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92685d804d2b160b4ec0b8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233004 学分数:4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学时: 40

大纲说明:

一、课程设置目的: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的学习掌握分析国际经济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础。本课程尽管对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要求,但对于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基础问题,本课程将进行扼要的回顾和讲解。在教学中,本课程一方面注重讲授本学科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和国内政策问题的理解,传授国际经济关系的核心研究方法和先进理念,提高学生分析国际经济关系变化和政策效应的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政策。难点在与要求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阐述这些理论核政策。

二、教学对象:

经济学类本科生,专业为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本科生。 三、课程结构与时数分配

篇 导 论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第八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 第二篇 国际金融理论 第十章 汇率与外汇市场 合计 2篇10章 4 40学时 章 学时分配 2 4 4 5 4 2 4 4 3 4 大纲正文:

一、讲授部分(40学时)

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2)掌握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和特征 三、国际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经济理论的演变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二、国际金融理论的演变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2)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3 )掌握国际贸易的起因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等产量线概念 等成本线概念 二、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国际贸易利益的概念 消费利益的概念 生产利益的概念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在国际贸易中的分解 作业:

---课后请做教材P36页中的第1、3、4、6、7题。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教学要求:

(1) 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2) 掌握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3) 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现代经济学发展历程

早期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现代经济学 (一)早期经济思想 (二)古典经济学派 (三)新古典经济学派 (四)现代经济学 二、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成本说的假设条件与基本内容 (二)绝对成本说的案例 (三)绝对成本说的评价

二、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李嘉图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一)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析比较 (二)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福利比较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三)国际均衡价格 (四)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五)贸易利益

第三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一、迈克道格尔(MacDugall)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 二、斯特恩(Robert Stern)的进一步实证检验 三、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评价 教学重点:

1.比较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异同 2.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与内容 3.了解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 作业布置:

教材第44页第1、3、4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教学要求:

(1)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2)掌握H-O模型

(3)掌握要素价格与均等化理论 (4)掌握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关系 (5)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教学课时:5课时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一、要素禀赋 二、要素密集度 三、模型基本假设 第二节 H-O理论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三、H-O定理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理论) 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

二、H-O-S定理的假设条件与基本内涵 三、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H-O理论的推论,又称H-O-S定理)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推导 第四节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 一、里昂惕夫之谜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第五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三、悲惨增长

教学重点:

1.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与内容

2.掌握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与罗布津斯基定理 3.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及相关解释

作业布置:

教材第85页第1、2、3、4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教学要求:

(1)理解短期中的生产要素

(2)掌握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模型的均衡解 (3)了解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节 特定要素模型 一、基本假设

二、模型的均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