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题库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思修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fe67c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4

A.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基本相同 B.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C.法律的属性决定其作用有局限性 D.道德作用比法律作用的范更广泛 4.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意义的是

A.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5.下列属于良好的社会秩序的现象的是

A.社会风气积极向上 B.人际关系和谐 C.过马路闯红灯 D.环境优美干净

6.下列属于调整社会秩序的手段的是

A.风俗 B.道德 C.法律 D.纪律

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是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8.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9.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

A.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传统

B.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C.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D.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已达到很高水平

10.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在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大学

生应该

A.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D.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

1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的工具。为

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大学生“网民”们应该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2.社会公德范围广泛。它应该涵盖

A.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社会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13.属于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作用的是

A.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 C.指引作用 D.限制作用

14.法律指引作用的规范形式包括

A.禁止性规范 B.指引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15.《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的是

A.依法惩处破坏治安管理的行为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16.《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B.权利义务统一原则 C.不扰乱社会秩序原则 D.和平进行原则

17.《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C.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18.《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依法管理原则 B.预防交通事故原则

C.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D.教育为主.惩处为辅原则

19.属于以互联网为工具的新型违法犯罪的有

A.利用互联网批评别人 B.建立淫秽网站 C.开办赌博网站 D.传播有害信息

20.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包括

A.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 B.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服务社会 C.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D.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答案:单选:1,C 2,B 3,B 4,D 5,B 6,A 7,B 8,D 9,C 10,B 11,D 12,D 13,B 14,B 15,B 16,C 17,B 18,B 19,C 20,B

多选:1,AC 2,AD 3,BCD 4,ABCD 5,ABD

6,ABCD 7,ABCD 8,ABCD 9,ABC 10,AC 11,ABCD 12,BCD 13,ABC 14,ACD 15,BCD 16,ABD 17,ABC 18,AC 19,BCD 20,ABCD

第六章 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是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服务领导 D.办事公道

2.带来社会分工大发展,促成职业大分化,使职业从宗法关系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是 A.机器大工业 B.垄断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发展生产力 C.普及大学 D.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4.马克思对职业的价值追求,归根到底是以 为最高目标 A.奉献社会 B.工人阶级主权

C.为无产阶级追求最大利益 D.奉献与享受并重 5.没有规定职工权利义务的法律是 A.《教师法》 B.《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C.《安全生产法》 D.《海商法》 6.不属于《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公开 B.竞争 C.择优 D.强制

7.《劳动法》未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提高生产技术 8.不是造成我国就业压力加大的原因的是 A.人口基数大 B.外国人才冲击 C.就业机制不健全 D.就业观念落后 9.大学生恋爱应注意

A.追求外在形象 B.重视经济条件 C.重视结果 D.排遣寂寞 10.邻里之间如何化解纠纷 A.据理力争 B.起诉 C.武力解决 D.相互谦让

11.下列哪些不属于恋爱中的道德 A.自觉承担责任 B.相互理解 C.文明相亲相爱 D.尊重人格平等

12.大学生恋爱持慎重态度,下面哪种是把握不对 A.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 B.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C.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D.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13.下面哪个不属于同学们在处理恋爱问题中应注意的关系 A.恋爱与集体 B.恋爱与关心集体 C.恋爱与父母 D.恋爱与社会 14.家庭美德不包括 A.勤俭持家 B.尊老爱幼 C.邻里团结 D.男尊女卑

15.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是 A.男22女21 B.男22女19 C.男20女22 D.男22女20 16.不属于男女平等的是

A.夫妻权利义务平等 B.人格地位平等 C.家庭收入平等 D.对待子女平等 17.下面哪些婚姻有效 A.重婚 B.近亲结婚

C.父母不承认 D.医学认定不应结婚的 18.构成爱情的要素不包括

A.责任 B.性爱 C.理想 D.理解

19.下面不属于结婚必备的条件 A.双方自愿 B.达到法定年邻 C.男方有物质基础 D.一夫一妻 20.关于邻里团结美德不正确的是 A.以理相待 相互帮助 B.相互尊重

C.不许到法院诉讼邻居 D.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特征属于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的是 A.制定性 B.规范性 C.有限性 D.强制性 E.职业性 2.下列属于《劳动法》调解的范围是 A.劳动工资 B.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C. 社会保险和福利

D. 大学生暑期打工 E. 员工考核

3.下列不属于《公务员法》基本原则的是( ) A.公开 B.平等 C.竞争 D.择优 E.法制

4.下列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权利有 ( ) 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B.非因法定事由,不被免职 C.享受福利 D. 参加工会 E. 恪守职业道德 5.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有( ) A.申诉 B.控告

C.仲裁 D.诉讼 E.联名检举 6.下列不是结婚必备条件的是 ( ) A.必须男女双方自愿 B. 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C.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父母双方同意 E. 订立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