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0e1f35b90d6c85ec3ac621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⑶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⑶夸张的注意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⑵对偶的种类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⑵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⒎设问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自问自答)

又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问而不答) ⒏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⑴ 问而无答的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例如: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再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⑵问而有答的反问。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其次是特别注意和强化易混修辞格的辨析。 ⒈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⑴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 ⑵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⒉借喻与借代

借喻和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它们的区别有两点: ⑴借喻重在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例如: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例①“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例②“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⑵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⒊排比与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⑴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⑵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⑶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⒋设问与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⑴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需要作答,但是答案已十分明确。

⑵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感情强烈,可以用叹号。 再次不能忽略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往往几种辞格结合起来使用。形式可以分为套用、连用和兼用三

种:

⒈套用——一种辞格里面包含着别种辞格。例如: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排比中套用暗喻)

⒉联用———个语句中连续运用几种辞格,既不彼此相融,也不互相包含。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连用了引用、比喻) ⒊兼用——一种修辞方式又兼有两种或几种辞格。例如: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比喻)

㈡明确修辞的表达效果,培养运用修辞的能力。

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的前提。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如下:

⑴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⑵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⑶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⑷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 ⑸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⑹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⑺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⑻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而培养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不仅包括审题能力,还应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分析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㈢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方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㈣提高思维能力,加强修辞运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窦娥冤》 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2.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3.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4.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5.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6.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望海潮》 1.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3.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4. 重湖叠山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6.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1、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2、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赤壁怀古》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guān3、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醉花阴》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归去来兮辞》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

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

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陈情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