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毕业设计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8e6f14cc7931b765ce15f9

毕业设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作物通过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所消耗的水量称为腾发量,通常把这种腾发量称为作物需水量。

2、灌溉制度: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及灌水技术等条件,为作物高产及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

3、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4、灌溉定额: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5、灌水率(灌水模数):指灌区单位灌溉面积(以万亩计)上所需的净灌溉用水流量,又称灌水模数(即:q=Q/A单位m3/s〃万亩)

6、灌溉水利用系数: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二、思考题

1、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此次设计中用的是哪一种?

答: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和土壤水饱和度。

2、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答: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气象条件(温度、日照、湿度、风

1

速)、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土壤肥力、农业技术措施和灌溉排水措施。

3、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内容有哪些?

答:灌溉制度是指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及灌水技术等条件,为作物高产及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

制定灌溉制度的内容有: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

4、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设计中用的是哪种方法? 答: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有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5、为什么要对初拟灌水模数图作必要的修正?如何修正 答:因为在各时期的灌水率大小相差悬殊,渠道输水断断续续,不利于管理,如以其中最大灌水率计算渠道流量,势必偏大,不经济,因此,必须进行修正。

修正时遵循三个原则:(1)应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尽可能消除灌水率高峰和避免小于5天的短期停水现象,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30%。(2)尽量保持主要作物关键期的灌水时间不变,必须变动时,灌水日期前后移动不得超过3天,若同一种作物连续两次灌水均需变动灌水日期,不应一次提前、一次推后。(3)延长或缩短灌水时间与原定时间相差不应超过20%,尽量调整次要作物、

2

非关键期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延续时间,最后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

6、什么叫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有哪些基本类型?本次设计用哪种方法?本次设计用的是畦灌

答:地面灌溉指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沿地表面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

地面灌溉分为畦灌、沟灌、淹灌、漫灌。 7、灌排渠系规划布置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灌渠应遵循的原则是(1)沿高地布置,力求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2)灌排结合,统一规划。(3)要安全可靠,尽量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以求渠床稳固,施工方便,输水安全。(4)力求经济合理,尽量做到渠线短,交叉建筑物少、土石方量少、拆迁民房少。(5)便于管理,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6)要考虑综合利用,尽可能满足其他用水部门的要求。(7)积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排渠系规划布置遵循基本原则:(1)各级排水沟道应尽量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低处,以便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条件,实现顺畅的自流排水。(2)干沟出口应选择在容泄区水位较低、河床较为稳定的地方。(3)尽量做到分片控制。(4)要充分利用排水区内的湖泊、洼地、河网等滞蓄部分涝水,减少排水流量。(5)骨干排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天然河沟和现有排水设施,降低工程造价。(6)为更好地发挥灌

3

排系统的作用,一般应将灌溉与排水分开布置,各成系统,以免相互干扰,造成排水和灌水困难。(7)排水沟道系统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灌溉规划、道路及林带规划等结合进行,统一布置,相互协调,减少占地,避免交叉,便于管理,节约投资。(8)骨干排水系统应充分考虑引水灌溉、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要求。

8、结合本次设计简述灌排系统的组成?

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泄)水渠道组成。

9、何谓灌排相邻布置和相间布置?两者各适用于什么条件?本次设计用哪种类型?

答:灌排相间布置,在地形平坦或有微地形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控制,工程量较小,这种形式称为灌排相间布置。

灌排相邻布置,在地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渠道只有向一侧灌水,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边的径流,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只能并行,上灌下排,互相配合,这种布置形式称为灌排相邻布置。

10、简述渠系建筑物的选型与布置的基本原则?

答:渠系建筑物的选型与布置的原则:(1)渠系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工程规模、作用、运行特点和灌区总体布置的要求,布置在地形条件适宜和地质条件良好的地点。(2)渠系建筑物的布置应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管理的要求,保证渠道安全运行,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水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需水。(3)尽量减少建筑物数量,宜采用联合建筑的形式,形成枢纽,节约投资,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