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易错题(无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物态变化易错题(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0662acd941ea76e58fa04d1

1. 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当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当 放入沸水中时,示数为90℃,则当它的示数为48℃时,实际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 浴室天棚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小水珠,在水珠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冬天,点点同学将洗好的衣服拿到室外晾晒,他看到衣服冒“白气”,这是_______现象;过一段时间,觉得衣服变硬了,这是________现象;傍晚,再用手摸衣服,衣服干了,这是____________现象;但有些厚的衣服还是硬的,他将这些衣服收到室内,过一段时间,厚的衣服又变湿了,这是___________现象。 4. 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慢慢变小,这是__________现象。

5. 制造金属工具时,为了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到冷水中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气”,这个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6. 找两个同样的碗,一只碗盛热水,另一只碗盛等量的同样温度的肉汤,把两只碗放在一起。过了一会儿,我们就会发现,肉汤表面比热水先没有了蒸汽。是否肉汤凉得更快呢?用汤舀一点,小心地试一试。呀!肉汤热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7. 猜谜语:墙上挂条河,风吹不泛波,寒暑一变化,河面起伏多。打一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 8. 在北方寒冷冬天的早晨,玻璃窗的_______表面(“内”或“外”)常会形成一层冰花,这属于____________现象。为了保暖,有的房间有内外两层窗,种窗户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结冰花了,某天早晨发现,双层窗户中靠近室外的那层窗户内表面也产生的冰花,这说明____________(“内”或“外”)层窗户没有关严。 9. 刘旭家厨房的灯泡坏了,抽屉里有规格和型号完全相同的两只灯泡,刘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就把两者直接区分开了,刘旭鉴别新旧灯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0.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________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由于____________而使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1. 在室外结了冰的一桶水拿到房间里,一部分冰熔化成水,余下的冰漂浮在水面上,当桶中的冰块继续熔化时,下列正确的是( )

A.由于冰和水不断吸热,温度会上升B.由于水向冰放热,所以水温会下降 C.桶中温度不随冰块熔化过程而改变D.冰熔化要吸热,所以冰的温度会上升 12. 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 )

A.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D.无法判断 13. 高压锅能很快的煮熟饭菜,这是因为( )

A.密封性好,减小热的损失B.增大了压强,提高了沸点

C.增大了压强,降低了沸点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的时间

14.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地烤一烤,然后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夏天,打开冰箱门,常看到白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饺子放在水里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里就会变黄变焦,这是为什么? 17. 成语“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材,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能暂时止沸 18.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B. 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D.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19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姥姥在干燥的屋子里打开风扇,让电扇摇着头使劲的吹,而她自己却躲在别的屋子里,欧阳看见以后问姥姥“为什么让电风扇自己吹,你却躲开呢?”姥姥说,“风太大,等把屋子里吹凉

快了,我再进去”欧阳哈哈大笑,姥姥这是没用的,请你说明期中的道理。 20确定风向的方法有很多,有一种方法简单易行: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从哪一面吹来,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2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22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23. 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 C.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汽化形成的 24.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通过_______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通过_______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 (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________

(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 25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相同温度的水烫伤还要厉害,这是为什么? 2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

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 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7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28. 在0?C的水里撒些食盐,当水结冰时,冰的温度是( )

A.0?C B.高于0?C

C.低于0?C D.不知掺盐量,无法判断 29.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