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探索型试题(26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考探索型试题(26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d666d028ea81c758f5785d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入射角跟折射角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 12、阅读下列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

(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会向什么方向拐弯?原因是什么?

(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会向下方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其原因是什么? 13、(2001南京)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图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填组别字母)

(2)研究方法正确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的探究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记录:

(1) 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

等的物质,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 15、(2002扬州)小明和小芳为了研究泡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她们自然

9

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稳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 相同。 (2) 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与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

格中: 时 间 t/mi0 10 20 30 40 … 15180 n 0 泡沫塑料组水T1/℃ 80 64 55 50 41 … 21 20 温 棉絮组水温 T2/80 56 43 32 28 … 20 20 ℃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16、如图,一个三孔插座,其中有一个插孔的导线是与室外大地相连的,请把这个插孔与图中代表大地的记号E用线连起来。如果连这个插孔的导线断

了,使用这个插座还能使洗衣机转动,但存在的问题是: 17、如图甲中 AB和CD是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乙图中PQ

和EF是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用图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同种材料导线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由图甲的实验可得出的结果是 ,由图乙的实验可得出的结果是 。

18、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小灯泡发光时,灯丝温度高,灯丝电阻比不发光时大得多,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某校甲乙同学用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功率跟所加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给他们的器材是:额定电压6V, 额定功率为

10

3W的小灯泡1只,电压表1只,电压表1只,变阻器1只,电源(大于6V)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1)甲同学根据P=UI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研究。乙同学先由计算式R=U额2/P额算出小灯泡的电阻R,再根据P=U2/R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进行研究,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电路是合理的 (填“甲”或“乙”或“甲和乙”)

(2)若甲乙同学按照各自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甲同学先测出若干组电压和电流值,再由P=UI求得对应的功率,并做出功率岁电压变化的图线;乙同学先测若干电压值,再由P=U2/R求得对应的功率,也做出功率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则下图中哪个图线反映了他们的实验结果 。(图中标有a的为甲同学所得的图线,图上标有b的为乙同学所得图线)

19、如图示,为一个封闭的盒子,面板上有两个灯泡M和N以及3个接线柱A、B、C,盒内有电源,并以导线在盒内将灯、接线柱、电源相连,今在盒外,用导线将A、B两个接线柱相连,M、N均不发光;用导线将B、C相连,则灯N发光而M不发光;用导线将A、C两接线柱相连,则灯M发光而N不发光,据上面的结果,探究出电路的组成,并将盒内的电路画出来。

20、如图示,是一种电熨斗电路图,R1、R2为相同的电热丝,S为档位开关,使用时接入220V的照明电路。

(1) 说明分别使用电熨斗低温、高温档位时,S的通

断情况。

(2) 若电熨斗低温档位功率为121W,求每根电热丝电

阻为多大?

(3) 在使用高温档位达到一定温度时,由于环境温度

较低,电熨斗每分钟对外散热1.2×104J,为保持这一温度恒定,应在电路中串联多大的分压电阻?为了保证各档位正常使用,怎样设计这一部分的电路?试画出。两种设计方案。

21、某种家用电熨斗为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节温度的旋钮式多档开关,其电路简图如图甲示,两电阻丝电阻R1=R2=121Ω,旋转多档开关的旋钮可以改变

11

1、2、3、4四个接线点之间的连接情况,从而使电熨斗被加热到所需温度,图乙给出了四个接线点之间的一种有效连接方式。

(1) 请探究出其他有效连接方式,并由此分析说明该电熨斗共有几个档位? (2)计算该电熨斗正常使用时的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为多少? 22、(2001苏州)1991年8月《新民世界晚报》报道一则消息“上海的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称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认方向

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认方向呢?科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

23、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电路连接进行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图所示的电路是 联电路(填“串”或“并”);

(2)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可粗略归纳出哪些实验结论: 24、(2002重庆)如图示,在量热器中注入适量的煤油,将电阻值为R和2R的两根电阻丝按图a所示,接在带有三个接线柱的量热器盖板上,并浸入煤油中,按图b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选择合适的电流,对煤油加热,利用温度计测量煤油温度变化的大小,用秒表测量通电时间,表一、表二、表三是一位同学进行实验的数据记录,已知:煤油温度的变化与电阻丝上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表一 次序 电阻 电流/A 通电时间温度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