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温控制系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智能水温控制系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02a0392bed5b9f3f90f1cc6

2013“信芯杯”电子设计大赛

出。将实验设备整理好。

6.2仪器设备与测试方法 仪器设备:PC机、数字万用表、精密温度计(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1/5℃), 1)动态温度测量 测量方式:将数据线接入控制仪,将容器中装入500ml室温的水,设定控温温度。记录调节时间、超调温度、稳态温度波动幅度等。

测量仪器:精密温度计(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1/5℃),DS18B20,秒表,PC机。

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50 55 60 65 70 设定温度(℃) 1 1 2 3 3 超调量(℃) 54~55 59~60 64~66 69~72 变化范围(℃) 50~50 根据测量结果,控制的最大动态误差≤±2℃,系统达到稳态的时间≤5min。 2)静态温度测量

测量方式:断开电源,往容器里加入500ml一定温度的水,连接好装置。保持环境温度和其测量条件不变,接通电源,任意设置几组目标温度,利用精密温度计测量水温,与数码管显示的水温进行比较。

测量仪器:精密温度计(量程是0℃-100℃,分度值是1/5℃),DS18B20,秒表,PC机。

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 目标温度 55℃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t(min) 55 54 54 55 55 55 测量温度(℃) 55 0 0 1 1 0 0 0 误差(℃) ② 目标温度 7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t(s) 69 71 72 71 71 70 测量温度(℃) 70 0 1 1 2 1 1 0 误差(℃) 误差分析:温度计和DS18B20反应的灵敏度不同,且测量的是不同位置的水温。 此误差均在±1℃以内,且没有规律性,所以不再软件补偿温度值。 系统测量的静态误差≤±1℃,系统达到稳态的时间为5min。 6.3测试结果分析

由以上测量可见,系统性能基本上达到了所要求的指标。静态测温的精度主要由DS18B20决定。DS18B20的精度比较高,这里采取了读取温度寄存器办法,本系统中温度最小区分度选择1oC,比较符合系统要求。

在控温指标中,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非常多。最关键的是加热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及控制算法。由于温度传感器难免会有迟滞,螺旋加热器本身的延迟,水对流传热等因素也会造成测温的延时,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控制算法方面,需反复试验比较,在上升时间和超调量之间作权衡,选出较好的PID系数。

七、 总结

此设计是水温控制系统,首先是方案的选择。网上相关的资料很多,但不是

2013“信芯杯”电子设计大赛

每个都适合,这就需要甄选。最后定下来的方案都是经过综合各种资料而成的。接下来是制作单片机最小系统,由于以前的实验有过经验,因此在复习了相关知识之后,就很容易上手了,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困难。但需要注意的是元器件的排版,要为以后添加的器件留下空间,最后可适当考虑美观的问题。体会就是,制作板子的时候一定要统筹安排。电路焊好后,接上电源,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下载编好的程序,进行调试。再接下来是添加单元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主要是经验不足,经过不断的查找资料,修改调试,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体会就是,系统要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前端采集温度信号并放大需要足够精确,其次系统的构成要简单实用,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参数,并且运用多种算法使得数据更为接近真实值。

此次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难题有1.参量的设定,由于加热管的加热惯性,会导致温度加热过快超过设定温度值。对于本系统来说参数设定只能使用经验凑试。调试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细心。2.串口通信部分的程序设计,由于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内容,串口通信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参考相关资料,最终基本上达到了题目要求中的发挥部分要求。团队的协同合作是相当重要的,有时候1+1>2的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设计实验,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重要的是建立了对于电子设计信心,增强了对于电子设计兴趣。最大的体会还是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很大差距,理论学得再好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多实践积累经验可以得到解决。总之本次系统设计让我们收获颇丰。

八、参考文献 1.《可编程序控制器模拟量及PID算法应用案例》,曹辉编著,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2011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硬件电路设计精解》,陈永真等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黄智伟编著,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2 4.《基于VC++6.0的数据可视化串口通信》叶艳艳,樊峰,陈西曲,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3(31) 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九、电路图附录

2013“信芯杯”电子设计大赛

2013“信芯杯”电子设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