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3fb6ea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e

业,社会自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答案:D 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含贬义。萍飘蓬转。像浮萍随水飘荡,像蓬草随风飞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人心不古,指的是今人的心不如古人淳厚。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指对人的重大罪行绝不能容忍。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褒义词。文恬武嬉,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形容文武官员都贪图安逸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贬义词。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 B.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实现事物各部分的或各方面的本质联系。

C.根据法庭对黑哨事件的调查结果和法制办出具的书面材料看,他是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的。

D. 托尔斯泰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答案:D(A项“健谈”属包含词,本身有“非常”“分外”的意思B项“不只是……而且是”搭配表递进,“不是……而是”搭配表并列,此处应用后者。C“根据”不能和“看”搭配,应把“根据”改为“从”。)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某外地游客在荆州品尝了传统名菜鱼糕后,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荆州,一定还光临贵店。”

B. 汪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C.送别人一幅字,题头写:“××惠存”,落款写:“××拙笔”。 D.八十五岁老人过生日,贺词写:祝您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答案:C(A项,“光临”是敬辞,用于对来客所说的话,敬称他人的来访,客人的来临。B.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D项不宜祝高寿老人长命百岁。)

·13·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2018年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在认知度排在前100

名的中国词中, ,像春节、儒家、老子、故宫、少林等词语悉数上榜。随着 ,在国外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比如说“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的排名就相当靠前,同时经济类的词汇也不少,“人民币”、“元”、“央行”在国外民众中的知晓度最高,而被外国网友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 ”等新兴经济词汇也入选榜单。 答案:(1)传统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

(2)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 (3)支付宝(或网购或共享单车)

21.下面文段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北京1月25日凌晨,克隆猴姐妹“中中”和“华华”的萌照登上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

的封面。猴是基因上与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猴,因而彻底解决了克隆人的技术难题。这个重大创新性成果着实令人兴奋,不少闻之者不由得欢呼起来,克隆技术突破了瓶颈,看来人类可以长生不老了。更多的民众则为此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发展克隆技术,那些在历史上灰飞烟灭的战争罪犯就会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的态度历来明确:中国政府反对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疗性克隆。克隆猴,根本目的是医学研究、服务于人。 ① 不是成功克隆了猴,中国科学家就彻底解决了克隆人的技术难题。

② 。 ③ 。 答案:②不是克隆技术突破了瓶颈,人类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③不是发展克隆技术,那些在历史上灰飞烟灭的战争罪犯就会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

·14·

④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 ⑤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思路一:第一句可立意为细微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第二句可立意为大道为公、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第三句可立意为欲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第四句可立意为新事物的发展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第五句可立意为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据此,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关键词:①积累踏实;②一心为公;③艰苦奋斗;④发展变化;⑤开创新局面。比如,可将①③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踏实积累。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