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四大名著鉴赏》之水浒传笔记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尔雅《四大名著鉴赏》之水浒传笔记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0793e77f1922791688e85e

(一)水浒和三国故事 霍四纠专门讲三国故事

小说作者对关羽的景仰之情:“大刀”关胜(义勇武安王关羽之后)上梁山后并无建功却得排位第五;朱仝——美髯公,讲义气,重然诺;杨雄——病关索((花)关索,民间“柴堆三国”中关羽的儿子)

林冲形象的设计从张飞得到了灵感;李逵,鲁智深,雷横等张飞式人物;朱仝雷横的搭配类似于关羽张飞。

刘备的影响:宋江,谦逊爱才,一副儒家做派

(二)水浒与五代故事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朱李石刘郭) 宋元话本《五代史平话》,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开篇引用宋代邵雍“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打虎英雄:子路、卞庄(春秋)、李广、

李存孝(后唐,最有名最相似,原名安敬思,后唐开国国主李克用义子,后因人陷害而死,元杂剧《哭存孝》——关汉卿) 《雁门关存孝打虎》——陈以仁(放羊时打虎)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罗贯中 《折担儿武松打虎》(失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年轻时借买肉找茬,“割不从法”杀过一个恶霸屠夫

杨志卖刀:《五代史平话》刘文政买刀,不同的是买刀人杀了卖刀人

单廷圭名字是借用五代人物的

关胜打败单廷圭——五代中单廷圭(幽州太守刘守光部下)被后晋周德威所擒

柴进:后周柴荣后代,誓(丹)书铁券——封建帝王赐给功臣的凭证

殷天锡欲霸占柴家花园,李逵打死殷天锡,柴进自以为誓书铁卷可以护身

(三)水浒与说岳故事

水浒到南宋末年基本定型(文学创作的滞后性),南宋初年“中兴时期”

历史上南宋末年抗击蒙古的民族英雄张顺,身中四枪六箭,浮尸水中。张贵(与张顺一同抗战的)曾招募两名水性很好的部下 水浒中张顺“浪里白条”,征方腊,涌金门中枪而死于西湖水中,被龙王封为“金华太保”,宋江在涌金门外建庙

《中兴名将传》王六大夫(说书人),主要人物“中兴四名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后来岳飞功绩逐渐被人们认可,而张俊与秦桧勾结害死岳飞,遭人唾弃,所以中兴故事逐渐变为岳飞故事)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熊大木,主人公已经变成岳飞,较枯燥 《说岳前传》清代

水浒与说岳相关的例子:

1.三打祝家庄,本想投降的扈成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李逵误杀——扈成是中兴时候人物,官军内讧被杀

2.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史上关胜因阻刘豫降金被杀

刘豫投降后建立伪政权“大齐”都城在河北大名府——蔡京女婿梁中书 3.征方腊,朝廷派遣张招讨与刘光世,点宋江为先锋(不直接用张俊,因为名声节节下降)

4.岳飞的投影:宋江

心怀忠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爱惜名节

岳飞有贴身侍卫马前张保、马后王横,岳飞阻王横动手导致其被乱刀砍死——宋江因爱惜名节骗李逵喝下毒酒

5.水浒忠义堂“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钱财不扰民”——效仿岳飞主张“文臣不爱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6.钟相杨幺洞庭湖起义被岳飞镇压,宋江故事吸收洞庭起义素材的契机就在于中兴故事的盛行,宋江由山贼变为水寇

(四)其他话本故事对水浒的影响 1.杨家将

杨家将的悲剧底蕴传达给杨家后裔杨志

莽和尚形象:五郎杨延德,是一切莽和尚的源头,是最先闯入文学画廊的英雄僧侣的形象。

水浒的坏女人大多姓潘——杨家的死对头潘仁美(国丈)

2.《平妖传》

二十回《三遂平妖传》——罗贯中,四十回《新平妖传》,演说北宋庆历年间王则起义

郑州知州派董超、薛霸把卜吉发送并害死——林冲、卢俊义

王庆的形象与平妖传中的王则有相似之处:军卒出生;都受到上司盘剥欺凌;王则身边有胡永儿,王庆身边有段三娘 “农夫背上添心号,渔夫舟中插认旗”

3.绰号联系

“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李广射虎,中石没羽),“打虎将”李忠(“李忠祖是霸陵生”,李广被霸陵尉刁难),“小霸王”周通(项羽),孙立“病尉迟”孙新“小尉迟”(尉迟恭),“赛仁贵”郭胜(薛仁贵)

水浒中的晚起情节

水浒传是世代累积、大家写定的作品,写作时间长,作者众多,但不是无休止的累积。插增——插在中间(容与堂本中有插在开头,第一回)

聂绀弩认为林冲故事就是晚起故事,和其他故事有许多雷同之处(董超薛霸押解卢俊义,王庆落草,杨志卖刀),但林冲故事又更加合理,前十三回后起 胡适说王进故事是照搬王庆故事

侯老师认为前十三回晚起

1.只有好汉才能享受出场诗的待遇,后起作者不知道出场诗的规律,18位没有出场诗:写漏了或者把出场诗删掉(天罡星只有公孙胜和刘唐没有) (1)一.些好汉的出场诗误删或不得不删,如刘唐,早期水浒里绰号是“尺八腿”,出场诗也该围绕绰号,而后来绰号改为赤发鬼,出场诗不得不删。

(2)因为百回本中林冲先于晁盖上山,但小说不可能写林冲自己占山为王、招兵买马,所以设计王伦,杜迁,宋万这些人物,但漏写杜、宋出场诗

2. 22位好汉出场诗不在第一次出场(林冲,鲁智深,柴进),侯老师认为早期成书中这些人物首次露面(也就是在实际有出场诗的章回)晚于后期成书中首次露面,这也证明前十三回晚起。

3.为什么没有公孙胜的出场诗?

原本身份更可能是军官,而不是道士,身份改变

首次亮相于智取生辰纲,八位好汉行动,题目却是“七星聚义”,作者为什么要把白胜排除在七星之外?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故事中需要增加一人故而把白胜舍去。白胜被捕后,宋江报信,六七不定。公孙胜在这次行动中可有可无,后来居上的梁山首领。

晚起证据:没有出场诗的天罡级人物;很难与原有故事水乳交融;在结构方面起一定作用(凡是起结构作用的往往是晚起人物)。

小说家出于什么目的将公孙胜的身份由军官变为道士?又为何把他提拔到排行第四的好汉这一高度?

(1)要塑造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吴用不能呼风唤雨无法完全充当诸葛亮这一人物,公孙胜与吴用优势互补,共同充当诸葛亮。

(2)公孙胜的变身和提拔可能跟小说创作过程当中道教地位的攀升有关。智取生辰纲是第一场战斗,参加这场战斗必成元老级人物,有助于拔高道教地位。

水浒传和宗教

外国学者认为水浒宗教倾向:袒道仇僧——公孙胜、戴宗、樊瑞是道家代表人物;鲁、武是假和尚,真和尚往往是反面人物(崔道成,裴如海) 但实际上,佛道两教作用并不凸显

中国的农民起义几乎带有宗教色彩,宗教成为和皇权思想相抗衡的精神武器,为起义领袖所利用。

方腊借助“左道”摩尼教造反,钟相造反可能也利用摩尼教。

摩尼教起源波斯,吸收拜火教、基督教、佛教思想,又称为“明教”、“明尊教”,最早唐代传入中国。晚唐衰退,宋元盛行。

摩尼教从时间,空间,精神实质上对水浒都有影响 1.水浒屡屡称宋江等人为魔王、魔君、魔头、魔心未断(宋史里才开始出现了“魔”字,此前更多用“妖”字,吃菜事魔、魔贼、魔王等都是专指摩尼教)暗示着宋江等人有摩尼教的背景

2.晁盖宋江如果真的是以摩尼教教主为原型,那么他们正应该有大量的教产,能够做到小说里写的仗义疏财、视金似土(南宋 庄季裕《鸡肋篇》“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也”)

3.水浒好汉焚香宣誓的做法与摩尼教一模一样

4.水浒好汉抱着一种憎女倾向。宋元民间对女性并没有这样的憎恨,排斥家庭、拒绝婚姻正是摩尼教的教义——“二宗三际论”:二宗指光明、黑暗两个阵营,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水浒中的好汉大多不近女色,抱着宗教式的偏执态度,可能是受摩尼教反对婚姻痛恨繁衍的教义的影响。

5.当农民被逼上山时往往抛弃摩尼教逆来顺受的训示,利用其憎恶现实世界的说教来鼓动群众,利用其光明必胜的信念来激励战斗。摩尼教教义在某种情况下发生畸变。

6.宋江的表字“公明”、绰号“呼”与摩尼教教义有关——“明教”,“呼神”

水浒的文体类型定位

“四大奇书”(明 李渔提出):王世贞认为是史记,庄子,水浒,西厢记 冯梦龙认为是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 美国 浦安迪提出“奇书体”

最早把水浒定位为“英雄传奇”的是郑振铎:水浒,说唐传,平妖传(并不严密,应是神魔小说),粉妆楼…..郑振铎认为凡是讲英雄故事,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品都是英雄传奇

鲁迅把水浒与三国归入“讲史” 孙楷第把水浒归为“公案侠义”

水浒在小说文体演变史中的重要意义

马铃薯式的文学繁殖方式:《大宋宣和遗事》“讲史演义”—《水浒传》“第一英雄传奇”—《金瓶梅》“第一世情小说”(另外在容与堂本前序中提到《清风寨》、《寿张县令黑旋风集》)

《水浒传》小说的演变史,也是小说文体的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