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三山水田园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三山水田园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97e955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a

题材三山水田园诗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 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I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 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 “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 “暮景” 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云门诸山 宗 臣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1 / 3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 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 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 D. 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 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

4 ?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泥溪 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油饼,味过八珍烹。

I注:齐:通“剂”,调也。调和味道谓之剂。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用一“塞”字,把斜阳的光芒写得具体可感,温暖明亮,用字 新颖峭拔。 B.

朵喝酒而泛上红晕, 示了景色的优美。

C. 颈联通过叙事、议论来抒发感情。因“喜荫”而“休驾”,因“疑昏”而“问程”,诗人 的表情神态也尽在其中。 D.

尾联“味过八珍”看似无理, 实则巧妙。因为它真切地揭示了饥肠

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傍晚的花平静的水面绽放笑容,生动形象 地展

辘辘的旅人在天色将晚 时的独特心理,让诗歌富有生活气息。

E. 诗歌题材平凡,远近结合,先写远望之景,再写眼前之景,布局精妙自然,绘人以丰富的 空间层次感。 6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AD [A 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 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D 项“元日”指农历 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 月初一 ( 汉武帝始,清末

2 / 3

止 )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 2 ?①过节的愉悦之情:

“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

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

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 笑。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 “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

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 路”“但祝”“那愁”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3. BC [B项颔联写攀高登险, 并没有表现“登山的悠闲”。 C项“紫笙”本指仙乐, 此处并 非真实的乐声。 ]

4 ?①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② 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情致;③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 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5 ? BC [B项“拟人”错,应为“比喻”。

C项颈联没有“议论”的表达方式。

]

6 ?①热爱自然、轻松愉悦的心情。前两联通过蜿蜒的沙路、明亮的斜阳、柔美的晚花和浅浅 的涟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②留恋景色又急于赶路的矛盾心情。颈联描 述诗人既担心时间已晚急于赶路,又留恋树荫不愿离去的矛盾心理。③对归家生活的向往之 情。日暮时分,飘来炊饼的香味,诗人感叹,这种味道胜过玉盘珍馐。④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之情。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