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当代传播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华中科技大学当代传播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7ac215a8956bec0975e3de

一、传播 [1] 传播的定义 [2] 传播的基本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信息的活动。 2、传播的基本类型

⑴内向传播:是人的自我信息活动。

特点:①规模和空间最小,最具有隐蔽性;②信息反馈的路途短且无障碍,反馈及时;③借助的符号千变万化,极不规范。 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他认为人类从学会说话和理解符号之后,便产生了自我概念。自我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主

体我”是每个人本能的特征,而“客体我”展示的是自我社会的一面。“客体我”会向“主体我”发出“反射”,“主体我”会对这种反射作出反应。

⑵人际传播:是指单个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或其它符号交流信息的活动。

特点:①属亲身体验,只有通过感官的刺激才能完成;②多为及时性传播。一般传受双方同时介入传播与反馈活动;③在传递信

息时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④反馈方便、及时,获得反馈的机会多。

⑶组织传播:指组织各成员之间或者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特点:①组织传播较有规律;②传播的信息大多是指令性、教导性、劝服性的,并且使用的符号要规范,要使全体成员都能理解;

③组织传播的反馈要比人际传播困难,特别是在阶层性组织传播中;④传播者多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讲话,传播活动常有一定规模

⑷大众传播:是职业化的传播者或传播机构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特点:①传播规模大、范围广,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②传播者是职业化的工作人员,并且有组织严密的传播机构。传受双方能

基本固定,双方相互间有一种间接、松散式的联系;③大众传播活动是一种有相当经营规模与经营效益的大型产业;④大众传播活动具有高度的规范性;⑤要借助大量的设备与技术手段,要有大量的投资支持;⑥信息反馈困难,多为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的反馈活动。

二、传播学 [1]古代传播研究的萌芽 [2] 近代传播研究的背景:科学的背景,社会形势的背景,传播技术发展的背景 [3] 传播 学的确立:现代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原因,传播学奠基人及他们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层次 [4] 传播学的 主要学派:传统学派,批判学派 [5] 发展传播学 1、近代传播研究的背景:

⑴科学的背景:18世纪的工业革命,19世纪的电力革命,科学技术获得了极大进步。人文社会科学也有了较快发展,不少学科与

传播学有关,这些学科研究方法更科学,研究手段更现代化,把人类对传播认识推到新高点。

⑵社会形势的背景:①20世纪社会形势的变化把传播推到全社会的前面,“十月革命”西方认为是赤色宣传的结果;一战后期宣

传战作用被夸大;法西斯的宣传被看作是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20世纪初广告鼓吹“宣传万能”。②特殊环境下人们心理的变化: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人们与外界直接接触少,而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却在增大,这样人们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纽带越来越多地被大众传播媒介所取代,而全社会的重大决策与社会热点问题也越来越受大众传播影响,所以,传播研究被推到了社会极重视的地位上

⑶传播技术发展的背景:①报纸由上层社会走向大众,由简单技术到复杂,并在这个过程中,使社会接受了它,使社会承认了它

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影响力;②新兴媒介不断出现,一方面使人们对大众传播的依赖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人们又对自己越来越多被大众传播左右而产生忧虑。从而人们开始争论大众传播是好是坏的问题

总之: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水平使人类有足够的 只是和能力来系统研究传播行为;②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

变化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传播上;③传播媒介及技术的发展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内容,也给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新的冲击。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研究传播的任务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在这样的形势下,20世纪出气大规模的传播学研究就展开了。

2、现代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原因:

⑴美国的地理位置:①本土在二次大战中未遭破坏,从而使传播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一直是美国出于领先地位;②安定的环境吸引大批逃避战乱的专家。⑵美国的社会状况:美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有着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传统,在政治机制中,大众媒介是与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互相制衡的力量之一,报纸曾被成为“第二国会”。⑶美国的学术传统:盛行实用主义哲学,学术研究特别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大众传媒出现社会问题和潜在问题成了学术界必须研究的课题 3、传播学奠基人及他们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⑴拉斯韦尔: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首次比较科学地研究了传播过程及其结构,比较正确地划分了传播研究领域,为传播学

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②将宣传研究方法应用到传播研究中来,使内容分析法成为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③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

⑵列文:①一生致力于人类行为动力和控制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动力论”和“场论”的最早提出者。②二战期间,他

和他的学生运用群体动力论研究军队士气问题,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他还发现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问题,提出了“把关人理论”。③他在研究传播效果问题时认为,不能只研究传播本身,还要看到个体所处的群体对个体态度的影响。他的关于群体影响个人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理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作用。

⑶拉扎斯菲尔德:①把实地调查法确立为传播研究的又一基本方法。②建立“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领导一批学者对传播效果开

展研究,他们着重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后来这个中心的研究又从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扩展到传播媒介的政治影响,同年进行了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③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广播研究中心。④提出了“两级传播论”,破除了“魔弹论”的错误说法,使传播学研究进一步深入。

⑷霍夫兰:①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研究。②是最早研究以说服方式改变别人态度的学者。

使“控制实验法”成为了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③二战期间,研究军队士气问题。提出劝服中的单面论与双面理,宣传者的信誉,受传者的个人差别(个人差异论)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传播学的奠基人,创立了“耶鲁学派”

⑸施拉姆:①一生致力于传播学研究,建立过4个传播学研究机构,发表30部专着,约500万字。②他的研究是把新闻学、社会

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方法综合起来运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以学科的目光建立一种学术思想的体系。他的著作《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的出版是传播学正式建立的标志。③培养了大量大研究生,其中不少成为著名的传播学研究者,提出许多创见。他的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新媒介》、《人、信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一直被认为是经典著作。④他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4、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层次

理论框架:传播理论、传播模式、传播学研究方法。

研究层次:①主体层面——传播过程研究,传播者的研究,传播内容分析,传播媒介研究,传播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等。

②范围层面——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③内容层面——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等

5、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⑴传统学派:早期兴盛于美国的传播学研究学派,又叫经验学派、实证学派

主要贡献:①确立了最初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框架(拉斯韦尔划分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施拉姆以学科的眼光搭起传播

学的研究框架)。②建立了传播基本模式(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和韦佛的数学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性模式)。③在五大部类研究中产生里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如“把关人理论”)。④吸收了实证的方法研究传播,初步确立了传播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自然观察法等)

特点:①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重视调查、实验与数据。②站在媒介立场,被称为“工具中心主义”。③商业色彩浓重,不触动

现存的传播体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④研究侧重于媒介与传播过程

缺点:①强调受众研究的同时更应系统地研究媒介组织,以了解为什么媒介能产生特定的内容来。②美国研究者必须走出其狭窄

的文化死胡同。③美国的研究者应多注意传播政策的研究,并以这种研究来引导政府的政策导向

⑵批判学派:20世纪60年代从西欧兴起的传播学流派,以对早期美国的一些研究方法与观点持批判态度而得名。 特点:①研究视角上的全观取向。②研究方法上的多种设计。③政治态度上的批判倾向。直入政治问题

缺点:①传播研究没有累积更多的事实用以证实自己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②批判学派(早期)的研究应不重视受众的研究。

③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操作指标,因而常常受到“过度主观”的批评。

主要分支:

①法兰克福学派:最早的批判学派,又称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三分支”。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

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及其控制的大众传播体系持批判态度

②政治经济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分支”。代表人物:戈尔丁、默道克、柯伦。

主要研究传播体系所有制的结构、传播媒介市场约束力运行方式等问题

③“思想统治”理论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分支”。代表人物:葛兰西、阿尔都赛、波南狄萨斯。

重点研究意识形态本身及其多种表达的方式

④社会文化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是其代表。代表人物:霍尔。

主要研究社会特殊群体的大众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尤其是这种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转化为普通文化的过程

⑤社会科学学派:又叫“结构——机能主义研究学派”。代表人物:瑞特、麦顿。

主张大众传播工具应适应“社会需求”,传播媒介应按照公众需求和愿望提供信息和知识

⑥多伦多学派:加拿大批判学派中最重要的流派。代表人物:麦克卢汉、英尼斯、克卡霍费。

提出抵消或减少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节目对加拿大受众的影响,坚持培养本国的影视人员,主张广播电视节目要反应本国民族文化的特点

6、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是把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研究范畴还包括大众传播与经济发展,大众传播与文化水准的提高,大众传播与社会现代化程度等。 理论来源:有关发展的理论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

代表性观点:

⑴勒纳的基本理论模式《传播社会的消失——中东现代化》

内容:①国家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传统社会——过渡型社会——现代社会。

②国家发展的社会动力的第一要素是现代的“流动性人格”的注入,第二要素是大众传播媒介

特点:勒纳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现象,强调人的自身现代化及大众传播对人的心理现代化的作用。 不足:他的理论过于简单,忽视了整个社会形态和结构以及其它因素对大众传播的制约作用,并且也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民

族特点、文化传统和具体的社会条件。

⑵施拉姆的传播发展战略《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内容:①指出传播在国家发展中的守望、决策和教育的基本功能;②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可以加速社

会变革的进程,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③探讨了全球信息流通不均衡现象。

⑶罗杰斯的“创新——推广”模式《创新发明的推广》

内容:这种模式把新事物的传播过程归结为四个要素:①新事物。可以是新发明、新知识、新概念等。②传播推广的渠道。包括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③时间。对个人而言,一般新事物的传播要经历四个阶段:知晓——劝服——决策——证实阶段;在组织传播中的五个阶段:公布新事物——理由化——改造新事物或组织结构——普遍认同——正规化。④人。依创新性程度分为创新者、早采用者、早跟进者、晚跟进者、落后群。此外,社会体系也是影响“创新-推广”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⑷莱克什马纳·老的理论模式

内容:传播是使社会变迁过程顺利进行的因素,充分的信息有助于发展活动的良性循环和有助于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方法,提高产

量和生产率,而生产率的提高又引起了收入的增加,这样消费习惯也就随之变化了。所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播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是互为因果关系,没有谁先谁后。

三、传播者 [1]传播者的类型与特征 [2]传播者的任务 [3]传播者的权利与责任 [4]记者与信源关系的三种情况 1、传播者定义:传播者指在传播活动中,借助特定媒介发布信息的人。 2、传播者的类型与特征

⑴按对媒介的依赖程度:①直接传播者:运用人类自身固有的手段(如语言、体势),无需借助工具媒介发布信息的人。

②间接传播者:借助工具媒介(如铃声、电话等)发布信息进行传播活动的人。

⑵按是否具有职业性:①普通传播者:相对于专职传播者来说是非职业化的传播者。

②专职传播者:具有专业传播技能、以传播为职业的人。

⑶按传播的不同层次:

①人际传播者:特征A、广泛性和普遍性。每个人都是人际传播者;B、具有双重身份。传播者并非单纯地发布消息,同时他还可 能接收信息;C、灵活性。手段和发布的信息都不固定。

②组织传播者:包括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外传播:向外部公众宣传本组织的宗旨、目标和活动,树立本组织的良好形象,是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行为。)。对内传播包括A、上行传播:信息自下而上流动的组织传播形式,一般表现为下属向上级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要求,其传播者处于被领导者的位置,具有服从性。B、下行传播: 信息在组织内部自上而下的传播。具有权威性、支配性、规范性。C、平行传播:信息在同级的成员中的传播,传播者在地位上一般是平等的,其传播方式近似于人际传播。 ③大众传播者:一是指以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为职业的个体;二是指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社会组织机构。特征:职业化、组织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 3、传播者的任务

①搜集信息。传播者的信息应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这要求传播者必须深入生活。不同的传播者搜集信息的重点和方法各有不同。 ②筛选信息。传播者要剔除不值得传播或不应该传播的内容,保留有传播价值的信息。立场、地位不同对信息的取舍影响较大。 ③加工信息。大部分信息经加工后才能传播,传播者必须从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加工后的信息包含了传播者的价值观,但还需

考虑受众的喜好,使受众乐于接收并接受

④实施传播。把加工好的信息发送给传播对象的活动。

⑤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传播之前,传播者已有预期的预测,但需实践来检验。人际传播中,收集反馈容易、及时;大众传播的

反馈是零星的,缓慢的,需要主动去调查。处理反馈的信息,指导以后的传播活动。

4、传播者的权利与责任

⑴权利:①传播是人类基本活动,法律许可范围内人人都有传播的权利。不能越出法律许可的范围,否则会受到制裁。

②大众传播机构有一般公民和法人所不能享受的某些权利,即特许权。特许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特别是监督政府功能。其中有绝对的,有相对的,中国不该照搬外国

⑵责任:①责任与权利并存。传播者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②大众传播因为影响广,权利充分,它所承担的社会

责任就更大。不仅不能违反法律,还不能违反社会公德和传播者的职业道德

5、记者与信源关系的三种情况(吉伯与约翰逊)

①分离关系。传播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与信源之间或者距离远或不常联系或分属不同团体,彼此之间价值观也很不相同。传播者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件,他可以不受消息来源的制约。②合作关系。传播者与信源之间分属不同的社会系统,但是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彼此需要对方,因而能够互相合作。③同化关系。传播者与消息来源体系完全相同,价值观也完全一致,处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即信源完全控制者,使传播者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传播

四、受众 [1]受众的类别与特征 [2]受众的接收动机 [3]受众的权利 [4]反馈 [5]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别论,社会关系论,文化规范论。[6]受众的选择心理与选择行为 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受众对媒介形式的选择性:需要程度,难易程度,成本高低。

1、受众的定义:受众即大众传播的接收者,是信息到达的目的的。除个人之外,还有组织和社会两个层次。受众是传播信息的使用者,是传播过程中的译码者,是传播之后的反馈者。 2、受众的类别和特征

⑴个体传播受众。特征:人际传播中的受传者,同时又是传播者。

⑵组织传播受众。特征:①因组织规模大小不同,组织传播的受众人数差别大。②因组织是有意识构建起来的完成特定目标的社

会群体,所以组织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这与大众传播受众不同之处。③组织是有严格分工和制度化的权利体系,下行传播的受众处于被领导和被支配的地位,具有服从性和行为的规范性。

⑶大众传播受众。特征:从受众构成的角度分析 ①数量众多;②成分复杂;③地域分散。④难以确定。

从受众接受行为的角度考虑 ①接收自主;②具有可变性;③多数受众以休闲时间在家庭内接收为主。

3、受众的接收动机(主要说共同点)

①了解环境信息,为适应和改造环境寻求决策依据。②满足合群需要,实现心理健康。③娱乐消遣活得精神享受。④获取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 4、受众的权利

①真情实况的知悉权。②有害内容的拒斥权。③人格尊严的维护权。④直接表达的自由权。⑤对传播媒介的监督权。 5、反馈

定义:反馈指在传播学中,传播者从受众那儿获取传播的接收状况及接收后反应的过程 类型:

⑴以传播效果与传播者预期效果的关系作为划分标准,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正反馈指传播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相一致, 有利于增强传播者的信息。负反馈指传播效果与传播者意图存在差异,有利于传播者反省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以后的传播。 ⑵以传播前后收集反馈作为划分标准,可将反馈分为前馈和后馈。前馈是指传播前预先理解受众对象的意见要求和建议的过程。后馈是指传播后收集反应性信息的过程

特点:⑴人际传播中的反馈:比较迅速、及时、充分。⑵组织传播中的反馈:反馈多为逐级传播,每一级可能都会对反馈的信息

进行筛选,这样一方面使其精炼,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信息失真。⑶大众传播中的反馈:①非义务性;②迟缓性。⑷大众传播者收集反馈的特点:①间接性;②累积性;③代表性;④定量性。

6、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06比较: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别论、社会关系论;04文化规范论)

最早的受众理论是靶子论。这种理论同时也是传播效果理论,认为受众只要接收了传播他们就会接受传播者主张的一切,如同靶子中弹后应声而倒一样。德弗勒认为的四种可以解释受众的接受行为的理论:

⑴个人差异论(霍夫兰):认为媒介的信息包含特定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与传播对象的个人特征相结合产生特定的作用,个人

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受众中不同的成员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

差异分五种:①个人心理结构不同;②先天禀性与后天习性不同;③认知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念与信仰不同;④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或主张不同;⑤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素质不同。

⑵社会类别论:①受众成员之间的个人差异不妨碍其中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是他们在社会中结成某

种类别的群体,同一类别的群体在一定的方面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这使他们喜欢选择近似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并对具有共同兴趣的内容作出大体相近的反应。②可以以不同的标准划分社会类别,其中无以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的相同使人们容易接近。③社会类别论的实践意义:指导大众传播机构根据类别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作出传播信息,显着降低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果。

⑶社会关系论:人的社会关系会对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价值观产生明显的影响,包括对他们的信息的接收和接受。人们的相

互关系对于传播效果有重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有时比大众传播还高。大众传播的效果由人际影响和大众传播影响的合力决定。

具体:①传播者与受众的社会联系越紧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越大。②在受众成员之间,受众与其所属的群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左右着大众传播的效果。③人际影响与大众传播的方向一致时,它可以提高大众传播的效果,反之则削弱 ⑷文化规范论(后发展为社会期待理论):大众传播不一定对受众产生直接的效果,但是它可以影响受众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使

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固定或发生变化,而这种固定了的或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影响受众,最终取得传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