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招教学前心理学0384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陕西招教学前心理学0384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e5d50fbb68a98271fefa1a

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D ) A.客观性 B.活动性 C.发展性 D.高效性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4岁

4.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墨点数是( B ) 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5.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 B ) A.10天 B.半个月 C.20天 D.1个月

6.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B ) A.机械记忆效果好 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在发展 D.两者不可比较

7.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B ) A.语词记忆 B.形象记忆 C.有意记忆 D.意义记忆

8.幼儿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是以下哪方面的具体表现(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9.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A )

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

10.问幼儿“什么是鸟?”回答说“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平?( B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 B.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 C.接近下定义水平 D.初步概念水平

11.儿童在语音发生过程中,扩展和收缩趋势是( D ) A.同时发生 B.实际不存在

C.收缩在前,扩展在后 D.扩展在前,收缩在后 12.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 D )

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 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 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 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 13.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与儿童的社会性需要与以下哪个方面有关( A ) A.社会性交往 B.社会性动因 C.社会性认知 D.社会性适应

14.根据目前研究,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 C ) A.有很大价值的 B.没有价值的 C.有限的 D.无限的

15.幼儿积极参加“值日生”劳动,其动机常常是( C )

)A.一致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高效的

16.儿童自我控制发展迅速的时期,大约在( B ) A.3~4岁期间 B.4~5岁期间 C.5~6岁期间 D.6岁以后迅速

17.根据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4岁时儿童智力已发展了约( B ) A.20% B.50% C.80% D.92%

18.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往往估计过高,这类孩子属于( C ) A.受欢迎型幼儿 B.被忽视型幼儿 C.被排斥型幼儿 D.中间型幼儿

19.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B ) A.言语性攻击 B.生理性攻击 C.主动性攻击 D.反应性攻击 20.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C ) A.操作 B.交往 C.游戏 D.言语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及具体表现。P69 答: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主要是额叶部分成熟程度的局限。额叶大约在7岁时才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幼儿期有意注意远未充分发展。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成人的指引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同时引导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例如,为了注意看书,幼儿会用手指着书。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更好地维持有意注意。 22.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感知觉规律及涵义。P109

答: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感知觉规律有:适应现象、对比现象、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①适应现象是指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②对比现象是指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③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指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事物,有些刺激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

23.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P153\\P154 答: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③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⑤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①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 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③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24.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和交往发展的作用。P264 答: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①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影响。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U”字形关系。惧怕和痛苦的

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索活动。 ②有美感情绪色彩的词和有恶感的词相比,前者识记效果明显地好。 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①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

②幼儿仍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③在婴幼儿期,情绪的感染作用尤为突出。 25.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P368 答: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具体表现有:

①在游戏活动兴趣方面表现出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

②在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表现出差异: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另外,男孩之间更多打闹,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

③在个性和社会性方面表现出差异: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观察力优于女孩。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试述学前儿童记忆策略形成的特点。P121

答:学前儿童记忆策略逐渐形成,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

①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地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

②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材料加以整理分类,例如,边识记边把图片分类。

③间接的意义识记。年龄较大的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组成的规律,以帮助记忆。 27.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P392 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比如,2~3岁儿童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借助感知觉和动作可以进行思维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中所保持的表象越来越多,在量变的基础上,儿童的思维活动发生了质变,产生了具体形象思维。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前后发展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先前的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

儿童心理随着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发生质变,表现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重要差异,使儿童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这也就是成人有时“突然”发觉孩子近来“懂事”了、“长大”了的缘故。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是辨证统一的。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采取渐变的形式,在原有的质的特征占主要地位时,已经开始出现新的质的特征的萌芽,而当新的特征占据主要地位之后,往往仍有旧的特征的表现。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辨证统一的,在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质变,构成了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特征之间的交叉又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28.在我国南方农村过去以“木桶育儿”,常见的具体方式是:6—7个月的婴儿被养育在上口小、下口大的木桶里,木桶的下半部用带孔的板隔开,下面放着炭火盆为婴儿取暖。孩子每天要在桶内放6—8个小时,只在喂奶和睡眠时抱出,木桶育儿要持续到2岁以后。这样育儿方式会影响婴儿动作、认知、社会性发展吗?并加以分析。

答:这样的育儿方式会影响婴儿的动作、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首先,6、7个月——2岁的婴儿正处于掌握人生最初的、起码的、基本的动作阶段,开始会抓握、爬、站、走等动作。长期在木桶中,孩子没有自由活动的余地,动作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岁前的婴儿思维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需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获取外界信息,了解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木桶育儿一方面局限了孩子的活动范围,使孩子处于完全被动状态,没有积极探索的机会。另一方面,孩子缺少感知刺激,无法获取更多关于世界的信息,其认知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6、7个月——2岁的婴儿正处于依恋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每天只在喂奶和睡眠是抱出,孩子与母亲皮肤接触、情感交流的机会非常少,母亲对孩子的需要不了解、不敏感,因此,木桶育儿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影响孩子人际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 “木桶育儿”的方式对婴儿动作、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阻碍婴儿的健康成长。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C.调查法

B.实验法 D.测验法

2.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 A.0到1岁 C.2岁到4岁

B.1岁到2岁 D.3岁到6岁

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 A.稳定性比较差 C.转移能力有限

B.范围比较小 D.分配能力较差

4.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 A.5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D.1岁左右

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B.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