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3f0f4ee518964bcf847ce5

中国的教师:拿着一本书,一只粉笔走进教室,打开课本多少页,今天学习画苹果,画苹果有几个注意事项,一二三分别是什么交代清楚后,问:记清楚了吗?跟老师一起画苹果。结果,中国的学生一开始就画的非常像苹果。

问题:上述案例解释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什么规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提示: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一、简答题

1、简述课程改革的意义与基本理念P168。

意义: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对课程系统中理论与实践进行的有计划的复杂的革新、改造,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涉及社会系统的各个层面,可以直接与间接地建构与改造社会。 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 每一个人都是课程改革的动力

课程改革应根植于实施的组织和结构之中 课程改革呼唤“合作文化” 2.简述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趋势。P177

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态度、道德的发展; 以基础学力为中心,提高课程标准;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尊重学生的经验,实施个性化课程。

3 .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其特征P182。 背景:

特征:延续性和继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4.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何在,为什么?P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在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 二、论述题

1.谈谈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趋势的看法。P191

(一)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面不是面向大多数,坚持教学公平 (二)建构完整的教学目标,坚持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素质教育化,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四)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 (五)完善评价体系,坚持效率优先 三、案例分析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在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一、选择题

1.提出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 A、泰勒 B、杜威 C、布鲁纳 D、艾斯纳A

2.强调课程、教学与评价的统一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 B )提出的。 A、泰勒 B、布卢姆 C、布鲁纳 D、艾斯纳

3.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教育评价名著《第四代课程评价》,是( A )的合著。 A、古巴和林肯 B、布卢姆和林肯 C、布鲁纳和古巴 D、古巴和艾斯纳 4.课程评价对象以课程目标、课程材料、课程实施及其结果等的评价,称为( C )。 A、宏观层面 B、中观层面 C、微观层面 D、学校层面 5.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认为( D )是评价的主体。 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教师和学生

6.20世纪初期,现代课程界较为崇尚的课程评价方式是( C )。 A、质性评价 B、回应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过程性评价

7.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档案袋评价成为了质性评价的方式之一,在档案袋评价中,学生档案袋的创造者是( B )。

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家长

8.在课程评价中,不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作出何种决定,他们在评价时必然会反映出某种基本的取向。比较典型的取向有( A )。

A、技术取向、实用取向和批判取向。 B、学科取向、实用取向和批判取向 C、实用取向、批判取向和社会取向 D、技术取向、实用取向和学生取向

9.由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提出的CIPP模式是指( B )。 A、外貌模式 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 C、目标达成模式 D、鉴赏模式 10.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 A)。 A.教学的结果、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 B、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C、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 D、教师、学生、家长

11.( B )是指事件的形成过程之中、在事件进行和实施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必须做出评判的阶段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12.( A )是以评价课程的整体为对象,以确定该课程的价值、效果、需要为宗旨,以选择、采用及判定绩效为依据的评价。

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