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某煤矿年产3万吨煤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08d3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4

广西 湖南 四川 云南 重庆 合计 400 4500 6100 4500 2100 18200 2700 5400 6500 4500 2500 32200 400 4500 6500 6300 2100 20300 2800 5700 7000 6300 2600 35900 黔东南州麻江县属缺煤地区,本地区煤炭生产量不能满足本地区工矿企业和民用煤要求。

综上所述,**县**煤矿所生产煤炭的销售市场是有保证的。

(二)产品价格分析 1. 矿区产品价格现状

目前当地小井生产的煤炭井口吨煤综合售价平均210元/吨左右。通过火车外运的销售价格还要高出本地销售价格。根据省内外对煤炭的需求情况,价格基本稳定。

2. 矿产品价格稳定情况及变化趋势

本矿煤种主要用途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随着“西电东送”和“黔煤外运”工程进一步实施,煤炭市场需求量将逐渐增大,目前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煤炭产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本矿煤质较好,基本满足用户要求,价格将比较稳定。在2008年,本矿的井口吨煤价在380元以上,最高的纯煤,每吨的井口价在600元以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市场价格和需求量都将大幅度提高。

第三章 矿产资源、地质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3.1 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县**乡无大型矿井开采,辖区内仅有少数民营小型矿山。为解决周边工矿企业用煤和农村居民生活用煤而规划设臵该矿井。根据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351号文件,该矿与其它矿井无矿界重

9

叠。今后,还有可能往贤昌方向继续扩界,增加矿区面积,增加储量(规划)。

3.2 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按照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管函?2007?1351号关于对《关于要求重新核定黔东南州麻江县湾寨煤矿等15个整合煤矿矿区范围的请示》的函确定的**县**煤矿的矿区范围,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组成,各拐点坐标见下表:

矿区拐点坐标表:

坐 标 点 号 1 2 3 4 表3-1

Y 36451800 36452450 36453500 36452700 X 2919610 2923550 2923550 2919610 矿区面积3.8415km2。开采深度由1100米至600米标高。 矿区煤层产于二叠系上统合山组第一段,地层倾向南东东,合山组第一段厚度约50m-59m,可采煤层一层,煤层厚1.00m-1.70m。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地质大队对该矿进行了资源量核实工作,并于2007年9月编制了《**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核实截止2007年9月,**县**煤矿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量为(333)+(334)=223.9万吨。这是按只有一层煤的情况下的计算,目前,已经发现第二层煤的存在。

3.3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本设计按照**县煤炭总体开发要求而作。**县范围内无大型矿井开采,辖区内仅有民营小型矿山,根据**县煤炭开发整合规划,**煤矿属**县规划建设的民营小型矿山之一,该矿与其它矿井无矿界重叠。为充分依靠地方资源优势,解决好地方居民生活用煤的实

10

际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县煤产量不大的乡镇需要有能满足当地用煤的小煤矿,本矿是根据**县煤炭总体开发和发展规划进行建设的矿井之一。

(二)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3.4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吴家坪(P3w)长兴、大隆组(P3c+d),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l)和第四系地层。现从新至老简述如下:

第四系(Q): 零星分布于矿区冲沟及缓坡地带,为残坡积、冲积、洪积的砂砾、粘土及亚粘土组成。厚度0—5m。

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l):出露于矿区以东地区,上部岩性为浅紫红、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夹有机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板状泥晶灰岩与钙质粘土质页岩互层夹砾屑灰岩。未见顶,厚度>120m。

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呈狭长状分布于矿区东部的贤昌一带。岩性为深灰、黄灰色中厚层硅质岩、凝灰质粘土岩及炭质页岩平碎屑凝灰岩。厚59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按岩性特征分二段,描述如下: 第二段(P3w2):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中部。顶部为深灰色厚层含燧石条带生物屑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薄层—中厚层硅质岩夹页岩与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生物泥晶灰岩互层;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含碎屑泥晶灰岩夹少量钙质页岩,含燧石结核或条带。厚390m。

第一段(P3w1):上部为黄灰色、灰黑色炭质页岩、粘土质页岩夹煤层(K1),煤层厚5—15cm,为不可采煤层;中上部有一层可采煤层(K2),厚0.60—1.20,局部达2.0m以上,两煤层之间相距约20m,产大量植物及生物碎屑;下部为灰黑色中薄层硅质岩、含岩质泥晶灰

11

岩、硅质灰岩夹页岩和厚5cm的黑色含炭质生物碎屑岩。厚度50—59m。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分布于矿区西部,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至块状泥晶—亮晶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含燧石团块或条带,有珊瑚、腕足、海百合等生物化石。未见底。厚度≥120m。

(2)构造

矿区位于贤昌向斜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表现为走向近南北向,倾向总体倾向东或南东东,倾角35—42°,一般在38°左右。区内构造主要发育近东西一组断层。

F1断层:位于矿区中部的长坡附近,呈近东西向展布的右行平移断层,平移约100m,断层倾向北,倾角80°,沿断层带见角砾岩和碎裂岩,对煤层造成构造破坏,将本矿区的煤层分割成南北两大块。

节理:矿区内发育两组节理裂隙。其中一组节理产状为200°∠85°,与岩层走向近于垂直,节理密度2—3条/m,节理面平直,延伸较长;另一组节理产状为300°∠75°,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倾向相反,节理面不规则,呈齿状。

(3)煤层及煤质 (1)煤层

矿区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P3w1),可采煤层一层(K2),煤层厚度较稳定、煤质较好。自上而下综合剖面层序如下:

上覆地层: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中部。顶部为深灰色厚层含燧石条带生物屑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薄层—中厚层硅质岩夹页岩与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生物泥晶灰岩互层;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含碎屑泥晶灰岩夹少量钙质页岩,含燧石结核或条带。厚390m。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P3w1):

上部为黄灰色、灰黑色炭质页岩、粘土质页岩夹煤层,中上部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