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涵管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桥梁涵管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100b2cd5bbfd0a785673c3

4 5 5、拆模时间:

箱梁顶、底宽 模板表面平整 ±30,±20 5 拆除时间视气温而定,一般为浇筑砼后6~12小时。 6、钢筋制安:

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禁止在施工中使用未以经试验或不合格的钢筋。

所有钢筋必须保持表面洁净、无污无锈。

受力钢筋或构造钢筋其未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特别说明者,应符合《桥规》有关要求。

钢筋的搭接:设计有明确规定要求焊接的,采用搭接焊,如单面焊其焊缝长度大于10d,如采用双面焊其焊缝长度大于5d。对于采用绑扎搭接的,其搭接长度I级钢筋大于30d,II级钢筋大于35d。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设置,接头截面积占断面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有关规定。

钢筋在钢筋加工区内按图纸尺寸下料、制作,横隔梁钢筋与预埋钢板焊接好,分类存放,在预制场底板上现场拼装。

现场绑扎钢筋时其接头应按有关规定要求错开,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钢筋排布要均匀,间距符合设计标要求,箍筋除间距符合要求外,还应与主筋垂直。

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以保证其位置准确。靠近模板的钢筋,应绑扎塑料垫块,垫块大小及排布间距,应符合有关要求,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浇筑砼前应仔细检查定位筋、预埋筋(如边梁上防撞墙预埋筋、梁端伸缩缝预埋筋等)、预埋钢板(支座钢板)、预留孔(吊装孔)等位置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能浇筑砼。

钢筋制作及安装精度要求 钢筋骨架全长:±10MM; 受力钢筋间距:±10MM;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10MM;

保护层厚度:±5MM; 7、钢绞线的制安 ①预应力材料和张拉机具

a.根据设计规定,预应力钢材采用фj15.2钢绞线,标准强度Rby=1860Mpa,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CB/T5224)的规定。

b.锚具、锚垫板等均采用柳州市南部佳正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OVM、BM15系列锚具及其配套的锚垫板、螺旋筋。

c.钢绞线进场时应检验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方法及标志内容是否齐全、正确;表面质量及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等,并按规定频率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测;

d.选用三台1000KN型千斤顶,三台ZB4-500型油泵,配成一套张拉设备;选用一台YJ-340型搅拌桶,一台SNS型压浆泵组成一套压浆设备。

e.千斤顶与压力表在张拉前要进行标定,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与回归方程,张拉控制吨位与压力表读数要一一对应,其他分级张拉吨位用回归方程换算。

f.张拉机具由专人使用和管理,经常维护,张拉200次或千斤顶使用出现不正常时,要重新校验。

②钢绞线下料及编束

a.将钢绞线整盘放在特别的钢筋笼内,以防钢绞线放出时伤人,使钢绞线拉出时整盘可转动。钢绞线放出后按设计下料,其下料长度应包括按图布置的钢绞线长度和两端工作长度(各65cm),长度用钢尺量取,用砂轮切割机切断。

b.将同一束各股钢绞线放置在一起,梳理顺直,绑扎牢固,防止相互缠绕。 ③钢绞线及波纹管的安装

a.波纹管在安装前应通过1KN径向力的作用不变形试验,同时应检查有无渗漏现象,确定无变形渗漏现象时方可使用。

b.波纹管的连接,应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接头管,接头管长度大于20cm,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避免砼浇注时水泥浆渗入管内。

c.波纹管位置应准确,采用钢筋卡子(钢筋焊接成#字架的形式)以铁丝绑扎固定,避免管道在浇筑砼过程中移位,定位卡直线部分间距1米,曲线部

分0.5米。

d.波纹管弯曲时,在操作上应注意防止管壁破裂,同时应防止邻近火花烧伤管壁,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8、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①混凝土浇筑

a.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应力束进行全面检查;模板内杂物、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要填塞严密;浇筑前还要湿润模板。

b.混凝土用龙门吊横移运送到各待浇位置。

c.梁体分三层浇筑,先浇底板、再用斜浇法浇腹板、最后浇筑顶板,每层按斜面逐渐掺进,施工中要注意防止大石子滚动集中造成离析。要控制好各层浇筑时间,上层与下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间断时间,以免造成冷缝影响梁体外观。

d.梁体混凝土的振捣方式:以侧模附着高频振捣器为主辅以插入式振动器,底板及顶板顶面用插入式振动器。

e.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其插点间距应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要快插慢提;避免振动器中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f.使用附着式高频振动器时,应注意振捣时间的控制。

g.浇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梁体特殊部位的振捣,如角隔处、梁端钢筋密集处、横隔梁处、锚垫板螺旋筋处等,既要充分振捣,又要避免过振,以免过多漏浆。

h.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充分密实为主,振捣时间控制以现场肉眼观察为准,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是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汽浆。

i.混凝土浇期间,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②梁体养护及外形尺寸检查

a.混凝土浇筑完成后,6~12小时先拆内模,后拆外模,尽快洒水降温;外

模板拆除前、对梁体裸露面洒水养护,对模板洒水降温;外模拆除后,对全梁覆盖养护。

b.洒水养护由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要求在养护期间梁体常处湿润状态。

9、预应力张拉:

①张拉操作及张拉应力控制

a.梁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即可开始张拉。

b.先检查锚垫板位置是否正确,锚下砼是否密实,清理锚垫板槽口内浮浆,安装锚头,装上夹片,轻轻打紧,注意使锚头对中。

c.套入限位板,装上千斤顶。然后安装千斤顶尾部的工具锚环和工具夹片、打紧。

d.在箱梁两端同时张拉,为使两端张拉基本同步,由一人统一指挥。 e.先两端张拉到初应力,然后分级张拉,要求每级基本同时开始,达到分级张拉力后同时记录伸长量。

g.张拉采用张拉应力和钢束伸长量“双控”方式,即从张拉应力控制为主,钢束伸长量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超出范围内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h.同一片梁各钢束的张拉次序按设计的编号依次对称进行,严禁跳越。 i.张拉过程中断丝、滑丝量的控制:如出现钢绞线内滑(从外露的钢束上记号可以观察出)应重新张拉,重新张拉还不能达到要求就应更换钢束和锚再张拉;同一束钢绞线断丝超过1根时则应更换断丝的钢绞线。

10、孔道压浆:

a.每片梁的张拉工作完成后,即用龙门吊将该梁移至存梁场,移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钢绞线是否有滑动。为加快预制场底模的周转,压浆工作在存梁场进行。

移梁后压浆,用纯水泥浆压入,标号50号。将水泥和水按配比加入到搅拌捅中制浆,搅拌过程中加入膨胀剂,加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01%。

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不应超过40min,水泥浆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使其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