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10kV配电网(新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35kV变电站10kV配电网(新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ed6a27af45b307e871978e

罗甸县2012年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4 罗甸县供电区分类表 类别 F类 35kV沫阳变电站10kV沫怀线供电范围属于罗甸县沫阳镇,因此划为F类供电区域。

2.1.2 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供电区域现状

10kV沫怀线线路供电半径最长为8.9km,线路总长24.8km,接线方式为单辐射型,主干线线径为LGJ-70,全线路所接入配电变压器共计41台(其中:公变29台,专变12台),总接入容量为2795kVA,2010年最大电流为64.5A,主干线路负载率为52%。

10kV茂圩线2010年最大电流为45A。

范围 沫阳镇 建设项目供区分类 乡镇 2.2 罗甸县“十二五”电网规划

截至2009年底,罗甸县接入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电源装机容量19.3万千瓦;罗甸县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12.15万千伏安)、110千伏架空线路133.37千米;35千伏变电站9座(变电容量3.60万千伏安),35千伏架空线路235.31千米;10千伏变压器1224台共8.08万千伏安(其中公用变压器966台共4.79万千伏安),10千伏架空线路43回共1510.87千米。户表率达到92.74%。户通电率99.17%。

2009年罗甸县最大负荷7.45万千瓦,预计2011年和2013年最大负荷分别为9.24万千瓦和12.67万千瓦。

中低压电网存在以下问题

5

罗甸县2012年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主干线截面偏小:在41回10kV公用线路的主干线中,LGJ-70型及以下的线路共32回,占总数的78.05%。

2、绝缘化率低:罗甸县10kV电网绝缘导线总长21.27km,绝缘化率为1.34%,41回公用10kV线路中,有37回线路为裸导线。

3、10kV电网联络薄弱:41回10kV公用线路只有4回为有联络线路、并且只有2回线路能通过线路“N-1”校验,不能通过“N-1”校验的线路占线路总数的95.12%。

4、10回10kV公用线路主干长度超过指导原则规定,分别是罗八线、边栗线、边董线、板新线、沫当线、沫架线、茂凤线、茂亭线、上立线和木摆线。

5、高损耗配变、运行年限过长配变、非标系列配变、负载率过高配变所占比例较大。

6、低压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仅为3.2%。

根据罗甸县“十二五”电网规划的要求,至2015年,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与改造,罗甸县电网应达到如下目标:

至2015年,经过五年的建设与改造,罗甸县电网应达到如下目标: (1)以110kV变电站为主供电源,县城电网实现由两座110kV变电站供电,逐步提高县城10kV电网的联络率,至2015年达到100%。

(2)县城高中压电网宜满足“N-1”准则;

(3)2015年供电可靠率,县城地区达到99.8%以上,农村地区达到99.4%以上;

(4)2015年理论综合技术线损率(不含无损)较现状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

(5)2012年前实现高能耗配变(S7及以下)更换率100%; (6)2015年一户一表率达到100%。

2012年规划对10kV沫怀主线进行改造及对10kV沫怀主线供电片区

6

罗甸县2012年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部分配变容量偏小,不满足负荷发展需求,台区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低,供电质量差,低压线路未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低压台区进行改造。该项目是在罗甸县“十二五”电网规划框架内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符合该地区规划。

2.3项目所涉供电片区存在问题及影响

10kV部分:

1)目前10kV沫怀线为单辐射供电,可靠性低,单回10kV输电线路供电,无应急电源支撑,一旦10kV沫怀线出现故障,将不可避免地中断对沫怀线供电片区的供电,客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较高,目前的供电网络现状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10kV沫怀线主干线导线为LGJ-70,导线截面小,与其他线路形成联络将出现“卡脖子”现象,不能有效的相互转供互带。

3)10kV沫怀线设计等级低,电杆多为梢径150的10米杆,电杆低矮,安全性较差,多处线路存在对地安全距离不满足导则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4kV及以下部分:

该线路上的部分配变容量偏小,供电半径过大,台区低压线路未实施改造,一方面是安全隐患严重,供电损耗较大,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未改造的低压线路和低压网络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以至于影响该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从中限制了该区域的负荷发展。详情见以下表5:

7

罗甸县2012年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5 供电区域低压配电网现状情况表

序号 现配变名称 供改造前电 现状配变 供电半户容量 径(km) 数 126 S9-50kVA 1.65 低压线路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新增顶潭配变S11-50kVA(42户),原配变增容为S11-100KVA,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新增里赖配变S11-50kVA(39户),对线路进行改造。 原配变增容为S11-50kVA,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备注 1 里落变 2 3 里怀变 119 S11-100kVA 2.1 拉袄变 38 S9-20kVA 0.7 5 八娘变 76 S11-100kVA 0.8 原台区配变容量小,不满足负荷发展需求,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低,低压线路架设零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残旧8米电杆16根,原台区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残旧LGJ-25导线低,低压线路架设零乱,存在较0.479km。 严重的安全隐患。 残旧8米电杆15根,原配变容量偏小,不满足负荷发残旧LGJ-25导线展,低压线路架设零乱,电杆低0.395km。 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低压线路架设零乱,电杆低矮,残旧8米电杆23根,导线为LGJ-35及LGJ-25裸线,残旧LGJ-25导线线路对地距离不满足导则要求,0.79km。 存在安全隐患。 残旧LGJ-25导线2.095km,残旧8米电杆37根。 / /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