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恰县矿产资源与地质特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新疆乌恰县矿产资源与地质特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af805caf1ffc4ffe47acca

石的组构及成份将其分为两种自然类型,分述如下:

块状矿石:深灰色,主要分布在矿带中部,品位高,为主要矿石类型,属一级品矿石。矿石主要由黄铜矿及少量黄铁矿组成。

浸染状矿石:灰色、灰黑色,分布广,主要伴随块状矿石或矿化带产出。矿石主要由细粒黄铜矿、石英、黄铁矿组成,局部具细网脉状构造,为热液沉积成因。

4.2.2.2 矿石工业类型

该详查区矿石为硫化矿石,按矿石组构及品位不同可分为:块状硫化矿和浸染状硫化矿。前者品位较高。

4.3 矿体的围岩及夹石

矿体主要产于中新统克孜洛依组第二岩性段(N1K2)中,含矿岩性主要为蚀变型砂岩,围岩为中细粒砂状结构,岩石呈厚层状、块状构造,矿体顶底板岩石均为钙质砂岩,致密、坚硬,硅化强。

在坑道中有夹石,呈透镜状,厚2—3米,岩石呈灰白色,中粗粒砂状结构,与含矿岩层及矿体顶底板岩石一致。

4.4 矿床(共)伴生矿产

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铜,无其它伴生有益组分可达综合利用质量分数要求。铜品位不高,品位变化较稳定。其它元素含量达不到综合利用质数要求或甚微,无综合利用价值。

4.5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 4.5.1矿床成因

伊日库勒铜矿体受地层层位、构造部位和岩相古地理环境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砂岩,在海底沉积洼地沉积,经后期交代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叠加改造而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砂岩铜矿。

(1)含矿层位

16

含矿层位是属于中新统克孜洛依组第二岩性段(N1K2),含矿岩性主要为蚀变型砂岩,为一套含少量酸性-中酸性的火山系碎屑的化学沉积岩和陆原碎屑沉积岩,主要岩性为灰绿、深灰色钙质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等。

(2)沉积古地理

中新统晚期伊日库勒铜矿床为一小型洼地,为含矿层(中新统克孜洛依组第二岩性段(N1K2)地层)提供了较好的沉积环境,在该洼地内由于地形的差异,又分布有一系列小的次级洼地,后经褶皱变形作用形成沿走向分布的化学沉积层十分厚大地段,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和初步富集,每一厚大部位对应相应的矿产集中区。

(3)构造活动

详查区顺层次级断层是多期活动的复式构造,显然它改造了矿源层,使矿化元素活化迁移并进一步富集成矿。

总结

矿床成矿规律

⑴区域上铜矿有三个矿化层:元古界多金属矿化层、上古生界志留系含矿层、新近系中新统含矿层,表现长期继承演化特点。

⑵中新统含矿层位稳定,属层控铜矿层位,含矿建造为海相砂岩夹碳酸盐建造,受古生代裂陷槽及二级盆地控制。

⑶近东西向构造控制了串状展布的热水沉积盆地,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⑷几个主要铜矿(点)床呈等间距沿带分布,伊日库勒铜矿位于西南部,含矿层稳定展布,岩石普遍矿化,矿化带规模较大,局部富集成矿,具有良好的成矿控制空间。

远景评价

⑴伊日库勒铜矿化带规模大,产出稳定,深部是成矿的有利部位,进一步寻找富矿体、隐伏矿体,加强探矿工作。

⑵伊日库勒铜矿为层控矿床,含矿层稳定,沿层位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17

1952年~1953年“新疆喀什西北—克孜勒苏河流域1∶20万地质测量及普查工作报告”(俄文)。

1976年,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1∶20万喀什地区地质图及说明书”(又名喀什专报)

1956年,地质部十三地质大队在详查区南部进行过1∶50万地质调查;同年,新疆冶金局702队在勘查区东南部进行过1∶20万地质调查。

1961年,新疆地质局喀什大队在勘查区西北部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

1967年,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在木吉-塔什库尔干一带进行了1∶100万路线地质、矿产调查。

1979年,新疆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根据前人资料编制了新疆超基性岩及铬铁矿报告。

1994年,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三分队在详查区中部进行了1∶5万奥依塔克幅(J-43-43-B)、阿克塔什幅(J-43-31-C)区域地质调查,出版了地质报告和地质图。

1997年,新疆区调一大队四分队在萨瓦亚尔顿地区开展了1∶5万奥依巴拉、吉根等8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涉及到测区西北部部分地区。

1998年,新疆地质调查院第二地质调查所在详查区中部进行了1∶5万坑希维尔南半幅(J43E004011)、克其克托尔北半幅(J43E005011)、喔尔托克幅(J43E005012)、波斯坦铁列克幅(J43E005013)、苏古鲁克幅(J43E006014)区域地质调查,提交了地质报告、分幅地质图和说明书。

本论文资料对乌恰县介绍部分来自百度百科,其它部分均为自己工作整理所得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