR的条件:?RF= ?0 = ?B0 射频场与静磁场垂直 4、得到强MR信号的条件:高场 低温 RF场场强适当 5、磁偶极跃迁选择定则:?mI=mI(f)-mI(o)= ?1 ?mI = -1,吸收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mI = 1,辐射能量;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当核系处于热平衡态,各个能级的粒子数分布遵从Boltzmann分布 低能级粒子数 > 高能级粒子数

在热平衡态下,核系的吸收大于辐射

饱和态:非热平衡态 N1=N2 系统既不吸收也不辐射电磁能量,观察不到核磁共振现象 受激跃迁(Stimulated transition):核系从RF场吸收能量,使高低能级粒子数接近一致 热弛豫跃迁(Thermal relaxation transition):核系把能量传递给晶格导致粒子数分布趋于热平衡分布。

6、T1 对应 Mz恢复到63%的时刻;T2 对应 M?衰减到37%的时刻;

T1纵向弛豫时间常数,自旋 - 晶格弛豫时间常数,描述纵向磁化强度矢量的恢复速率,软组织的T1比流体或固体的低 影响 T1 因素:

? 热跃迁几率W′

T1=1/2W′ W′ = (W12+W21)/2

? 其他

– 核-电子弛豫 – 四级作用弛豫 – 自旋转动弛豫

– 化学位移各向异性弛豫

? 不同的 B0, T1 有变化: B0 增加 T1增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