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自测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自测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113dcaeff9aef8941e06f7

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自身发展轨迹的必经阶段,而不致发生相悖或偏离,但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施却不能超越这一必经阶段。当今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实践,不能是人为的、脱离时代的“超前”改革。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 )。 A.6千多万人 B.7千多万人 C.8千多万人 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 A.佛教和道教 B.佛教和基督教 C.佛教和伊斯兰教 D.佛教和原始宗教

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 )。 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

A.自主、自立、自生 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办、自收、自支 D.自立、自养、自强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 A.弘一法师

B.延参法师 C.赵朴初居士 D.青莲居士 三、多项选择题

1.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 )。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C.宗教的传承和发展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2.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 )。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3.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 )。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 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 四、辨析题

1.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错。宗教复杂性的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2.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错。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将长期存在下去。对宗教问题必须持慎重稳进的态度,绝不可简单、轻率、急躁地对待。)

3.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错。信教者可以在寺庙、教堂、宗教学校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在宗教信徒中宣传宗教教义,不应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如同无神论的宣传不应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一样。)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错。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含不可偏废的两方面的内容:既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同时也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 五、论述题

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将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彻执行。它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的政策,只要宗教存在,这一政策就有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包括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种宗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都是自由的,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也就是说,国家承认现存宗教这个客观事实,国家不干涉正当的宗教活动,对国家来说宗教是个人的私事,信仰宗教或是不信仰宗教,国家一律不加以干涉,每个公民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允许有变化。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之一。

总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任何背离这个基本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该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